洪荣照;吴正秀;刘晓瑞
目的: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病变.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在胰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方面,超声显像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对胰腺的物理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与临床后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胰腺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性质女性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应用超声观察457例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结果:肿块内部回声特征与病理结构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6%.结论:根据肿块回声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辅以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盆腔肿块病理性质的诊断.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为两者诊断甲状腺疾病作一恰当评估.方法:本组67例,使用东芝-220 A及西门子Adar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8.5 MHz,常规对甲状腺进行扫查观察、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与肿大甲状腺在临床与超声检查上均能诊断,但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区分弧立和多发结节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组19例临床认为无结节而超声发现7例,30例临床诊断孤立结节仅11例被超声证实,而对临床诊断多发性结节超声检查符合率较高.临床检查结节数漏诊率41.9%.临床发现小结节约4 mm×5 mm,超声能见小结节2 mm×3 mm.结论:超声对甲状腺检查优于临床检查,尤对甲状腺结节敏感性高,可作为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许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在不同影像技术引导下经皮介入性治疗得到普遍认同,尤其是实质脏器实体肿瘤的非手术经皮微创治疗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非手术经皮微创治疗包括经皮局部肿瘤切除治疗(如:经皮瘤内注射乙酸、瘤内注射无水乙醇、射频消融治疗、微波凝固治疗、激光凝固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和血管内操作治疗(如:放射性钇90玻璃微球栓塞、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等).
作者:王少春;全学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78岁.于55年前战伤后右颈部残留弹片,逐渐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近5年内进行性加重.查体:右颈部可见大小约4 cm×3 cm包块,触诊可扪及震颤,听诊有连续性血管杂音.心、肝浊音界增大.
作者:李霞;张华荣;王凤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31岁.停经42天,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10天,无腹痛.血HCG 14360.4IU/L.5年前人流一次,至今未孕.B超示:子宫前位大6.5 cm×6.4 cm×4.6 cm,宫颈长2.7 cm,内膜厚0.8 cm,双卵巢常大无异常发现,左卵巢旁及二个孕囊回声,孕囊1直径1.2 cm,内见少许胚芽及心搏动,心率140次/min,同时及卵黄囊,直径0.4 cm;孕囊2直径1.1 cm,内未见胚牙,及卵黄囊直径0.4 cm;盆腔未见积液.提示:左输卵管妊娠双孕囊(图1).
作者:范亦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CDFI)对不同孕期脐带绕颈(UCAN)胎儿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比观察.方法:选择94例不同孕期UCAN的孕妇和96例不同孕期无UCAN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测其UA、MCA的PI、RI、S/D值,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UCAN中期妊娠的UA主要以S/D值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晚期妊娠主要以RI和S/D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UCAN中期妊娠的MCA和PI、RI、S/D值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晚期妊娠的PI、RI、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对UCAN的诊断价值主要在晚期妊娠,MCA的脉动指标变化比UA敏感而更有价值.
作者:李咏梅;陈瑞霞;嵇雪芹;赵美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30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伴腹痛2年余,加重2月而入院.3年前曾做过剖宫术.入院专科检查:下腹部切口触及一包块,大小约5 cm×4 cm×5 cm,周界清晰,质硬,压痛明显,活动度差.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均由超声诊断,后经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超声能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作者:洪舒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35岁,纳西族.因左侧腰腹痛半年来诊.曾在外院诊断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查体:左肾区叩击痛,余无明显异常.尿化验:RBC(++),WBC(+),余无异常.
作者:和秀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孕妇,37岁.妊娠39周,孕3产0,人流2次,本次妊娠经过平顺,孕早期无患病、服用药物、接触毒物及放射线史.前两次产前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彦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性,39岁.因车祸不幸被方向盘挤压上腹部致上腹胀痛5小时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剑下压痛,轻度反跳痛.B超检查示: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胰头后3.1 cm,回声均匀,胰体厚2.9 cm,胰尾显示不清.胰腺头、体交界处可探及2.2 cm×2.1 cm不均质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图1).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颈内静脉扩张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动态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颈内静脉扩张的患者进行2D、CDFI及PW动态观察,并比较瓦氏(Valsalva's)试验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无不适临床表现.1例儿童在两年内颈内静脉管径略有增粗,其余1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彩超配合超声Valsalva's试验,可明确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是首选的无创、简便且可靠的方法.
作者:冯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例1,女,30岁.反复以肝硬化、腹水在他院诊治五年.现以肝硬化、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申请B超检查.超声所见:肝大,肝缘变钝,表面欠光滑,实质回声粗糙.肝静脉走向僵直,行径迂曲,左肝静脉管径正常,中肝静脉内径0.9 cm,右肝静脉1.4 cm,于其距下腔静脉4.3 cm处可见三个较大分支.肝段下腔静脉内径1.8 cm.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孕妇,女,39岁.孕2产0,自然流产1次,孕35W,临床诊断,宫内死胎(胎龄35周).32W时曾做B超,发现胎儿脐带囊肿,建议做彩超检查.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28年Forssmann首先将一根导管在荧光透视下由上肢静脉送入右房取得成功,从此右心导管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Dotter及Judkins 于1964年首先采用硬的心导管进行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扩张.但是直到1966年美国小儿心脏内科医师Rashkind及 Miller成功用球囊导管经未闭卵圆孔造成房间隔缺损(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治疗大动脉转位,取得了很好的姑息治疗效果,从此以后介入性治疗才逐渐成为心脏病的规范治疗.
作者:张桂珍;耿斌;韩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48岁.主诉间断性排尿困难,尿频,尿急4年余,伴全程肉眼血尿20天来我院就诊.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45岁.已婚,未孕.病史:曾在20岁时患结核性腹膜炎.下腹痛不适十年,近三个月加重,有不自主尿液外溢(自认为从尿道流出)来院就诊.查体:膀胱区有压痛,尿道口外观正常,加压下腹部,见有液体自阴道流出.超声检查:双肾及输尿管均正常,膀胱充盈佳,壁光滑.
作者:郭仲霞;张速敏;周立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21岁.因右股部包块1年余,近日有压痛来我院就诊.该患者曾于1年前发现无明显诱因自感右股部内侧局部隆起,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
作者:盛素华;李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孕妇,25岁,孕1产0,妊娠36周.超声所见:胎头位于耻骨上方,双顶径87 mm,颅骨回声低弱,加压探头时颅骨光环变形,双顶径测值77 mm(图1);脊柱排列规整,胎心搏动规律,股骨成角畸形,测值58 mm(图2);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回声均质;羊水大深度43mm.
作者:周志霞;成淑娟;周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