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珍;耿斌;韩玲
患者,31岁.停经42天,不规则少量阴道流血10天,无腹痛.血HCG 14360.4IU/L.5年前人流一次,至今未孕.B超示:子宫前位大6.5 cm×6.4 cm×4.6 cm,宫颈长2.7 cm,内膜厚0.8 cm,双卵巢常大无异常发现,左卵巢旁及二个孕囊回声,孕囊1直径1.2 cm,内见少许胚芽及心搏动,心率140次/min,同时及卵黄囊,直径0.4 cm;孕囊2直径1.1 cm,内未见胚牙,及卵黄囊直径0.4 cm;盆腔未见积液.提示:左输卵管妊娠双孕囊(图1).
作者:范亦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9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剧痛,无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曾在外院治疗,效果欠佳,而转来我院就诊.三年前患者曾有类似病史,经治疗后好转.体查:神志清,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肌稍紧张,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林雁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在不同影像技术引导下经皮介入性治疗得到普遍认同,尤其是实质脏器实体肿瘤的非手术经皮微创治疗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非手术经皮微创治疗包括经皮局部肿瘤切除治疗(如:经皮瘤内注射乙酸、瘤内注射无水乙醇、射频消融治疗、微波凝固治疗、激光凝固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和血管内操作治疗(如:放射性钇90玻璃微球栓塞、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等).
作者:王少春;全学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50岁.因左侧腰部酸胀感而来院就诊.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正常.
作者:朱向东;郭秋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方法:应用Aloka-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检查50例膝关节病变患者.结果:类风湿性膝关节炎以滑膜增生为主;骨性关节炎以软骨及骨质破坏为主.结论:超声可清晰观察关节周围软骨、关节腔、滑膜及其他软组织病变,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霍桂梅;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为两者诊断甲状腺疾病作一恰当评估.方法:本组67例,使用东芝-220 A及西门子Adar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8.5 MHz,常规对甲状腺进行扫查观察、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与肿大甲状腺在临床与超声检查上均能诊断,但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区分弧立和多发结节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组19例临床认为无结节而超声发现7例,30例临床诊断孤立结节仅11例被超声证实,而对临床诊断多发性结节超声检查符合率较高.临床检查结节数漏诊率41.9%.临床发现小结节约4 mm×5 mm,超声能见小结节2 mm×3 mm.结论:超声对甲状腺检查优于临床检查,尤对甲状腺结节敏感性高,可作为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许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40岁.因无痛性血尿1年加重3个月入院.主诉:尿血凝块及腐肉样物排出,伴尿频、尿急,乏力、周身不适.查体: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超声检查:采用EUB-305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所见:双肾集合系分离(图1),双侧输尿管均扩张,内径约0.9 cm,膀胱充盈良好,内探及实性光团,大小约7.2 cm×4.5 cm×4.0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实质内回声欠均匀,于膀胱三角区处(图2).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例1,女,30岁.反复以肝硬化、腹水在他院诊治五年.现以肝硬化、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申请B超检查.超声所见:肝大,肝缘变钝,表面欠光滑,实质回声粗糙.肝静脉走向僵直,行径迂曲,左肝静脉管径正常,中肝静脉内径0.9 cm,右肝静脉1.4 cm,于其距下腔静脉4.3 cm处可见三个较大分支.肝段下腔静脉内径1.8 cm.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孕妇,女,39岁.孕2产0,自然流产1次,孕35W,临床诊断,宫内死胎(胎龄35周).32W时曾做B超,发现胎儿脐带囊肿,建议做彩超检查.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讨论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无选择地对2 600例足月临产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观察胎儿颈后部位有无压迹征象、脐血管回声等.结果:在2 600例胎儿中,有脐带绕颈者939例,胎儿分娩后证实866例,B超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为92.3%.结论:将B超列为产前常规检查实属必要,对指导产科医师采取恰当的分娩方式起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兰;徐秀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14个月.发现心脏杂音14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min,血压100/40 mmHg.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活动耐力略差,不喜蹲踞,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双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股动脉抢击音阳性.腹部平软,肝脏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侯传举;张雅丽;邓东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良性局灶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16个肿块,25例28个肝良性病灶,观察其肝内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比较良、恶性肿块动脉直径、显示长度、血流信号级别的变化差异.结果:1.原发性肝癌:肿块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大,表现为动脉直径增粗、显示长度增加、信号级别加大.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有统计学差异;2.肝良性局灶病变:病灶血供无动态改变,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超对肝内动脉血流变化的观察在肝肿瘤鉴别中有独到的应用价值.
作者:费军;王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病变.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在胰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方面,超声显像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对胰腺的物理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与临床后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胰腺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均由超声诊断,后经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超声能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作者:洪舒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诊断.方法:对9例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为人工流产后1/2~2月检查发现,动静脉瘘伴单发假性动脉瘤,瘤前动脉血供呈低阻型,阻力指数(RI):0.35~0.48.瘤体边缘探及静脉血流动脉化血流频谱.2例早孕伴黄体囊肿.结论:超声检查是实用的早期诊断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孕妇,25岁,孕1产0,妊娠36周.超声所见:胎头位于耻骨上方,双顶径87 mm,颅骨回声低弱,加压探头时颅骨光环变形,双顶径测值77 mm(图1);脊柱排列规整,胎心搏动规律,股骨成角畸形,测值58 mm(图2);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回声均质;羊水大深度43mm.
作者:周志霞;成淑娟;周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性质女性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应用超声观察457例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结果:肿块内部回声特征与病理结构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6%.结论:根据肿块回声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辅以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盆腔肿块病理性质的诊断.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角膜测厚仪(A超)检测角膜厚度,并将测定值作比较分析,以探讨角膜厚度的正常值.方法:分别用UBM及A超对角膜厚度进行检测,并将测定值,按男女、每10岁一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UBM测得的角膜中央厚度为620.7 μm±44.45 μm,较A超测的厚,比<眼科全书>等文献提供的正常值厚;2.角膜厚度值,在角膜中央及周边各方位间,在性别上等都存在着差异.结论:UBM 检测的角膜厚度,较眼科文献中提供的正常值及其他仪器的检测值大.本文给出了正常角膜厚度的建议值.
作者:洪荣照;吴正秀;刘晓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48岁.主诉间断性排尿困难,尿频,尿急4年余,伴全程肉眼血尿20天来我院就诊.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彩超)在室间隔膜部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按封堵适应症筛选9例膜周部VSD患者,经导管在X线引导下进行封堵,封堵器为Amplatzer膜部室缺封堵器.结果:1例患儿因合并右室流出道肌性狭窄而放弃封堵术,余8例成功进行了Amplatzer封堵术.2例术后TTE检查即刻、24h可见残余分流、1个月后消失,其余6例未见残余分流,8例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彩超在VSD封堵术对病例的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崔文姬;党群;贾国英;金哲;高陆;刘桂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