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腹膜后粘液性囊腺瘤1例

陈振;李献国;何香芹

关键词:超声诊断, 腹膜后, 腹部肿物, 双侧卵巢, 超声检查, 表面光滑, 右下腹, 活动度, 子宫, 肿块, 无压, 肾脏, 盆腔, 内壁, 隆起, 回声, 患者, 肝脏, 肝脾, 腹肌
摘要:患者,女,32岁.发现右侧腹部肿物2个月来就诊.查体:腹部右下侧饱满,略隆起,腹肌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19 cm×16 cm大小肿物,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差.超声检查:右侧腹部可见一20 cm×16 cm×7.6 cm大小的无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内壁光滑,内透声好.上缘达肝脏下,下缘达盆腔,与肾脏无关系,肠管受压移向左侧,子宫及双侧卵巢正常.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化疗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化疗的价值.方法:对1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及10例原发性肝癌未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在HIFU及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性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治疗后门静脉癌栓缩小2例;无改变8例;1例发现因背肝血流致脾静脉内显示碘油;10例肝癌未合并癌栓患者肝内无新发病灶及远处转移灶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化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小玲;张欲晓;谢昭鹏;卢岷;冉海涛;朱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对纵隔子宫早孕终止妊娠的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纵隔子宫合并早孕终止妊娠的意义.方法:分析纵隔子宫合并早孕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对人工流产手术的价值.结果:纵隔子宫合并早孕时,因妊娠侧妊娠囊和非妊娠侧增厚宫内膜的衬托,超声下纵隔易于显示,可以明确诊断,协助临床,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超声检查可诊断出纵隔子宫,是纵隔子宫人流术成功的极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穆世刚;郭凤贤;高新茹;周木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的热剂量研究

    本文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原理、工程技术、生物学效应、热剂量参数、离体实验、人体肿瘤治疗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HIFU肿瘤治疗剂量,可为临床医生治疗肿瘤时提供参考,并为规范HIFU肿瘤治疗剂量标准作理论和临床探讨.

    作者:孙福成;蒋继伟;钱晓平;翟亮;江剑晖;袁永熙;李大为;叶葳;金玲清;冉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用二维超声随机对孕12~41周妇女进行产前常规检查5 063例,对62例诊断为先天性胎儿畸形或主要畸形、合并畸形和其他异常进行分类统计观察,并进行产后尸检和新生儿检查对照分析.结果:主要畸形分类依次为:胎儿水肿、脑积水、无脑儿、脐疝、短肢畸形和头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合并畸形分类依次为:肠管扩张、窄胸、足内翻、囊性脊柱裂、脑膜膨出、单脐动脉、脐带囊肿、皮肤水肿;其他异常为:胎死宫内、胎盘增厚、羊水增多和羊水减少.产后所见:产前诊断的主要畸形与产后所见的主要畸形符合97%,产前诊断的合并畸形误诊率为7%、漏诊率为32%.结论:超声诊断基础是形态学的改变,形态改变大者产前诊断与产后符合率高,形态改变小者产前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低,绝大多数先天性胎儿畸形形态改变较大,并具有典型的异常声像图特征.因此,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但对一些小部位和形态改变较小的畸形,如并指(趾)、单纯性唇裂、外生殖器畸形和面部畸形等超声诊断技术尚待于提高.

    作者:银云燕;银云琳;兰桂珍;谢楚军;韦滟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腺肌病的分型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分型诊断价值.方法:本组342例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结果均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4%;声像图常见类型:弥漫型87例,占25%;局限型255例,占75%(其中前壁型 39例,后壁型167例;腺肌瘤型46例;宫颈型3例).结论:经阴道彩超的分型诊断有利于对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的重新识别,提高诊断率.

    作者:和朝平;吴梅;李向农;陈玉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三房心1例

    患者,女,37岁。因反复胸闷、气喘12年,加重伴全身水肿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年。体检:血压105/80 mmHg。全身水肿,口唇紫绀,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湿性罗音。心界普大,心音低钝,心率11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轻度舒张期杂音及Ⅳ级收缩期杂音,A2<P2。腹软,肝肋下3.0 cm,双下肢重度水肿。

    作者:孙永友;陈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膀胱鳞癌1例

    患者,男性,68岁.因无痛性血尿两月,伴尿频、尿急、尿痛半月,来我院就诊.查体: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超声检查:应用百胜DU3及ATL 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的腹中线上;然后左右移动,依次有规律地进行纵扫查.

    作者:韩蕾;陈希华;宋振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乳腺小病灶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乳腺小病灶的意义.方法:对20例患者采用线阵探头,选择穿刺点,适当固定其肿物,以防滑动;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0例乳腺小病灶穿刺标本满意,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乳腺小病灶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活检术获得满意病理诊断,方法安全、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王晨生;李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B超误漏诊盆腔肿块的原因分析

    盆腔肿块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且类型繁多,表现不一,处理各异.早期发现与诊断,做到及时处理,对改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报道B超探查盆腔肿块误漏诊30例原因分析,以提高盆腔肿块的诊断率.

    作者:于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胰腺多发性巨大假性囊肿1例

    患者,男,61岁.因重症胰腺炎、胆囊切除术后半年,上腹饱胀10余天入院.患者半年来反复出现上腹疼痛,伴向腰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返酸、嗳气,近10余天持续上腹饱胀.查体:一般状态尚可,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右上腹见一长约12 cm手术疤痕,上腹部扪及一边界不清包块,质软、触痛(+),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

    作者:邓青;温建中;龚琦;罗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低频超声结合对胆囊炎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结合对胆囊炎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胆囊炎,胆石症260例,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9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106例;急性胆囊炎合并穿孔及周围脓肿10例;慢性胆囊炎18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27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3例;胆囊炎合并胆囊息肉样病变18例.结论:高、低频超声结合对提高胆囊炎及合并症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与X线钼靶在乳腺肿物诊断上的对比及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女性乳腺肿物患者均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高频彩超对乳腺肿物诊断符合率95.3%,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83.3%;X线钼靶对乳腺肿物的诊断符合率69.4%,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77.7%;高频彩超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对乳腺肿物的诊断符合率为96.3%;结论:本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物的诊断符合率大于X线钼靶,应为乳腺肿物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如将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水平.

    作者:徐燕;郑育英;朱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肝内局限性低回声区超声动态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随访对肝脏脂肪局限性低回声区的诊断价值.方法:动态观察32例中40个肝内低回声区之大小与回声变化.结果:32个肝内低回声区无明显变化,8个低回声区管道显示较前清晰.结论:不均匀性脂肪肝比较正常肝组织回声(肝岛),有其声像图特点,超声能做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余晓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肝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小儿肝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儿科住院病例5例,对比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凡是发现肝内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者,都有发热、腹泻病史.结论: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是一种小儿发热、腹泻的并发症,其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因而临床医生不能发现.超声诊断中要与一些严重的肝病鉴别,避免误诊,并且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

    作者:邹春鹏;潘尹;黄福光;焦岩;赵雅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TVS)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4例,应用TVS发现病灶后观察其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及病灶内部和周边的彩色血流情况.结果:TVS诊断准确率为79.2%,3例误诊为子宫内膜肥厚,1例误诊为子宫粘膜下肌瘤,1例漏诊.结论:TVS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海燕;郭莉;钱毅;白建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双胎小胎畸形大胎正常1例

    孕妇,31岁,孕2产1,妊娠24周.因头痛及下肢浮肿我来院就诊.查体:BP 27/14 kPa,双下肢浮肿.

    作者:田禾;王威;李培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对肝脏肿瘤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肝肿瘤对治疗前后早期肝功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肝肿瘤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对照,共同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生化指标.结果:手术组、介入组治疗前后均出现肝功酶等显著性改变.高强度超声聚焦组治疗前后没有肝功酶变化.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肝肿瘤与手术或介入组相比,对正常肝细胞影响较小.

    作者:郑国强;姚丽华;郭峰;霍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淀粉样变1例

    患者,男,51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1年半,伴心慌、气促、不能平卧3个月、晕厥4次入院.查体:血压80/60 mmHg,心率95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辅助检查:尿常规Pro4+,血浆蛋白TP 52 g/L,ALB 22.5 g/L,A/G 0.75.心电图:1.窦性心率;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QRS低电压;4.下壁、前壁异常Q波.

    作者:杨莉;董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眼外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频探头直接扫查眼部,与手术或眼科检查结果对照.结果:685例(735只眼)眼外伤全部获得满意图像,外伤性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发病率相对较高,分别是46.6%、47.1%,眼外伤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6.5%.结论: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作为眼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建平;董学新;刘容;于绍梅;周晓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阑尾粘液囊腺瘤自发性破裂1例

    患者,男,65岁.因右下腹隐痛伴粘液便1个月,便后腹痛加剧1天来我院就诊.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体格检查:右下腹麦氏点轻度压痛,下腹反跳痛明显;右下腹触及约10 cm大小囊性包块,包块移动不明显.腹腔移动性浊音不明显.T:37.5 ℃.血常规: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67.7%;大便常规:淡黄色粘液便.

    作者:阳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