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艳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TVS)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4例,应用TVS发现病灶后观察其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及病灶内部和周边的彩色血流情况.结果:TVS诊断准确率为79.2%,3例误诊为子宫内膜肥厚,1例误诊为子宫粘膜下肌瘤,1例漏诊.结论:TVS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海燕;郭莉;钱毅;白建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结合对胆囊炎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胆囊炎,胆石症260例,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9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106例;急性胆囊炎合并穿孔及周围脓肿10例;慢性胆囊炎18例;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27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3例;胆囊炎合并胆囊息肉样病变18例.结论:高、低频超声结合对提高胆囊炎及合并症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86个乳房病灶进行三维重建并与二维图像及手术病理结果作了对照.结果:表明三维超声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三维超声所建图像逼真清晰、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并可确定病变的形态、范围和其表面及内部细微的特征.结论:三维超声能提供更准确的病变部位,尤其是乳腺导管扩张腔内的微小颗粒状病变的信息,并为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定位诊断,三维超声临床应用前途广泛.
作者:刘志聪;滕淑琴;蔡洁;童建卿;冯爱仙;范霜月;胡卫红;张云姣;郑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原理、工程技术、生物学效应、热剂量参数、离体实验、人体肿瘤治疗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HIFU肿瘤治疗剂量,可为临床医生治疗肿瘤时提供参考,并为规范HIFU肿瘤治疗剂量标准作理论和临床探讨.
作者:孙福成;蒋继伟;钱晓平;翟亮;江剑晖;袁永熙;李大为;叶葳;金玲清;冉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性,59岁.因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半小时,伴呕吐数次而就诊.体检:右上腹有明显局限性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墨菲征(-),当日血像示:白细胞19.6×109/L,中性87%,大便常规检出蛔虫卵.
作者:龚金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儿,女,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2天,尿呈鲜红色,5~6次/天,量中,约150 ml/次.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量如常;无颜面及四肢浮肿,无咳嗽、发热.查体:生命体征稳定,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检查:红细胞3+,白细胞2+.
作者:邓劲松;王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肝脏部分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结合B超检查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8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获得确诊,其中肝血管瘤3例,非均匀性脂肪肝4例,肝硬化增生结节4例,炎性坏死病灶6例,局限性结节性增生1例.结论:超声对肝脏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确诊有赖于对病灶的穿刺活检.
作者:陈腾;李群;郭争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氯沙坦服用前和服用3个月后,对35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维超声左室长轴切面上,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结果:服用氯沙坦3个月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10.3±1.7 mm)明显低于服用前(11.5±1.8 mm,P=0.006).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从10.8±1.7 mm 下降到9.3±1.7 mm(P=0.001).舒张末期左室内径未产生显著统计学意义变化(从44.7±3.6 mm 到 44.5±3.5 mm).左室重量指数(LVMI)从125±23 g/m2 减低为103±22 g/m2(P<0.001).氯沙坦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百分变化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百分变化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收缩压,r=0.16,P=0.42;舒张压,r=0.18,P=0.41).结论:AT1拮抗剂氯沙坦治疗消退了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这种效应不依赖于血压是否得到满意控制.
作者:葛晖;潘文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估脉冲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WDE)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准确性.方法:49例心脏病患者采用(PWDE)分别测量左右心室流出道射血前期(PEP),射血期(ET)和平均加速度(ACCm),然后根据PEP×ACCm/ET=F分别求出左右心室流出道FL和FR,再根据FR/FL=PASP/BASP(肱动脉收缩压)求出PASP.并同步采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测定三尖瓣返流压差(PG-d),再以PG-d加上右房压估测PASP.结果:采用PWDE测定的PASP(PASP-pd)的范围27.4~119 mmHg(1mmHg=0.133 kPa),平均(56.28±18.9)mmHg.采用CWDE估测的PASP(PASP-cd)范围27~98.5 mmHg,平均为(52.02±18.83)mmHg,PASP-pd与PASP-cd两者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r=0.907.结论:采用PWDE测定PASP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兴玉;江英;张丽华;肖大鹄;乐美成;江旭初;黄文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随访对肝脏脂肪局限性低回声区的诊断价值.方法:动态观察32例中40个肝内低回声区之大小与回声变化.结果:32个肝内低回声区无明显变化,8个低回声区管道显示较前清晰.结论:不均匀性脂肪肝比较正常肝组织回声(肝岛),有其声像图特点,超声能做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余晓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颌面部浅筋膜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分别行高频彩超检查及针刺穿吸.结果:50例患者中26例穿吸出脓液;7例急性蜂窝组织炎3天后复查,发现5例脓肿形成;其余17例按炎症消炎治疗一段时间后,定期复查,可见炎性肿块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对于浅筋膜间隙感染,高频彩超是确定有无脓肿形成及确定脓肿解剖位置的有效诊断工具.
作者:张改英;史先民;史淼;辛兆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8岁.因恶心,呕吐,尿少(400 ml/24 h),乏力、纳差入院.实验室检查:HB:96 g/L,WBC:9.1×109/L,中性粒细胞80.2%,血小板PLT:45×109/L.尿常规中潜血,蛋白,RBC:6~8/hp,WBC:2~4/hp.血生化检查:尿素氮:34 mmol/L,肌酐:444 umol/L.
作者:李晓萌;戴宇静;郭敏;宋晓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66岁.因胸闷,心悸4年,加重7天后就诊.查体:T:36.5 ℃,AR:75次/分,R:24次/分,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水泡音,二尖瓣区可闻及III/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功能III级,双下肢浮肿;心电图:左心房扩张,室内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期前收缩.X线胸透:双肺纹理增强,心影向两侧扩大.
作者:张兆英;边文华;刘雪峰;郭华;李雅琴;胡云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性,61岁.3年前体检、生化检验时发现血清钙增高为3.02 mmol/L (正常:2.10~2.70 mmol/L),血清磷降低为0.58 mmol/L(正常:0.83~1.48 mmol/L).两年前外出旅游,先后二次跌倒摔伤, X线摄片诊断为:骨质疏松及右前臂尺骨骨折、腰椎1压缩性骨折.
作者:鞠和;陈皓;林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化疗的价值.方法:对1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及10例原发性肝癌未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在HIFU及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性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治疗后门静脉癌栓缩小2例;无改变8例;1例发现因背肝血流致脾静脉内显示碘油;10例肝癌未合并癌栓患者肝内无新发病灶及远处转移灶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化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小玲;张欲晓;谢昭鹏;卢岷;冉海涛;朱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分析误诊、漏诊原因,讨论不同阶段子宫肌瘤内部回声的多样性,提高子宫肌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比124 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前子宫肌瘤检出符合率:非妊娠期为95.46%;妊娠中晚期为52.78%.肌瘤变性发生率:非妊娠期为23.86%;妊娠中晚期为44.44%.结论:非妊娠期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妊娠中晚期,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变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妊娠中晚期.
作者:赵素玲;于琳;周立峰;宗淑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37岁。因反复胸闷、气喘12年,加重伴全身水肿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年。体检:血压105/80 mmHg。全身水肿,口唇紫绀,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湿性罗音。心界普大,心音低钝,心率11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轻度舒张期杂音及Ⅳ级收缩期杂音,A2<P2。腹软,肝肋下3.0 cm,双下肢重度水肿。
作者:孙永友;陈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性,34岁.因车祸伤1小时入院.查体:血压90/60 mmHg,脉搏128次/分,呼吸24次/分,神志不清,左顶枕部约15 cm×15 cm皮下血肿,双瞳孔正大等圆,直径0.6 cm,对光反射欠灵敏,面部散在皮擦伤,颈部稍抵抗,心肺(-),腹膨隆,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头部CT报告: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常规:WBC 27.8×109/L,RBC3.04×109/L,HB 87 g/L.尿常规:肉眼血尿,红细胞充满视野,腰穿抽出少量不凝血.
作者:郭少仁;陈晓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用二维超声随机对孕12~41周妇女进行产前常规检查5 063例,对62例诊断为先天性胎儿畸形或主要畸形、合并畸形和其他异常进行分类统计观察,并进行产后尸检和新生儿检查对照分析.结果:主要畸形分类依次为:胎儿水肿、脑积水、无脑儿、脐疝、短肢畸形和头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合并畸形分类依次为:肠管扩张、窄胸、足内翻、囊性脊柱裂、脑膜膨出、单脐动脉、脐带囊肿、皮肤水肿;其他异常为:胎死宫内、胎盘增厚、羊水增多和羊水减少.产后所见:产前诊断的主要畸形与产后所见的主要畸形符合97%,产前诊断的合并畸形误诊率为7%、漏诊率为32%.结论:超声诊断基础是形态学的改变,形态改变大者产前诊断与产后符合率高,形态改变小者产前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低,绝大多数先天性胎儿畸形形态改变较大,并具有典型的异常声像图特征.因此,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但对一些小部位和形态改变较小的畸形,如并指(趾)、单纯性唇裂、外生殖器畸形和面部畸形等超声诊断技术尚待于提高.
作者:银云燕;银云琳;兰桂珍;谢楚军;韦滟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性,31岁.因左眼视力减退20天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30,左眼0.12,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扩瞳见左眼玻璃体混浊,视乳头边清,下方视网膜大片隆起,呈青灰色,周边可见一椭圆形裂孔,约1PD,上方网膜平坦.右眼前房(-),眼底网膜平坦.
作者:许敬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