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梗阻的临床价值

董林森;刘恩靖;夏克良;李俊来;王洪同;宫泽光;刘克震;杜燕;潘洪涛

关键词:超声诊断, 输尿管下段结石, 梗阻, 腔内超声检查, 准确率, 诊断率, 经腹超声检查, 病因, 输尿管狭窄, 临床价值, 检查诊断, 方法, 经直肠, 应用, 阴道, 囊肿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Endoluminal ultrasound)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行腔内超声(即经直肠/或阴道)检查.结果:本组中输尿管狭窄1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6例,输尿管小囊肿2例.梗阻的病因诊断率100%,准确率100%.结论:经腹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输尿管下段梗阻的病因时,应用腔内超声检查可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能提高诊断率和准确率.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绕颈胎儿脐动、静脉血流的研究

    目的:检测妊娠晚期脐带绕颈胎儿动、静脉的血流参数.观察各项指标是否有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正常晚期妊娠胎儿及30例脐带绕颈胎儿的脐动、静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脐带绕颈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的脐动、静脉指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频谱形态无差异.结论:脐带绕颈胎儿不一定都出现脐动、静脉血流的改变.这个结果与脐带绕颈的程度有关.脐带绕颈不足以在胎儿颈部形成压痕时,脐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建议将脐带绕颈胎儿再进一步分组研究.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肠系膜纤维瘤合并感染自发穿孔1例

    患者,男性,46岁.突发性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发热6小时来诊.患者一年前摸上腹有拳头大活动性包块,近半年发现渐增大如儿头大,未诊治.半年前患脑梗塞,遗留右侧肢体轻度瘫痪.查体:T:37.8℃,BP:14/12kPa,P:120次/分,R:20次/分,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部隆起,全腹压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上腹触及10.0cm×8.0cm大包块,边光滑整齐,质硬、活动度大.移动性浊音(+)、腰大肌试验(-).实验室检验:WBC 12.9×109/L、中性71%.右下腹穿出2ml灰黄色微混脓液,送检报告有蛋白(+),RBC(+),WBC0.5×109/L.

    作者:顾育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室间膈膜部瘤的初步价值

    目的:观察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对室间膈自然闭合的价值.方法:采用HP-77020A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像仪对患有室间膈缺损(VSD)的8例室间膈膜部瘤(VAS)患者进行定期跟踪随访,2~7年后,除2例室间膈膜部瘤尚有小开口外,其余6例均自然闭合.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室间膈膜部瘤的诊断简便可靠.结论: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VSD的自然闭合可能性.

    作者:范正俊;孙荣艳;丁绍平;陈玲;侯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腹股沟股动脉瘤1例

    患者,男,70岁.二年前发现腹股沟肿块,间有隐痛,无发热、畏寒、无跛行.步行后疼痛加重.近2日发现肿块逐渐增大,即来院就诊.于右侧腹股沟中、下段可扪及一搏动性肿物约4cm×4cm大小,质较硬,边界欠清晰.

    作者:周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巨大罕见卵巢畸胎瘤1例

    患者,女,32岁.于入院前5月余出现腹胀,2月余前出现尿频,伴腹部渐进性膨隆.查体:一般情况佳,月经正常.腹部明显膨隆,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肝脾触诊不满意.

    作者:魏晓华;雷彩虹;张英霞;李补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平滑肌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

    目的:探讨不同回声特征的子宫肌瘤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22例子宫肌瘤行B超检查后手术切除子宫,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其超声回声特征分为4型,即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据其病理特征分4类:一般病理改变类、透明变性类、丰富细胞类及液化坏死类.结果:高回声型中一般病理改变类占83%;低回声型中透明变性类占69%;等回声型其病理类型无特别;混合回声型均为液化坏死类.结论:子宫肌瘤的不同回声特征有其不同的病理改变.

    作者:陈洪良;董元玲;陈文;范向军;梁素芳;关爱英;邵春梅;李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实时超声诊断脾破裂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对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了经手术证实的36例应用实时超声诊断脾破裂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与手术诊断符合率97%(35/36),误诊率3%(1/36).36例中脾包膜下血肿5例,脾实质血肿9例,脾真性破裂22例.结论:超声对脾破裂有其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胡莹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诊断膀胱多发憩室并膀胱肿瘤1例

    患者,男,5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排尿不畅三十年以上,经外院诊断为膀胱结石,行膀胱取石术二次后,大一结石约鸡蛋大小,现再次复发症状如前,来我院就诊.尿常规WBC:500CEL/UL,BLD:+125CEL/UL,PRO:+21.0G/L.

    作者:吴爱花;陈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巨大多囊肾1例

    患者,女性,40岁.患肾功能衰竭史5年,在本院行肾透析治疗.近年来腹部逐渐增大,以致于不能平卧入眠.查体:患者贫血貌,腹部明显膨隆,张力大,尿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家族史中有兄弟姐妹六人,只有兄弟一人无多囊肾,其父与二个姐姐均死于多囊肾、肾功能衰竭.

    作者:姜燕茹;李振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危重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危重病患者床旁协助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2月~2001年9月间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共3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3.5%,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占22.6%,及时心包定位穿刺;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为12.9%,2例行急诊二次换瓣成功;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为9.68%,急性重症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大面积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破裂、尖端扭转性室速、冠心病左心衰合并肺部感杂各2例,各占6.45%.主动脉夹层破裂、心源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面积肺栓塞抢救效果差.结论:大量心包或胸腔积液、人工瓣膜急性功能障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急性左心衰、各种休克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脏以及相关急症,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病因诊断、抢救治疗的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中秋;倪显达;张怀勤;管丽洁;徐湘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左心房容积的超声测定及其在复杂先心病肺血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房容积,探讨其在复杂先心病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椭圆体公式法、单平面Simpson法、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同时测量20例正常人的左心房容积以作对比分析;以单平面Simpson法测量73例复杂先心病的左心房容积,与X线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正常人左心房容积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值31.28±14.06ml,单平面Simpson法26.92±11.47ml,椭圆体法22.54±9.85ml。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的大小可反映肺血多少。结论: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可用以判断复杂先心病肺血多少,是一项简便、可靠的超声指标。

    作者:任书堂;马小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胎儿尿道闭锁1例

    孕妇,25岁.孕2产0,停经25周,二周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异常膨大,体重增加迅速,来医院就诊.产检:宫高35cm,腹围101cm,胎心规律,心率140次/分.拟诊:胎儿大于妊娠月份.申请B超检查.

    作者:李晨;杨德民;徐巧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左肺动脉狭窄并室间膈缺损1例

    患儿,男性,出生三天.常规查体发现胸骨左缘二、三、四肋间均可闻及三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超声所见: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大动脉短轴切面观: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右肺动脉内径正常,左肺动脉内径较窄,约2mm(彩图9见Ⅳ页).彩超所见: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可见五彩色射流束.PW测:将脉冲多普勒的取样容积置于主肺动脉并逐渐向左肺动脉内移动时,发现流速在左肺动脉内突出上升.CW测: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大瞬时射流速度2.1m/s,大瞬时压差19mmHg.于室间膈膜部可见回声中断4.2mm(彩图10见Ⅳ页),采色多普勒示花色血流由左室流入右室.CW测得:收缩期大分流速度3.1m/s,大瞬时压差400mmHg.

    作者:武永丽;王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误诊畸胎瘤1例

    患者,女性,7岁.因腹部包块1周余入院.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90/5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可,自动体位,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宫无畸形,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可,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杂音,脊柱四肢无畸形.专科情况:左、右侧腹腔分别可扪及一7cm×6cm×6cm大小包块,位置较深,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龚旭坚;罗春华;李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巨大葡萄胎合并妊娠1例

    患者,26岁.孕32周,曾在外院3次检查,未发现异常.此次来我院常规检查胎位.超声所见:胎头于耻上,双顶径8.2cm,胎心规律147次/分,羊水深6.2cm,胎盘位于右前壁(图1).于宫腔左侧可见14.0cm×14.2cm×7.3cm蜂窝状结构(图2),边界清,并可见完整包膜,与胎盘有明显分界.超声诊断:巨大葡萄胎合并妊娠.

    作者:颜新娥;张奕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颈部皮肤海绵状血管瘤1例

    患者,男,26岁.以右侧颈外皮肤有膨胀性肿块,近来逐渐增大伴有压迫感来院就诊.查体: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外伤史,右颈部触及大小约4.3cm×3.6cm包块,质地中等,具有囊性感.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误诊巨大宫颈肌瘤粘液样变1例

    患者,女性,49岁.半年前发现下腹部硬性包块,近期增大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子宫位置明显抬高,子宫在脐与剑突之间腹腔内横向排列,后壁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相邻.子宫大小8.3cm×3.4cm,形态正常,内膜线居中,子宫内膜厚0.8cm,宫腔内见节育器回声,位置佳.宫颈段可显示,回声未见异常.子宫颈下后方,小腹及盆腔内见一个巨大的以实质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包块大小为25cm×20cm×10cm,边界清,包膜完整且较光滑,肿物实质内光点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中心部出现低回声区和不规整的液性暗区(图1).彩色多普勒检测肿物实质内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血流速在25~40cm/s,PI:1.6.双侧附件显示不清.超声诊断:下腹部巨大占位性病变,卵巢瘤?手术所见:子宫位置高,子宫体稍大,子宫颈下段见起始于宫颈下后壁的巨大肿物,肿物大小25cm×18cm×12cm,质硬,表面光滑,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切除肿物重量2200g,子宫颈管位于肿物前壁,长20cm(彩图21见Ⅵ页).病理诊断:宫颈平滑肌瘤粘液样变性.

    作者:太明子;颜祥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腔内(Endoluminal ultrasound)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行腔内超声(即经直肠/或阴道)检查.结果:本组中输尿管狭窄1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6例,输尿管小囊肿2例.梗阻的病因诊断率100%,准确率100%.结论:经腹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输尿管下段梗阻的病因时,应用腔内超声检查可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能提高诊断率和准确率.

    作者:董林森;刘恩靖;夏克良;李俊来;王洪同;宫泽光;刘克震;杜燕;潘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粘膜下肌瘤

    宫颈粘膜下肌瘤是带蒂的粘膜下肌瘤自宫腔脱出至宫腔外,腹部B超常难以显示.现将我院于1999年3月~2001年9月经阴道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的宫颈部粘膜下肌瘤患者8例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探讨如下.

    作者:黄一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外伤性下肢假性动脉瘤1例

    患者,男,37岁.7个月前因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行清创+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有一枚钉孔时有渗血,加压包扎后好转出院.时有周期性出血,间隔5~7天,每次量约70ml;每一次小腿剧烈活动,此钉孔亦有少量渗血,均经加压包扎后好转.同时发现患侧小腿增粗,遂入院.行彩超检查:于右胫骨外侧距皮肤表面1.05cm处探及大小为7.8cm×4.5cm×6.8cm梭形包块回声,边界清,有包膜,以液性暗区为主,见密集点状强回声,呈漩涡状.CDFI显示内部血流信号,其外上有一破口,宽约0.8cm,破口处血流呈涡流状,PW呈双相血流频谱,收缩期流速较高,高达5m/s,近侧动脉血流信号未见异常.足背动脉信号较弱,压迫近侧动脉后,PW测破口处血流速度明显下降(彩图12见Ⅳ页).

    作者:杨晓雪;胡言华;张慧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