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丽;王丽杰
患者,女性,65岁.7年前发现血压高,未治.半年前活动后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近期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查体: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心尖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心衰Ⅲ度.彩超(CDFI)检测:各瓣膜轻度返流,左室轻度扩大,其内探及似椭圆形囊性活动肿物,大小约43mm×18mm,清晰,壁回声较强,借5mm的蒂附着于前间隔中部偏向心尖侧,整个囊袋飘浮在左室内,柔顺度大,在血流的冲击下,以蒂为固定点,沿血流方向伸展变长,与血流垂直方向的长度变短,对左室流出道未构成梗阻,CDFI显示囊内无血流信息(图1).治疗3周后,心衰纠正,彩超复检,左室内淋巴管囊肿回缩,蒂部残留一小囊泡,内存少量积液(图2).后经心脏造影证实.
作者:陈伟;王瑞金;丁学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52岁.因持续性干咳、胸闷、憋气3个月加重7天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清洲;范丽;颜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回声特征的子宫肌瘤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22例子宫肌瘤行B超检查后手术切除子宫,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其超声回声特征分为4型,即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据其病理特征分4类:一般病理改变类、透明变性类、丰富细胞类及液化坏死类.结果:高回声型中一般病理改变类占83%;低回声型中透明变性类占69%;等回声型其病理类型无特别;混合回声型均为液化坏死类.结论:子宫肌瘤的不同回声特征有其不同的病理改变.
作者:陈洪良;董元玲;陈文;范向军;梁素芳;关爱英;邵春梅;李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肝外胆管结石约占胆系结石的55%~86%,由于重力的作用结石往往位于胆总管的下段.本文旨在介绍一种使该处结石清晰显示的方法,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光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36岁.因右上腹不适,低烧一周就诊.化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70%,血沉46mm/h.腹部B超所见:肝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形态规则,肝右前叶内见散在分布不规则增强回声结节.胆囊、胰腺、脾脏大小及图形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右前叶弥漫性占位性病变.CT提示:肝右前叶巨块型肿物(肝癌可能性大).后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肝穿病理报告:肝小叶结构不完整,肝细胞排列成索状,部分肝细胞及枯氏细胞增生,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气泡样变性,汇管区纤维组织轻度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
作者:刁晓晴;赵长林;朱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儿,男性,5岁.因进食黑枣后腹胀,腹痛2天就诊.患儿于2天前空腹食入黑枣500g及一些用食醋调制的凉菜,并饮啤酒150ml.约40分钟后即感到腹胀,腹痛,哭闹,呕吐三次,量不多为清水样胃内容物及黑枣残渣,继而拒食.发病后无呕血、便血、腹泻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痛苦面容,腹平软,于左上腹可触及100mm×60mm×50mm包块,境界清晰质硬,光滑可移动,有明显触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略增强.
作者:魏晓华;李补凤;武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26岁.孕32周,曾在外院3次检查,未发现异常.此次来我院常规检查胎位.超声所见:胎头于耻上,双顶径8.2cm,胎心规律147次/分,羊水深6.2cm,胎盘位于右前壁(图1).于宫腔左侧可见14.0cm×14.2cm×7.3cm蜂窝状结构(图2),边界清,并可见完整包膜,与胎盘有明显分界.超声诊断:巨大葡萄胎合并妊娠.
作者:颜新娥;张奕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房容积,探讨其在复杂先心病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椭圆体公式法、单平面Simpson法、双平面面积-长度法同时测量20例正常人的左心房容积以作对比分析;以单平面Simpson法测量73例复杂先心病的左心房容积,与X线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正常人左心房容积双平面面积-长度法测值31.28±14.06ml,单平面Simpson法26.92±11.47ml,椭圆体法22.54±9.85ml。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的大小可反映肺血多少。结论:单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房容积可用以判断复杂先心病肺血多少,是一项简便、可靠的超声指标。
作者:任书堂;马小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试图探讨哑型和杂音型主动脉瓣返流(AR)患者桡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二维、脉冲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人(对照组)和AR患者的桡动脉的峰值流速、舒张期小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进行了检测.结果:对照组和哑型、杂音型AR组桡动脉峰值流速有明显差异(P<0.05),哑型和杂音型组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哑型和杂音型AR的桡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多普勒超声技术是桡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伤性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贾琳;王少青;杨敏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49岁.半年前发现下腹部硬性包块,近期增大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子宫位置明显抬高,子宫在脐与剑突之间腹腔内横向排列,后壁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相邻.子宫大小8.3cm×3.4cm,形态正常,内膜线居中,子宫内膜厚0.8cm,宫腔内见节育器回声,位置佳.宫颈段可显示,回声未见异常.子宫颈下后方,小腹及盆腔内见一个巨大的以实质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包块大小为25cm×20cm×10cm,边界清,包膜完整且较光滑,肿物实质内光点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中心部出现低回声区和不规整的液性暗区(图1).彩色多普勒检测肿物实质内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血流速在25~40cm/s,PI:1.6.双侧附件显示不清.超声诊断:下腹部巨大占位性病变,卵巢瘤?手术所见:子宫位置高,子宫体稍大,子宫颈下段见起始于宫颈下后壁的巨大肿物,肿物大小25cm×18cm×12cm,质硬,表面光滑,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切除肿物重量2200g,子宫颈管位于肿物前壁,长20cm(彩图21见Ⅵ页).病理诊断:宫颈平滑肌瘤粘液样变性.
作者:太明子;颜祥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18岁.因两周来颏部无痛性肿物就诊.肿物系偶然发现,无不适,无快速增长史,发病后无发烧,无体重减轻.未做任何治疗.检查:颏下可触及5cm×4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韧,可移动,无粘连,无压痛,无波动感.超声检查所见:颏下部皮肤线以下探及一约5.0cm×4.8cm肿物,肿物内回声呈不清晰、欠均匀的网状结构,间杂有规律的平行线状较强回声.近场肿物内可见类圆形或梭形偏强回声团块与不规则低回声区.提示:颏下实性肿物.性质建议进一步检查.手术所见:肿物约4cm×4cm,囊性,囊肿壁厚,囊内填充棕灰色豆腐渣样物质.病理报告:表皮样囊肿.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7岁.因腹部包块1周余入院.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90/5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可,自动体位,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宫无畸形,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可,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杂音,脊柱四肢无畸形.专科情况:左、右侧腹腔分别可扪及一7cm×6cm×6cm大小包块,位置较深,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龚旭坚;罗春华;李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73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消心痛等药治疗,因活动后气短半月、夜间不能平卧1周入院.查体:血压16/9kPa,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X光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心脏扩大.超声检查:采用ATL HDI-5000型彩超诊断仪,频率范围2~5MHz,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心房内径4.3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7cm,左室壁运动幅度减低,心尖四心腔切面于心尖部探及大小分别为2.1cm×1.3cm及2.0cm×1.8cm的中强密度回声团块,团块与左室壁部分相连,略有活动,EF29%.超声诊断:1.左心大;2.左室血栓.给予对症治疗,1个月后超声复查:左室心尖部血栓消失.
作者:雷进;段扬;王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房颤患者心脏结构、血流、功能的改变,进一步明确房颤病因、发生机制及房颤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颤患者68例,非房颤受检者(对照组)40例,测定左房(LA)、左室(LV)、右房(RA)、右室(RV)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流速(MV).结果:1.房颤组患者LA扩大,LV、RA、RV亦较对照组扩大;2.二尖瓣口流速减低;3.房颤组三尖瓣口返流,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4.房颤组中冠心病患者25例,高血压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原因不明15例.结论:房颤患者原发病因不同,但绝大多数伴有左房增大,可见左房扩大为房颤发生的重要条件,同时房颤的发生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心功能进一步减退.
作者:李诺;阮园;张福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儿,男,5岁.因转移性胸腹部皮下包块1+月入院.包块初位于右肋间皮下,不久即向右上腹皮下转移.查体:见右上腹局部皮肤略隆起,触及一大小约3.5cm×3.0cm的实性肿块,边界较清,质中,无波动感,无明显压痛.既往有生吃石蟹病史.
作者:熊联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30岁.因下腹部包块触摸疼痛前来就诊.查体:于下腹部,右下腹分别触及包块.病人双侧阴囊内未及睾丸,阴茎发育正常,于1993年结婚,一直未曾生育.
作者:胡言华;杨晓雪;张慧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26岁.以右侧颈外皮肤有膨胀性肿块,近来逐渐增大伴有压迫感来院就诊.查体: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外伤史,右颈部触及大小约4.3cm×3.6cm包块,质地中等,具有囊性感.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32岁.于入院前5月余出现腹胀,2月余前出现尿频,伴腹部渐进性膨隆.查体:一般情况佳,月经正常.腹部明显膨隆,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肝脾触诊不满意.
作者:魏晓华;雷彩虹;张英霞;李补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预测早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孕龄20~37周孕妇386例,孕期内常规行会阴超声检查,以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为检查指标,根据孕妇的分娩结局分为3组:①正常组328例;②自然早产组31例;③先兆早产组27例,研究两项指标与早产发生的关系.结果:1.正常组平均宫颈长度3.67±0.72cm,平均宫颈指数0.37±0.27;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64±0.80cm,平均宫颈指数0.82±0.55,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先兆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36±0.89cm,P<0.05,平均宫颈指数0.44±0.38,P>0.05,提示先兆早产以宫颈长度改变为主.2.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r=-0.96,宫颈指数与早产呈正相关关系,r=0.93.结论: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可作为预测早产的可行性指标,预测早产的警界值为宫颈长度≤3.0cm,宫颈指数≥0.5,预测早产的危险值为宫颈长度≤2.5cm,宫颈指数≥0.8.
作者:张志华;朱国平;张伟玲;黄艳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25岁.孕2产0,停经25周,二周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异常膨大,体重增加迅速,来医院就诊.产检:宫高35cm,腹围101cm,胎心规律,心率140次/分.拟诊:胎儿大于妊娠月份.申请B超检查.
作者:李晨;杨德民;徐巧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