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室间膈膜部瘤的初步价值

范正俊;孙荣艳;丁绍平;陈玲;侯波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膜部瘤, 自然闭合, 小开口, 显像仪, 观察室, 随访, 缺损, 价值, 患者, 方法
摘要:目的:观察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对室间膈自然闭合的价值.方法:采用HP-77020A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像仪对患有室间膈缺损(VSD)的8例室间膈膜部瘤(VAS)患者进行定期跟踪随访,2~7年后,除2例室间膈膜部瘤尚有小开口外,其余6例均自然闭合.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室间膈膜部瘤的诊断简便可靠.结论: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VSD的自然闭合可能性.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误诊肠系膜结核1例

    患者,男性,19岁.主因脐周持续性隐痛4月余,近日加重就诊.查体:腹软平坦,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可扪及一约12cm×14cm×3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触痛,可活动.超声检查:肝脾胰肾未见异常,于脐周可探及15cm×18cm×4cm低回声包块,边界欠清,不规则.改变体位其左右活动度大,上下活动受限.超声诊断:小肠系膜低回声包块(提示小肠系膜原发性淋巴瘤).X线示:右侧陈旧性胸膜炎.CT示:中腹部不定形团块影,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CT值36~49Hu,部分层面可见数个直径1~2cm的结节影,余未见异常.印象:1.肠系膜淋巴结核;2.待除外淋巴瘤.手术所见:小肠系膜根部发现19cm×20cm×5cm结核灶,形态不规则.术后病理诊断:小肠系膜结核.

    作者:郭敏;刘冰;宋晓东;张凤霞;李晓萌;戴宇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1例

    患者,女性,14岁.以间歇性右上腹痛,伴恶心,纳差4年余收住院.

    作者:达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早产预测——超声指标的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预测早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孕龄20~37周孕妇386例,孕期内常规行会阴超声检查,以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为检查指标,根据孕妇的分娩结局分为3组:①正常组328例;②自然早产组31例;③先兆早产组27例,研究两项指标与早产发生的关系.结果:1.正常组平均宫颈长度3.67±0.72cm,平均宫颈指数0.37±0.27;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64±0.80cm,平均宫颈指数0.82±0.55,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先兆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36±0.89cm,P<0.05,平均宫颈指数0.44±0.38,P>0.05,提示先兆早产以宫颈长度改变为主.2.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r=-0.96,宫颈指数与早产呈正相关关系,r=0.93.结论: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可作为预测早产的可行性指标,预测早产的警界值为宫颈长度≤3.0cm,宫颈指数≥0.5,预测早产的危险值为宫颈长度≤2.5cm,宫颈指数≥0.8.

    作者:张志华;朱国平;张伟玲;黄艳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左肺动脉狭窄并室间膈缺损1例

    患儿,男性,出生三天.常规查体发现胸骨左缘二、三、四肋间均可闻及三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超声所见: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大动脉短轴切面观: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右肺动脉内径正常,左肺动脉内径较窄,约2mm(彩图9见Ⅳ页).彩超所见: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可见五彩色射流束.PW测:将脉冲多普勒的取样容积置于主肺动脉并逐渐向左肺动脉内移动时,发现流速在左肺动脉内突出上升.CW测: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大瞬时射流速度2.1m/s,大瞬时压差19mmHg.于室间膈膜部可见回声中断4.2mm(彩图10见Ⅳ页),采色多普勒示花色血流由左室流入右室.CW测得:收缩期大分流速度3.1m/s,大瞬时压差400mmHg.

    作者:武永丽;王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诊断巨大精索鞘膜积液1例

    患者,男,56岁.右侧阴囊肿物8年,近2年增大明显,且胀痛.临床检查发现右侧阴囊肿大,表面光滑,质韧,右侧睾丸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B超检查:右侧阴囊约131mm×67mm大小,内充满液性暗区,右侧睾丸位于阴囊后下壁.右侧睾丸与液性暗区之间由一较强带状回声分隔.左侧阴囊与睾丸未见异常.考虑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图1、彩图15见Ⅴ页).手术见积液位于右侧精索鞘膜内.病理诊断:符合鞘膜积液.

    作者:于立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颏下表皮样囊肿1例

    患者,男性,18岁.因两周来颏部无痛性肿物就诊.肿物系偶然发现,无不适,无快速增长史,发病后无发烧,无体重减轻.未做任何治疗.检查:颏下可触及5cm×4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韧,可移动,无粘连,无压痛,无波动感.超声检查所见:颏下部皮肤线以下探及一约5.0cm×4.8cm肿物,肿物内回声呈不清晰、欠均匀的网状结构,间杂有规律的平行线状较强回声.近场肿物内可见类圆形或梭形偏强回声团块与不规则低回声区.提示:颏下实性肿物.性质建议进一步检查.手术所见:肿物约4cm×4cm,囊性,囊肿壁厚,囊内填充棕灰色豆腐渣样物质.病理报告:表皮样囊肿.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脐带血肿并水肿1例

    孕妇,农民,年龄25岁.G1P0,妊娠5个月,来我院做常规检查.腹部膨隆大于正常孕龄,临床疑羊水过多,双胎.超声所见:宫内双胎,羊水过多,深度17cm.依次对胎儿各个部位进行常规检查,发现一胎儿胎心搏动微弱,心率100~110次/分,同时见脐带增粗,内呈实性弱回声光点.近脐约1cm处,其内见一1.7cm×1.1cm之实性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内回声均匀(图1),2小时后,该胎儿死亡.超声诊断:1.脐带血肿并水肿,羊水过多;2.宫内双胎,一胎死亡.遂安排孕妇住院.引产后见脐带近脐处一血肿,脐带高度水肿.并剪去局部脐带送病理证实为脐带血肿并水肿.

    作者:张志隽;王子峰;孙云鹏;钟秋云;冀福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宫角妊娠1例

    患者,女,38岁.因停经(时间不详)、下腹坠痛来院就诊.B型超声检查盆腔示:右侧子宫角部妊娠,节育器位置下移(图1),诊断结论同上.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误诊巨大宫颈肌瘤粘液样变1例

    患者,女性,49岁.半年前发现下腹部硬性包块,近期增大来我院就诊.超声所见:子宫位置明显抬高,子宫在脐与剑突之间腹腔内横向排列,后壁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相邻.子宫大小8.3cm×3.4cm,形态正常,内膜线居中,子宫内膜厚0.8cm,宫腔内见节育器回声,位置佳.宫颈段可显示,回声未见异常.子宫颈下后方,小腹及盆腔内见一个巨大的以实质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包块大小为25cm×20cm×10cm,边界清,包膜完整且较光滑,肿物实质内光点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中心部出现低回声区和不规整的液性暗区(图1).彩色多普勒检测肿物实质内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血流速在25~40cm/s,PI:1.6.双侧附件显示不清.超声诊断:下腹部巨大占位性病变,卵巢瘤?手术所见:子宫位置高,子宫体稍大,子宫颈下段见起始于宫颈下后壁的巨大肿物,肿物大小25cm×18cm×12cm,质硬,表面光滑,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切除肿物重量2200g,子宫颈管位于肿物前壁,长20cm(彩图21见Ⅵ页).病理诊断:宫颈平滑肌瘤粘液样变性.

    作者:太明子;颜祥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的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2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20只眼球进行检查与观察,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0例患者血流呈五种表现.瘤体内血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连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血流表现,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实用价值.

    作者:李艳宁;李智贤;廖新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误诊畸胎瘤1例

    患者,女性,7岁.因腹部包块1周余入院.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90/5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可,自动体位,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宫无畸形,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可,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杂音,脊柱四肢无畸形.专科情况:左、右侧腹腔分别可扪及一7cm×6cm×6cm大小包块,位置较深,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龚旭坚;罗春华;李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胃黑枣石1例

    患儿,男性,5岁.因进食黑枣后腹胀,腹痛2天就诊.患儿于2天前空腹食入黑枣500g及一些用食醋调制的凉菜,并饮啤酒150ml.约40分钟后即感到腹胀,腹痛,哭闹,呕吐三次,量不多为清水样胃内容物及黑枣残渣,继而拒食.发病后无呕血、便血、腹泻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痛苦面容,腹平软,于左上腹可触及100mm×60mm×50mm包块,境界清晰质硬,光滑可移动,有明显触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略增强.

    作者:魏晓华;李补凤;武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血栓1例

    患者,男性,73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消心痛等药治疗,因活动后气短半月、夜间不能平卧1周入院.查体:血压16/9kPa,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X光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心脏扩大.超声检查:采用ATL HDI-5000型彩超诊断仪,频率范围2~5MHz,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心房内径4.3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7cm,左室壁运动幅度减低,心尖四心腔切面于心尖部探及大小分别为2.1cm×1.3cm及2.0cm×1.8cm的中强密度回声团块,团块与左室壁部分相连,略有活动,EF29%.超声诊断:1.左心大;2.左室血栓.给予对症治疗,1个月后超声复查:左室心尖部血栓消失.

    作者:雷进;段扬;王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实时超声诊断脾破裂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对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了经手术证实的36例应用实时超声诊断脾破裂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与手术诊断符合率97%(35/36),误诊率3%(1/36).36例中脾包膜下血肿5例,脾实质血肿9例,脾真性破裂22例.结论:超声对脾破裂有其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胡莹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价值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分析其与高血压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TCD技术检测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三个组,分析其脑动脉血流动态变化.结果:病程3个月至3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参数增高(P均<0.001);病程3年以上至6年的患者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VP)增高(P均<0.001),而舒张末期低流速(VD)降低(P均<0.01),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增高(P均<0.05);病程6年以上的患者血流速度各参数均降低(P均<0.001),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逐渐增高(P均<0.001).结论:利用TCD技术检测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用于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功能状况.

    作者:李平;陈秀慧;姜志高;王兵;董兆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脐带绕颈胎儿脐动、静脉血流的研究

    目的:检测妊娠晚期脐带绕颈胎儿动、静脉的血流参数.观察各项指标是否有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正常晚期妊娠胎儿及30例脐带绕颈胎儿的脐动、静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脐带绕颈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的脐动、静脉指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频谱形态无差异.结论:脐带绕颈胎儿不一定都出现脐动、静脉血流的改变.这个结果与脐带绕颈的程度有关.脐带绕颈不足以在胎儿颈部形成压痕时,脐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建议将脐带绕颈胎儿再进一步分组研究.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外伤性股深动、静脉假性动、静脉瘤1例

    患者,男性,26岁.因左大腿多处刀刺伤,治疗约一个月,伤口愈口,但左大腿发现肿块进行性增大伴有疼痛,行走困难.临床检查:左大腿内上方可见巨大肿块,可扪到震颤,并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采用AcusonXP1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7.5MHz及3.5MHz进行左大腿扫查.股静脉中段见直径为0.4cm的破裂口,血流由破裂口流向膨大的不规则瘤腔,瘤腔大小为3.0cm×2.5cm,其内显示静脉血流(图1).股深动脉起始部亦有直径为0.7cm的破裂口与另一个巨大的瘤腔相通,瘤腔大小为14.2cm×

    作者:林海淑;毛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粘膜下肌瘤

    宫颈粘膜下肌瘤是带蒂的粘膜下肌瘤自宫腔脱出至宫腔外,腹部B超常难以显示.现将我院于1999年3月~2001年9月经阴道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的宫颈部粘膜下肌瘤患者8例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探讨如下.

    作者:黄一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睾炎症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的附睾炎症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超声诊断的6例附睾结核和43例急性、慢性附睾炎引起的肿块,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5.9%(47/49),误诊率4.1%(2/49).结论:超声显像对附睾炎症性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情况来鉴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陈荣根;施洪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这一无创性的技术,探讨其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30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检查其颈动脉、股动脉、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形成,有无狭窄、血流充盈度,分别测量其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大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提高,血管内径较对照组减少,内中膜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同龄人增高;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蒋云山;陈伍英;张富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