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江
患者,男,30岁.因下腹部包块触摸疼痛前来就诊.查体:于下腹部,右下腹分别触及包块.病人双侧阴囊内未及睾丸,阴茎发育正常,于1993年结婚,一直未曾生育.
作者:胡言华;杨晓雪;张慧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0岁.以闭经32周,腹痛6小时,阴道出血3小时主诉入院.入院2日前在外院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宫高27cm,腹围92cm,胎心未闻及,左侧腹部压痛明显,有拘胀感.超声所见:单胎,宫内妊娠,双顶径约7.0cm,羊水适量,胎心搏动消失,胎儿胸腹部及肢体表面呈双层回声.宫体左侧壁可见6.0cm×5.0cm×5.0cm大小之异常回声区,向外凸起,内为杂乱低回声,分布不均,其外侧子宫浆膜层连续完整,内侧子宫壁正常结构消失(图1).超声诊断:1.胎死宫内;2.子宫不全破裂.
作者:宋曙光;张天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56岁.右侧阴囊肿物8年,近2年增大明显,且胀痛.临床检查发现右侧阴囊肿大,表面光滑,质韧,右侧睾丸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B超检查:右侧阴囊约131mm×67mm大小,内充满液性暗区,右侧睾丸位于阴囊后下壁.右侧睾丸与液性暗区之间由一较强带状回声分隔.左侧阴囊与睾丸未见异常.考虑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图1、彩图15见Ⅴ页).手术见积液位于右侧精索鞘膜内.病理诊断:符合鞘膜积液.
作者:于立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10岁.因眼睑浮肿,血尿,腰酸痛,治疗二十多天,复查尿常规,RBC+++/HP,WBC0~2/HP,PRO++,肾功能:BUN10mmol/L,Cr 135μmol/L.超声检查示:右肾位于正常位置,其右肾下极向下延伸于腹中线处,横跨过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图1),与较正常位置低的左肾下极实质相连,呈马蹄形.左肾呈横卧位,体积较正常明显减小.左肾门位于前方,彩超见肾动脉、肾静脉血流出入.两肾窦不相连,未见分离.双输尿管不扩张,双肾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肾内结构不清晰.超声诊断:①马蹄肾并左肾旋转不全;②双肾实质弥漫性损害.肾盂静脉造影提示:①马蹄肾并左肾旋转不全;②双肾肾盏破坏.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6年以来,经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颈部囊肿即那勃囊肿者,分析如下.
作者:黄美丽;杨建忠;解永军;贺静芳;董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27岁,孕24周.常规行超声检查:宫内见一胎儿回声,双顶径6.0cm,胎心率146次/分,脊柱排列整齐,四肢齐全,胎动正常,胎盘功能0级,位于子宫后壁,大羊水深度4.5cm.胎儿腹部纵切面可见胎儿腹壁回声缺如2.5cm,于缺损处见4.8cm×4.7cm的类圆形实性膨出物,边界清晰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其下方见脐带回声.胎儿腹腔内见小片不规则液性暗区与羊水暗区相交通.CDFI:膨出物内部血流与脐带及胎儿心脏血流相交通.超声诊断:1.宫内中妊,单活胎;2.胎儿腹裂合并肝脏外翻畸形(图1).次日引产后证实超声诊断.
作者:邓祥粉;杨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对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了经手术证实的36例应用实时超声诊断脾破裂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与手术诊断符合率97%(35/36),误诊率3%(1/36).36例中脾包膜下血肿5例,脾实质血肿9例,脾真性破裂22例.结论:超声对脾破裂有其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胡莹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掌握白内障术前眼球后端病变及术前视力效果的判断,我们对100例住院各种类型白内障进行术前常规B超探查.今将术前B超检查情况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林华志;胡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70岁.二年前发现腹股沟肿块,间有隐痛,无发热、畏寒、无跛行.步行后疼痛加重.近2日发现肿块逐渐增大,即来院就诊.于右侧腹股沟中、下段可扪及一搏动性肿物约4cm×4cm大小,质较硬,边界欠清晰.
作者:周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预测早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孕龄20~37周孕妇386例,孕期内常规行会阴超声检查,以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为检查指标,根据孕妇的分娩结局分为3组:①正常组328例;②自然早产组31例;③先兆早产组27例,研究两项指标与早产发生的关系.结果:1.正常组平均宫颈长度3.67±0.72cm,平均宫颈指数0.37±0.27;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64±0.80cm,平均宫颈指数0.82±0.55,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先兆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36±0.89cm,P<0.05,平均宫颈指数0.44±0.38,P>0.05,提示先兆早产以宫颈长度改变为主.2.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r=-0.96,宫颈指数与早产呈正相关关系,r=0.93.结论: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可作为预测早产的可行性指标,预测早产的警界值为宫颈长度≤3.0cm,宫颈指数≥0.5,预测早产的危险值为宫颈长度≤2.5cm,宫颈指数≥0.8.
作者:张志华;朱国平;张伟玲;黄艳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26岁.因左大腿多处刀刺伤,治疗约一个月,伤口愈口,但左大腿发现肿块进行性增大伴有疼痛,行走困难.临床检查:左大腿内上方可见巨大肿块,可扪到震颤,并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采用AcusonXP1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7.5MHz及3.5MHz进行左大腿扫查.股静脉中段见直径为0.4cm的破裂口,血流由破裂口流向膨大的不规则瘤腔,瘤腔大小为3.0cm×2.5cm,其内显示静脉血流(图1).股深动脉起始部亦有直径为0.7cm的破裂口与另一个巨大的瘤腔相通,瘤腔大小为14.2cm×
作者:林海淑;毛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孕妇,25岁,孕27周.初次行B超检查示:宫腔内见一胎儿,头位,胎儿颅骨环缺如,其缺损处见一范围约52mm×28mm的盘曲样中等回声.头径53mm,胎心搏动规律,155次/分,脊柱连续,股骨长49mm.腹腔内见肝脏体积增大,被膜规则,实质回声光点增强,其下方见两个近似等大的椭圆形强回声包块,并列排行,内呈分叶状,大小约105mm×52mm,未显示正常肾脏轮廓及充盈的膀胱.前壁胎盘Ⅰ级,羊水大厚度20mm.B超诊断:1)单胎妊娠;2)胎儿先天发育畸形(图1、2).提示:①胎儿脑膜脑膨出;②肝脏实质回声增强;③胎儿双侧多囊肾?3)羊水过少.入院后行水囊引产术,两日后引产出一女婴.尸解所见:胎儿腹部膨隆,切开腹壁各解剖层次,于双
作者:陶晓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的附睾炎症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超声诊断的6例附睾结核和43例急性、慢性附睾炎引起的肿块,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5.9%(47/49),误诊率4.1%(2/49).结论:超声显像对附睾炎症性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情况来鉴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陈荣根;施洪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儿,男性,出生三天.常规查体发现胸骨左缘二、三、四肋间均可闻及三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超声所见: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大动脉短轴切面观: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右肺动脉内径正常,左肺动脉内径较窄,约2mm(彩图9见Ⅳ页).彩超所见: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可见五彩色射流束.PW测:将脉冲多普勒的取样容积置于主肺动脉并逐渐向左肺动脉内移动时,发现流速在左肺动脉内突出上升.CW测: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大瞬时射流速度2.1m/s,大瞬时压差19mmHg.于室间膈膜部可见回声中断4.2mm(彩图10见Ⅳ页),采色多普勒示花色血流由左室流入右室.CW测得:收缩期大分流速度3.1m/s,大瞬时压差400mmHg.
作者:武永丽;王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中的作用及选择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分析100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生长情况.经阴道超声进行监测.结果:不孕症患者中有优势卵泡且终排卵(57例),先有优势卵泡后逐渐萎缩(30例),未见优势卵泡(13例).结论:阴道超声对卵泡的监测,选择治疗方案及动态观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波;宋文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52岁,女性.主因左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恶心,无尿急、尿频.查体:T 37度,R 22次/分,BP 15/10kPa,神志清,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下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少量暗红色血,宫颈欠光滑,有明显举痛,子宫大小正常.常规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大小约6.5cm×4.4cm×4.2cm,近水平位,表面欠光滑,内部实质回声尚均匀,内膜隐约可见;宫体左侧可见4.5cm×4.0cm的不均质低回声包块,不规则,并于子宫前方可见大小约5.7cm×3.2cm×2.0cm的腊肠样液性包块,壁厚,轮廓尚清,与宫体粘连;左侧卵巢显示不清,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液性包块周围可见大深度约0.6cm的液性暗区(彩图23见Ⅵ页).超声诊断:1.左附件区囊性包块,性质待查;2.盆腔少量积液.住院手术所见: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无异常,左侧卵巢正常,左侧输卵管增粗,呈肾形,直径约0.4cm,暗红色,与子宫粘连,分离粘连,切除部分左侧输卵管.病理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缺血坏死,术后抗炎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魏丽艳;姜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14岁.以间歇性右上腹痛,伴恶心,纳差4年余收住院.
作者:达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73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消心痛等药治疗,因活动后气短半月、夜间不能平卧1周入院.查体:血压16/9kPa,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X光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心脏扩大.超声检查:采用ATL HDI-5000型彩超诊断仪,频率范围2~5MHz,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心房内径4.3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7cm,左室壁运动幅度减低,心尖四心腔切面于心尖部探及大小分别为2.1cm×1.3cm及2.0cm×1.8cm的中强密度回声团块,团块与左室壁部分相连,略有活动,EF29%.超声诊断:1.左心大;2.左室血栓.给予对症治疗,1个月后超声复查:左室心尖部血栓消失.
作者:雷进;段扬;王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0岁.因中上腹反复发作性疼痛三年,加重三天入院.体检:T38℃,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腹平软,剑下及右上腹胆囊区压痛(+),反跳痛(-).辅检:WBC4.2×109/L,N68%.B超检查:取仰卧位+左侧卧位+胸膝位,必要时嘱患者吸气后屏气,多角度扫查见:相当于肝总管部位显示一10.2cm×4.8cm×8.7cm大小恒定不变形的增强光团后伴声影,光团和管壁间有一窄无回声带,左肝内胆管扩张达0.9cm,右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图1).B超诊断:肝外胆管(上段)巨大结石伴左肝内胆管扩张.手术发现:十二指肠和肝门部粘连,予以松解,切开肝总管、胆总管,壁厚约0.3~0.35cm,取出葫芦状结石约10cm×7cm×6cm(小头截面约4cm×4cm),左右肝管汇合处膨大,胆总管下段通畅.术后诊断:肝总管、胆总管巨大结石.
作者:鲍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脾脏实质性肿瘤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脾脏实质性肿瘤彩超检查结果.结果:22例脾脏实质性肿瘤中16例为淋巴瘤,多为结节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彩超对脾脏实质性肿块检查时,应首先考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作者:杨光;牛思东;刘波;徐文林;关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