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兵;张英;杨翠娥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左房扩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病人分别作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左房扩大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大小的观测敏感而准确,且反映的参数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心电图检查对左房肥大的诊断符合率较低,但在反映心脏电生理改变及指导用药方面有其优越性.
作者:牛振英;刘志娟;黑冬梅;吕琪;常广;滕元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用CDFI对52例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包括髂外、股、及胫后动脉),观测多项血流参数.结果:高压组较对照组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动脉内膜厚度(IMT)明显增加(P<0.01);而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则明显减小(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趋于严重.结论:CDFI能动态评价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展过程及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颖;郑贯中;李有忠;常洪波;史建玲;曹红梅;巩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现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某些超声诊断指标的实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23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声像图与肝穿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各型慢性肝炎的声像图表现分为直接征像与间接征像,直接征像包括肝脏的包膜、大小、实质回声及分布的改变,间接征像包括门静脉(PV)宽度、脾静脉(SV)宽度、脾脏大小及胆囊壁的改变.直接征像在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起主导作用,其中以实质回声及分布具代表性,轻、重度慢性肝炎相互间差异比较有显著性,轻、中度之间差异比较无显著性.间接征像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型中起主导作用,其中以脾脏大小、胆囊壁的厚度具代表性,轻与中、重度之间差异比较有显著性.结论:超声评价直接征像及间接征像对判断慢性肝炎病情轻重程度,特别在鉴别轻度与中、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有重要价值.
作者:孟繁坤;徐策;张海英;郑颖;丁蕾;李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6岁.以停经38周而入院.既往无不适.月经规律无特殊.妇检提示:阴道中段有一囊性包块从阴道右后壁突入阴道内,上界达盆底,宫颈被挤向阴道左上角.入院诊断:G1P038w孕LOA.阴道壁囊肿?超声所见:胎儿系列正常,于胎头左后方探及大小为12.0cm×10.0cm×11.2cm的光点略减低异常区,包膜完整,内呈细小点状回声,分布均匀,后壁回声增强(图1).超声诊断:单胎,胎儿存活,头位.胎盘功能Ⅲ级.阴道壁粘液性囊肿.术中所见:子宫及双侧附件正常,子宫左旋,周围无粘连.于盆底触及一囊性包块自阴道向上突出.经阴道行阴道壁囊肿穿刺术,抽出乳白色豆腐渣样混浊液体约500ml,冲洗后注入无水酒精20ml.穿刺液检验:李凡他试验(+++).细胞计数0.8×109/L,淋巴细胞35%,中性粒细胞65%.
作者:杜海兵;张英;杨翠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B型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B超检查,观察胎儿颈后有无压迹、脐血管回声及脐带拉直征等.结果:在62例胎儿中,有脐带绕颈者30例,其中绕一周者22例,绕两周者6例,绕三周及三周以上者2例;B超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为91%.结论:B型超声诊断本病快捷准确,为临床观察产程,选择生产方式和时机提供有效方法.
作者:赵瑞虹;刘旭;蒋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29岁.因血精1月余来诊.泌尿外科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精液化验:WBC+,RBC++++.经直肠超声(探头频率6.5MHz)检查示:前列腺39mm×21mm×29mm,形态正常,内部回声较均匀.前列腺横断面中央区示11mm×7.5mm无回声,壁清晰,欠光滑,内透声好.内示5.1mm×4.1m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图1).前列腺纵切面示该无回声区位于右侧精囊腺根部射精管走行区,呈梭形.双侧精囊腺大小形态正常.超声诊断:右侧射精管囊肿并结石.CT检查示右侧射精管区内见约10mm×8mm低密度区,内可见一高密度灶,CT诊断为射精管囊肿并结石.
作者:颜云;刘秀娟;颜世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7岁.已婚,因头晕、视物模糊2月余而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双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听诊无特殊;血沉4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眼科查眼底示:右眼玻璃体内有大量出血,乳头上方玻璃体内可见新出血区,视网膜动脉旁可见大量微动脉瘤,建议做眼彩超.采用东软NAS 1000HF彩超仪,探头频率10MHz.患者取仰卧位,眼闭合,眼外涂耦合剂直接探查.右眼纵轴径2.2cm,横轴径2.1cm;前房、晶状体、后房、玻璃体层次清楚,玻璃体内回声不均,可见回声增强光点及絮状物;玻璃体后界与球壁之间,示一弧形强回声带,带长约1.32cm,带前端与球侧壁不相连,成漂浮状;强光带与球壁之间可见0.2cm的液性暗区.左眼球纵轴径2.2cm,横轴径2.2cm,玻璃体内回声不均,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在液性暗区内浮动.彩超提示:①双眼玻璃体混浊;②右眼玻璃体后脱离(图1).
作者:黄中和;普素;陈德美;付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在胎儿期运用超声检查诊断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畸形.方法:在围产期超声检查时,对胎儿进行全面扫描,包括对胎儿的消化系检查.结果:共查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5例.发病率约为0.01%.结论:晚孕围产期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发现胎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作者:陶玲;赵忠;曲江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3岁.因周期性下腹腹壁区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就诊.2年前曾作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现患者为双子宫.术后6个月始行经,无其他不适.1年后出现剖宫产疤痕处呈进行性疼痛加重,检查切口局部皮肤愈合良好,无红肿等现象,但有压痛.妇科检查: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超声检查:切口中部右侧腹壁距体表约1.0cm处可见一大小3.2cm×2.0cm的低弱近无回声区,边界欠清晰,边缘欠规则,内可见稍强光点回声,后方无明显衰减影(图1);
作者:赵忻;刘玉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右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因病例少见,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3岁.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略有活动后心慌、气短.查体:体温、脉搏和血压均正常.胸廓无畸形,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无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无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界略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肺动脉区第二音固定分裂,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4肋间闻及两期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股动脉枪击音阴性.心电图示电轴+107,大致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示双肺血增多,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平直,右二弓突出,左四弓圆隆,心胸比值0.60.
作者:侯传举;张昕鑫;邓东安;胡斌;朱鲜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肾癌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结果:8例与手术、病理符合7例,符合率90%(7/8).本组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可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华;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为减少异位妊娠的误诊,避免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多、时间长等问题,我们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在服药前行B超检查确诊宫内孕及妊娠天数;服药后行B超检查确定完全流产.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文选出520例正常宫内妊娠,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6.9±5.6岁,停经史均在32~49天之间,尿试验阳性,无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症;能够按要求进行复查的健康妇女.2.服药方法: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一天晚服米非司酮50mg,第二天早晚各服50mg,第三天早服米索前列醇600mg,门诊观察6小时.
作者:刘淑霞;曹利霞;林友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纵膈肿物的超声诊断,以往多采用X线或CT检查.超声诊断直至近几年才陆续有所报道.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对该种疾病的诊断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两年来,我们查出前上纵膈肿物患者7人,其所共有的临床特征为:胸闷、气短.均为超声检查心脏时,意外发现前上纵膈异常回声,后经X线、CT或MRI证实为前上纵膈占位病变.检查方法:应用HP 1000或5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8MHz,一般不需特殊准备,对于肿物较大,不能被胸骨完全覆盖者,可于胸骨旁肋间依次探查,可根据肿物向左或向右生长,分别于胸骨旁左或右侧探及.而对于较小的肿物,完全被胸骨覆盖者,可采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心底大血管的正前方,扫描平面与左心长轴相垂直获得心底短轴切面.此外尚可于胸骨旁或心尖位做多切面探查,以确定肿物的大小、所在位置及其与心脏、大血管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兰燕;李路明;邢恒国;刘锐;赵荣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经高压氧(HBO)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HBO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MCAVs.Vm.PI).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MCAVm血流速度在6~8天,13~15天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分别低11.1cm/s,20.2cm/s(P<0.01),PI的下降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D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HBO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恢复优于对照组.
作者:孟璇;王欣;葛朝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2岁.以产后37天,下腹痛10余天来我院就诊.妇查子宫不规则增大.B超查:子宫形态不规则增大,约96mm×10mm×73mm,前壁、左宫角、后壁均可见结节状回声向外突起(图1).前壁结节状异区大小39mm×23mm,内为细密低回声光点;
作者:陈永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399例妇科急腹症进行诊断并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结果:超声诊断正确率92.3%,其中宫外孕、炎性包块、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分别为90.7%、93.3%、63.4%、80.1%、78%.结论: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占重要地位,其声像图有相似之处,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鉴别.
作者:何小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27岁.因左胸腹及左髋撞伤疼痛一小时急诊入院.查体:左季肋区及左侧腹部红肿,皮下淤血,左腹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脾区叩痛阳性,未叩击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如常,左肾区叩击痛阳性,左髋关节活动受限,余未见异常.腹腔穿刺未抽出血性液体,导尿为肉眼血尿,尿色深黄,化验RBC 0~7个/HP WBC 2~6个/HP.CT腹部平扫示:1.脾损伤;2.左侧肾损伤.胸腹及骨盆拍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1.脾破裂;2.肾挫裂伤(左);3.腹壁挫伤;4.髋关节软组织挫伤.B超所见:脾脏显像尚清晰,脾门处脾厚4.0cm,肋下未及,实质回声不均匀,于脾脏中下极可探及大小约2.4cm×2.3cm的不均质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内以弱回声为主(图1).于脾周可见一层薄无回声区,前后径约0.6cm(图2).左侧肾脏大小为11.3cm×4.9cm×4.6cm,轮廓线尚清晰,实质回声不均匀,于中极可探及大小约4.1cm×2.6cm的不均质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以较强回声夹杂低回声为主,左肾集合系统散乱(图3).左输尿管显示不清,脾肾间隙及膀胱直肠窝可有少量移动性暗区.
作者:王秋月;毛建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糖尿病患者36例和对照组45例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内壁粗糙,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增高.其中合并脑梗塞的患者,颈动脉IMT增厚更为明显,斑块的形成更为多见,且斑块随年龄增长有增多的趋势.结论:彩色多普勒能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对早期防治脑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俊雨;翟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儿,男性,11个月.其母代诉:反复发热40余天,哭闹少食,体重明显下降.查T38.9℃,P108次/分,R28次/分,皮肤无黄染,腹软,叩击肝区哭闹更剧.化验:肝功(-),血常规:WBC21.8×109/L,N62.9%,L37.1%.行B超检查:肝左叶未见异常,于肝右后叶探及一大小约为9.0cm×5.1cm×5.7cm之异常回声包块,略向表面隆起,边缘不规整,界线欠清,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可见小片状无回声暗区(图1).B超诊断:肝脓肿.收住外科.CT检查诊断为肝脓肿,甲胎蛋白检查(-),经抗菌支持治疗,住院36天,好转出院,B超复查包块已缩小(大小约7.8cm×4.6cm)但未液化(图2).
作者:张彩云;黄禄敏;于朝阳;杨丽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35岁.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睾丸花生米大小的肿物,未治疗.2个月前偶有刺痛并向左腹股沟区放射.查体:肿物表面光滑,质中等,无压痛,界限不清,腹股沟未扪及肿大淋巴节.自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咳嗽、头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体健.肿瘤四项:甲胎蛋白2.29ng/ml,癌胚抗原3.8ng/ml,铁蛋白1205ng/m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81mIu/ml.初步诊断:1.左侧睾丸慢性炎症;2.左侧睾丸肿瘤?超声仪器:东软公司的NAS-1000,探头频率5~12MHz.超声检查所示:左侧睾丸大小约5.0cm×3.6cm×2.7cm,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约3.0cm×3.0cm×2.7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呈分叶状(图1).CDFI:可见彩色血流伸入其内为动、静脉血流(彩图12见Ⅳ).
作者:付刚;史保权;李建芬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