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刚;史保权;李建芬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左房扩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病人分别作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左房扩大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大小的观测敏感而准确,且反映的参数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心电图检查对左房肥大的诊断符合率较低,但在反映心脏电生理改变及指导用药方面有其优越性.
作者:牛振英;刘志娟;黑冬梅;吕琪;常广;滕元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22岁.因左阴囊内肿块1年就诊.专科检查:左睾丸增大,质硬,无压痛;附睾头、尾部均触及25mm×15m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彩超检查:左睾丸增大,边界不规整,睾丸结构紊乱,见以低回声为主均杂乱回声,部分呈网格状,内见少量不规则中等回声;左附睾头、尾均探及25mm×15mm低回声光团,边界不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左附睾、睾丸内未见明确血流(图1).超声提示:左附睾、睾丸结核.术中所见:左睾丸增大;左附睾头、尾均见25mm×15mm表面光滑质硬肿物,切开睾丸、附睾,内为干酪样物.术后病理诊断:睾丸、附睾干酪样结核.讨论附睾结核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结核,超声表现为附睾区的低回声结节,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强回声光斑.而睾丸结核则少见,常由附睾结核直接蔓延或由淋巴途径感染而来.
作者:刘皎然;贺江勇;曹士考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35岁.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睾丸花生米大小的肿物,未治疗.2个月前偶有刺痛并向左腹股沟区放射.查体:肿物表面光滑,质中等,无压痛,界限不清,腹股沟未扪及肿大淋巴节.自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咳嗽、头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体健.肿瘤四项:甲胎蛋白2.29ng/ml,癌胚抗原3.8ng/ml,铁蛋白1205ng/m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81mIu/ml.初步诊断:1.左侧睾丸慢性炎症;2.左侧睾丸肿瘤?超声仪器:东软公司的NAS-1000,探头频率5~12MHz.超声检查所示:左侧睾丸大小约5.0cm×3.6cm×2.7cm,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约3.0cm×3.0cm×2.7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呈分叶状(图1).CDFI:可见彩色血流伸入其内为动、静脉血流(彩图12见Ⅳ).
作者:付刚;史保权;李建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3岁.因周期性下腹腹壁区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就诊.2年前曾作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现患者为双子宫.术后6个月始行经,无其他不适.1年后出现剖宫产疤痕处呈进行性疼痛加重,检查切口局部皮肤愈合良好,无红肿等现象,但有压痛.妇科检查: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超声检查:切口中部右侧腹壁距体表约1.0cm处可见一大小3.2cm×2.0cm的低弱近无回声区,边界欠清晰,边缘欠规则,内可见稍强光点回声,后方无明显衰减影(图1);
作者:赵忻;刘玉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海水浴体疗运动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每日1小时海水浴体疗运动,每周1疗程共4疗程.应用经颅多普勒记录体疗前后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变化,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脑血流参数中Vs、Vd、Vm较疗前和对照组疗养后显著增高(P<0.05),S/D、PI显著降低(P<0.05),RI较疗养前显著降低(P<0.05),较对照组疗养后呈非常显著降低(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技术安全、直观地显示了老年冠心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客观反映了海水浴体疗运动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康复疗效.
作者:林玲;戴蓉;林龙;王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左肾静脉综合征患者用彩超在空腹状态下取平卧位、直立位和脊柱后伸位经上腹部横断面及纵断面测量左肾静脉(LRV)扩张部位与受压部位内径并计算其扩张倍数、肠系膜上动脉(SMA)与主动脉(AO)夹角角度.结果:平卧位时,患者LRV扩张倍数2.1~4.2倍,SMA与AO夹角角度10.89°~16.74°;直立位和脊柱后伸位时,LRV扩张倍数进一步增大、SMA与AO夹角角度则进一步变窄.结论:超声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准确、可重复性强,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雅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38岁,因胸闷气短6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血压:110/80mmHg.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通气功能和ECG均无异常发现.正侧位胸片示左肺中野占位性病变.胸部CT扫描:膈左侧占位性病变,从主动脉弓水平向下至膈水平可见不规则低密度病变.CT值约为-84~-102Hu,主要累及中、后纵膈,左肺动脉及分支受压迫,包绕食道及降主动脉,边界光滑,可见包膜结构,胸椎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检查:右室流出道低限,左室后壁运动幅度低限,二、三尖瓣及主、肺动脉瓣启闭好,CDFI各瓣膜区未探及异常血流,于左房及房室环后方可见8.0cm×7.6cm椭圆形中等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图1).对降主动脉及胸主动脉形成包绕但无明显压迫(图2).肿物下部位于左膈肌之上.超声诊断:后纵膈实性占位(脂肪瘤可能性大).手术中所见:主动脉弓外侧可见一呈哑铃形脂肪瘤,大小为14cm×8cm×6cm,从下叶支气管与下肺静脉之间穿出,下肺静脉旁肿物大小7cm×6cm×5cm,其上部分大小为6cm×2cm×3cm,内有结节感,在包膜内分离肿物,分别切除.瘤体重约800g.
作者:张蕾;王彩荣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25岁,G1P0,孕24周.询问病史该患者孕2个月时,出现过先兆流产症状,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至24周,再次因阴道少量流血入院.彩超见:胎儿双顶径6.0cm,枕额径7.3cm,头围21.3cm,腹围21.1cm,股骨4.1cm,肱骨3.9cm,胎心率158次/分,羊水深5.0cm,羊水指数为17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下段,成熟度为Ⅱ级.于羊膜囊内胎盘右下方见一纤细的条状中强回声,长约6cm,止于右侧壁羊膜囊,并可见其在羊水中浮动(图1).CDFI:示其上未探及明确血液信号(图2).彩超诊断:1.单胎中期妊娠合并先兆早产;2.羊膜囊内条状回声(羊膜带形成).该患者经临床治疗维持至孕38周,产一男婴,身长49cm,体重2900g,羊水800ml,并于羊膜囊内见一狭窄索带样羊膜带.讨论羊膜带为羊膜囊内纤细的索带状物.可起自羊膜并止于羊膜;由于其可在羊水中自由浮动,也可缠绕于胎儿胎体及肢体,造成局部发生基质发育障碍,其缺损可累及所有组织甚至骨组织,导致限制性胎儿畸形.
作者:宋文玲;孙秀红;刘春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肝转移癌漏诊原因,提高其超声检出率.材料与方法:胃肠道肿瘤手术时已有肝转移癌而超声未检出者10例,从不同方面分析肝转移癌的超声漏诊原因.结果:漏诊肝转移癌多位于肝表面及肝右叶膈顶部,可为单个或多个,直径0.5~1.0cm,漏诊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肝转移癌超声漏诊原因与超声伪像干优、仪器性能、检查盲区存在及医生主观因素有关.
作者:王秀云;李雪艳;郑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经高压氧(HBO)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HBO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MCAVs.Vm.PI).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MCAVm血流速度在6~8天,13~15天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分别低11.1cm/s,20.2cm/s(P<0.01),PI的下降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D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且HBO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恢复优于对照组.
作者:孟璇;王欣;葛朝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提高肾脏微小结石的显示率.方法:使用利尿剂使肾集合系统快速积水,利用积水暗区作透声窗,诊断肾盂肾盏内微小结石.结果:通过利尿后超声检测,85.8%的患者肾脏发现微小结石,大者0.4cm,小者0.2cm,后经中西医联合排石证实.结论:利尿后超声对患者的微小肾结石准确检出率高,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李莉;张文云;殷春霞;甄景琴;邓荷萍;张永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B型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B超检查,观察胎儿颈后有无压迹、脐血管回声及脐带拉直征等.结果:在62例胎儿中,有脐带绕颈者30例,其中绕一周者22例,绕两周者6例,绕三周及三周以上者2例;B超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为91%.结论:B型超声诊断本病快捷准确,为临床观察产程,选择生产方式和时机提供有效方法.
作者:赵瑞虹;刘旭;蒋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超声诊断中使用孕龄计算公式和复查来判断非同步发育孕囊是否成活.方法:在5690例孕囊的超声检查中,根据孕龄计算公式,发现1299例孕囊小于正常大小.结果:一周后复查,仅有670例为正常妊娠,629例为非成活孕囊.结论:使用孕龄计算和一周后复查,是超声诊断非同步发育孕囊是否成活的简明和有效的手段.
作者:吴锦春;段晓琳;王桂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右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因病例少见,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3岁.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略有活动后心慌、气短.查体:体温、脉搏和血压均正常.胸廓无畸形,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无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无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界略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肺动脉区第二音固定分裂,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4肋间闻及两期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股动脉枪击音阴性.心电图示电轴+107,大致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示双肺血增多,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平直,右二弓突出,左四弓圆隆,心胸比值0.60.
作者:侯传举;张昕鑫;邓东安;胡斌;朱鲜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54岁.近日发现进食后上腹部胀痛明显来诊.查体:上腹部剑突下隆起,可触及一包块,固定、不移动.建议彩超检查.超声所见:纵切面,上腹部剑下与脐之间可探及120mm×58mm呈梭形囊状膨大的液性暗区,其前后壁与正常的腹主动脉前后壁相连续,管腔相通.其内可见斑块状中低回声附着在后壁内膜上,表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图1).横切面,可探及椭圆形无回声区,过界清楚.前后径与左右径均较正常腹主动脉明显增大.CDFI:梭形囊腔内可见红色、深红色、兰色、深兰色血流,流速缓慢,频谱形态为涡流.而囊腔上端与腹主动脉相连处为五彩血流流速较快.远端流速减慢,频谱形态均为层流.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真性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
作者:姜燕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在胎儿期运用超声检查诊断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畸形.方法:在围产期超声检查时,对胎儿进行全面扫描,包括对胎儿的消化系检查.结果:共查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5例.发病率约为0.01%.结论:晚孕围产期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发现胎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作者:陶玲;赵忠;曲江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颈总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在临床上属罕见病例,我院经超声检查诊断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8岁.因左颈部包块进行性肿大一月余来就诊.体格检查:患者左颈部内缘可见一直径约4.0cm大小的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差、触痛不明显,突出于颈表面,该处皮肤未见明显异常.既往病史:该患者于一年前左颈部受过刀砍伤,当时中三刀,其中两刀位于颈后部和颈肩部,另一刀位于左胸锁乳突肌内侧.经当地医院急诊缝合,伤口愈合后出院至今.
作者:郝金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为减少异位妊娠的误诊,避免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多、时间长等问题,我们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在服药前行B超检查确诊宫内孕及妊娠天数;服药后行B超检查确定完全流产.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文选出520例正常宫内妊娠,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6.9±5.6岁,停经史均在32~49天之间,尿试验阳性,无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症;能够按要求进行复查的健康妇女.2.服药方法: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一天晚服米非司酮50mg,第二天早晚各服50mg,第三天早服米索前列醇600mg,门诊观察6小时.
作者:刘淑霞;曹利霞;林友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儿,女,11个月.因反复血尿8天,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查体:于左腹部扪及一10cm×10cm的包块,活动差,质硬.化验:尿红细胞++++,潜血+++,蛋白++,肾功(-).B超检查:于左肾内下方探及向外突起的一大小约为11.0cm×8.0cm×10.0cm的实性光团(图1),边界规则,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晰,内部回声光点粗大,分布欠均质.肾盏扩张,内径为0.8cm.B超诊断:左肾母细胞瘤.手术所见:于左肾下极见一直径约为11cm的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周围未见转移灶.病理结果:左肾母细胞瘤.讨论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瘤、肾胚胎瘤等,为起源于胚胎性生肾组织(后肾始基)的恶性混合瘤.可有家族性或遗传性.常见于幼儿,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2/3在3岁以内[1].
作者:成淑娟;耿伏果;周志霞;耿佃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儿,女,8岁.右上腹持续疼痛1月,近1周来疼痛加重并伴皮肤、巩膜黄染3天来我院就诊.该患儿曾于半年前因肠道蛔虫病在他院治疗.查体:右上腹压痛明显,莫菲氏征(+),其他未见异常.B超检查:空腹时,胆囊大小正常,壁厚0.5cm,腔内可见数条弯曲条索状强回声光带,后方不伴声影.肝内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胆囊下方,可见胆总管扩张明显,呈椭圆形,大小为4.8cm×3.4cm×2.8cm,其内可见多条弯曲条索状强回声光带,后方不伴声影(图1).固定探头,静止观察,胆囊及胆总管内强回声光带均固定不动.脂餐后,胆囊体积缩小,胆总管囊性扩张增大为6.4cm×5.1cm×4.0cm(图2).胰腺回声正常.B超诊断:1.胆囊炎,胆囊蛔虫;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伴蛔虫(残骸).手术所见: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厚,粗糙,腔内可见数条蛔虫残骸,胆总管呈囊性扩张,其大小为6.2cm×4.8cm×4.5cm,穿刺抽出310ml棕褐色胆汁,内有多条蛔虫残骸.
作者:戴宇静;李晓萌;郭敏;宋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