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宇;陆敏灵;谭红声;彭思禹;周注宏
目的 研究并比较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不同方式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CCB组和ACEI组,各60例.CCB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ACEI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变化.结果 CCB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3.33%,ACEI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I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CCB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相当,并且安全性相当,可作为临床上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一种选择.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是否能够替代传统化疗,或与传统化疗结合来提高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达沙替尼、多西他赛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测量记录治疗后小鼠体重量及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各组抑瘤率.结果 所有药物干预组小鼠种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减低,联合组与达沙替尼组抑瘤率均小于多西他赛组,各组间小鼠体重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沙替尼无论单药还是联合化疗的应用对于小鼠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均显示出明显优势.
作者:赵孝琛;李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病型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0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B组60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参加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作为C组,测定A组、B组以及C组人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糖尿病肾病预防以及疾病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与大秦艽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就诊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替普酶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大秦艽汤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12%与79.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82%与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阿替普酶与大秦艽汤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宋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口腔正畸引起的慢性牙龈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给予牙周洁治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新液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Ⅰ级占75.00%,肿胀程度Ⅰ级占70.83%,对照组疼痛程度Ⅰ级占41.67%,肿胀程度Ⅰ级占37.50%,观察组疼痛程度Ⅰ级和肿胀程度Ⅰ级占比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22.852 8、22.373 0,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儿牙龈肿胀及疼痛,促进预后.
作者:吴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小柴胡汤病谱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主要通过筛选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文献,对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有效的疾病进行频次统计.结果 通过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 678篇,符合条件文献1 218篇.对文献报道中治疗有效疾病的频次进行统计,共得到15类小柴胡汤病谱262种.结论 小柴胡汤病谱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病谱.考虑到文献质量及临床试验设计科学性等原因,本次病谱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严格研究方法以期获得更为科学的结论.
作者:李佳莘;曹云;张耀巍;杨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45)采取葛根汤加减治疗,观察组(n=45)采取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积分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良好..
作者:李鸿浩;刘思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期待疗法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方法 将于2015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8例,根据孕周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周28~34周,观察组孕周35~36周,均采用期待疗法治疗.就两组患者期待治疗时间、产褥感染以及宫内感染发生率、胎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期待治疗时间(4.14±0.15)d,明显短于对照组(12.24±1.91)d(P< 0.05).两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均为4.54%,两组的宫内感染发生率均为9.0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待疗法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高,可促进胎肺成熟,延长孕周,降低围生儿感染、死亡率,改善围生儿结局.
作者:徐祗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对比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诊治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诊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78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妊娠37~41周且符合相关引产规定的孕妇,收集78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实施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d,观察组采取米索前列醇促进引产.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引产成功率、产后2h内出血量、应用药物至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间间隔及分娩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孕妇引产成功率为94.87%,相较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提升趋势,且观察组提升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产后2h内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应用药物至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间间隔、分娩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显著缩短趋势(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实行引产操作,相较于催产素引产手段,临床结果显著,对引产成功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提升孕妇宫颈成熟度,有效缩短宫缩时间及分娩时间,且孕妇接受度较高,引产过程中安全性更佳.
作者:曹国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老年性痴呆是当前老年人群较为常发的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安全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中医疗法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针灸是中医常用疗法.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从中医学理论基础入手,对老年性痴呆的针灸治疗机理、治疗穴位作用机理、治疗方式及效果状况予以综述,并对当前临床研究的优势及不足进行分析,以期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针灸治疗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王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留置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并注射几丁聚糖对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两组均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研究组术后给予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留置辅以几丁聚糖宫腔内注射.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给予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留置并几丁聚糖注射可有效地避免术后发生宫腔粘连.
作者:宁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与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检测联用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住院病房122例胸腔积液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结核分歧杆菌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病理学检验以及临床抗结核反应分组.入院后所有患者行胸腔积液ADA检测、外周血T-SPOT.TB检测及痰分歧杆菌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核组的性别、年龄与非结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与非结核组相比,T-SPOT.TB与ADA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斑点平均数与ADA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较高,但特异性偏低,与ADA联用时诊断会更为准确.
作者:李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随州市曾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从中选取9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分别给予甲硝唑和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细菌性阴道病而言,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临床疗效更佳,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的临床价值,提升口腔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科接诊的90例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口泰含漱液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西帕依固龈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在进行治疗后,试验组在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44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全科医生治疗的44例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较比参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同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5%)进行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予以全科医生干预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对其血压进行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跃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比对照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0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比对照组19.51%的发生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51,P<0.05).结论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能够有效的提高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碎石残留和肾积水等情况.
作者:陈涌波;黄楷彬;邱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长久以来,天麻是中药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领域涵盖天麻的化学成分、栽培技术、药理作用以及成分提取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就天麻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韩大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胃肠镜用于消化内科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8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检查,观察组使用无痛的胃肠镜进行检查,观察指标主要为护理满意程度、胃肠镜检查准确性、患者疼痛程度、临床检查时间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用于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而无痛胃肠镜更加安全和舒适.
作者:卜凡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患者采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颜面部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嗜酸性粒细胞及免疫球蛋白E (IgE)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嗜酸性粒细胞及IgE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颜面部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患者采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明显降低IgE水平.
作者: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和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不仅影响孕产妇健康,还可影响胎儿远期预后,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产科领域的热点.关于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缺氧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免疫调节异常学说、遗传学说和血管内皮损伤学说等.本文整合相关资源,总结近年研究中发现的可帮助预测子痫前期的血清标志物,更新研究理念,促进子痫前期病因研究发展.
作者:黄容弟;王莹;赖放颖;梁媚珍;梁广智;顾仕媛;王勇彬;聂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