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凡靖
目的 探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9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整体疗效,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加速了患者的恢复,并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冲;冯久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2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伐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8周后的疗效及疼痛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0.409,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中药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对比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诊治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诊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78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妊娠37~41周且符合相关引产规定的孕妇,收集78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实施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d,观察组采取米索前列醇促进引产.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引产成功率、产后2h内出血量、应用药物至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间间隔及分娩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孕妇引产成功率为94.87%,相较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提升趋势,且观察组提升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产后2h内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应用药物至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间间隔、分娩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显著缩短趋势(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实行引产操作,相较于催产素引产手段,临床结果显著,对引产成功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提升孕妇宫颈成熟度,有效缩短宫缩时间及分娩时间,且孕妇接受度较高,引产过程中安全性更佳.
作者:曹国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在稽留流产术后的宫腔粘连预防中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预防性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150例稽留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用药随机分成三组.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发生宫腔粘连情况、术后出血时间与总出血量及子宫黏膜大厚度对照.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其几率由少至多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术后出血时间、总出血量由少至多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子宫黏膜大厚度由多到少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稽留流产术后患者,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增加子宫黏膜大厚度,降低术后宫腔粘连几率,戊酸雌二醇2 mg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效果较小剂量更理想.
作者:谢文玲;郑玫;黄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老年性痴呆是当前老年人群较为常发的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安全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中医疗法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针灸是中医常用疗法.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从中医学理论基础入手,对老年性痴呆的针灸治疗机理、治疗穴位作用机理、治疗方式及效果状况予以综述,并对当前临床研究的优势及不足进行分析,以期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针灸治疗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王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麒麟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经生殖门诊确诊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在排卵日口服黄体酮胶丸,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麒麟丸,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的血清孕酮值分别为(15.65±1.57) ng/mL、(12.14±1.33) ng/mL,两组患者的孕酮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孕酮值增高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7.52±0.56)mm、(6.75±0.53) mm,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发生变化,其中,试验组变化程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妊娠率40.62%,对照组患者妊娠率18.7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头晕5例,恶心、呕吐2例,乳房疼痛2例,试验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麒麟丸对于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妊娠率,安全性高.
作者:张玉锋;张炜;高明霞;杨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必要者内镜下止血.结果 68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痊愈出院66例,占97.06%,死亡2例,占2.94%.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较多,要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死亡率,除采取常规治疗以外,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特殊检查方法联合诊治.
作者:曾鸿英;李信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观察组实施复方血栓通胶囊与参芪降糖颗粒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纳差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自行缓解,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分析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单胎孕产妇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应用常规产前检查与指导联合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方法,80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产前检查与指导方法,80例).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孕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能够积极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经济效果.方法 采取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1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给予3种抗生素治疗方案:A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B组(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C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莫西沙星片),治疗后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A、B、C组用药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76.92%、7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分别为1 138.76元、972.15元、955.52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73、12.63、1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C组方案的药物经济学价值较高.结论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联合莫西沙星片口服的方案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较理想方案.
作者:王汉平;张靖琨;邓文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通气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CA)患者的复苏效果,为CA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通气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抢救后2h、20 h、70 h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9A±5.2)s vs.(61.2±7.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SaO2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ROS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院前CA患者的复苏中,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和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有各自的适应证,临床效果差异不大.
作者:雷艳青;徐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治的AIS患者9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变化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 (43/47)较对照组72.34% (3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东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共1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B组患者接受西医+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A组脑出血急性患者的总有效率76.79%相比,B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与A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21±17.24)分相比,B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13.59±12.74)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1.35±8.24)分相比,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5.38±10.42)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可有效提高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缺损,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白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克氏针与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并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63例,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分为克氏针组(38例45处)及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组(25例31处).术后患者出院后门诊复查系列X线片,了解两组骨折经过固定后在不同阶段的稳定性,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1.1%,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组优良率为90.3%,两组TA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关节僵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允许手部关节做早期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防止韧带挛缩,避免关节僵硬,有利于患者手指功能康复.
作者:王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长久以来,天麻是中药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领域涵盖天麻的化学成分、栽培技术、药理作用以及成分提取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就天麻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韩大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解痉和平喘药物治疗,并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次40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控制率;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清学炎症因子水甲;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高,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高,可显著控制和减轻炎症,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缩短疗程,安全性高...
作者:戴武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容易引发胃溃疡、胃腺癌及慢性胃炎等疾病,根除Hp是临床进行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让Hp的防治工作难度加大,本文首先对Hp致病机制以及耐药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Hp感染的治疗现状与进展,希望能为Hp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7年12月治疗的64例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肝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后引流量为(423.2±109.2) mL,胆管出血量(149.2±69.3)mL,出现并发症患者1例,有效止血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止血后引流量为(771.2±149.2) mL,胆管出血量(552.1±222.4) mL,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0例,有效止血的患者8例.比较两组以上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有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充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严晶;肖克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对此提出减少退药的对策,以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对2017年5月~7月期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减少退药现象发生的有效建议.结果 肺病科、脾胃病科、妇科、脑病科及ICU病房退药现象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6.26%、15.63%、14.72%、14.07%、13.24%,从临床退药调查的原因分别有疾病痊愈出院退药、医嘱更改退药、处方电脑输入错误退药、患者转科退药、患者死亡退药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退药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6.05%、57.98%、12.60%、1.08%、1.35%、1.27%.结论 更改医嘱是主要退药原因,指导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嘱书写,减少电脑输入错误,才能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采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詹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