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亮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检查进行抗甲亢治疗,观察两组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心率震荡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前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水平为(3.47±6.00)%、(2.91±5.91)ms/RR,观察组患者的TO水平比对照组高,TS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O、TS水平为(-6.51±3.00)%、(9.21±7.08)ms/RR,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人员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例(8.00%)、4例(16.00%),观察组患者的TO异常和TS异常率分别为20例(80.00%)、18例(72.00%),观察组患者TO异常和TS异常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O异常和TS异常分别为3例(12.00%)、8例(32.0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甲亢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善患者心率震荡.
作者:贾剑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情况,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7年1月~12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出院病例,共计1268例.从患者性别、年龄、功能主治、疗程、溶媒、给药剂量、配伍用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儿童用药1例,占0.08%;超功能主治518例,占40.85%;用药疗程不足或疗程过长1205例,占95.03%;溶媒选择不合理9例,占0.71%,单次给药剂量不足549例,占43.30%,超药物浓度420例,占33.12%;配伍不合理97例,占7.6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合理用药情况普遍,建议加强临床规范用药,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作者:郭洪梅;张曼;降凡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52例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各26例.分别实施经肛修补术(对照组)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总量(15.56±3.64)mL、手术时长(25.52±4.48)min、住院天数(5.13±1.12)d、手术总有效率为96.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安全且有效.
作者:郭伟;杨静;朱凤池;于晓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试验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通心络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宋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通过查阅红芪的相关药理作用研究,红芪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存活率下降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红芪多糖作用于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后,能够使多种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从而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一定治疗意义.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就诊并确诊为晚期乳腺癌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治疗,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细胞-2(IL-2)、白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清IL-2、IL-6、TNF-α、IFN-γ 及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治疗,可使IL-2、IL-6、TNF-α、IFN-γ 及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下降,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提高乳腺癌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晓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中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慢性泄泻患者,并按照时间要求对病例进行筛选,确定符合要求的病例数量为86例,随后将这些病例均分成两组,具体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四君子及四神丸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时间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来讲,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来讲,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的角度来讲,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泄泻患者的过程中,中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效果好,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汪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延伸处方是上海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便民服务内容之一.通过调查,了解社区患者延伸处方状况,解决居民患者用药问题,保障患者居家合理使用药物.方法 通过电话方式与延伸处方的患者进行用药后的随访,对患者用药的用法用量、用药依从性、复诊情况、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与对延伸处方的意见.结果 延伸处方的处方人群83% 是60岁以上人群,联用3个以上的药物占70%,注意事项知晓率40%,不良反应发生率12%,99% 的患者剂量使用正确,95% 的患者依从性好.延伸处方患者的好评率为100%.98% 的居民对药剂师的电话随访表示感谢.30% 的患者希望延伸处方的药品品种再丰富一些.结论 延伸处方深受好评,药剂师对用药品种多、年龄大、医药学知识欠缺的患者进行专业指导,从而保证患者居家合理用药.
作者:王伟;邱亚利;施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用药等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因此,药品标准的科学制定与监管对于确保用药安全十分重要.从目前国家药监局开展的药品标准管理工作情况来看,效果还欠理想,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据此提出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不足的相应优化策略.
作者:袁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地佐辛与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对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研究组)行地佐辛与地塞米松联合给药,B组(单一给药组)行地佐辛静脉注射给药,未给予C组(对照组)患者镇痛药物,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追加情况,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镇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单一给药组和对照组;②研究组的烦躁率、镇静满意率、镇静过度率均低于单一给药组和对照组;③研究组的恶心率、呕吐率、镇静药物的追加率均低于单一给药组和对照组,上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与地塞米松的超前镇痛使用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增加术后的镇痛时间,降低使用镇痛药的频率.
作者:宋爱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分析60例婴幼儿尿路感染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2014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尿路感染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合并症、病原菌分布以及治疗、预后等资料,总结发病特点.结果 60例婴幼儿中,女婴占比较高,为63.33%,年龄为1~6个月的占比较高,为46.67%(P<0.05);尿路刺激征、发热及食欲欠佳等都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经常并发肾积水、肾炎等其他疾病;大肠杆菌比较常见;经对症治疗后,51例(85.00%)康复.结论 婴幼儿尿路发生感染后,会出现多种症状,其中1~6个月的女婴患病概率较高,容易引发其他脏器疾病,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后可好转或痊愈.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0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血液检验,将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DW-CV、Hb、MCHC、RDW、MCH、RBC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具有显著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汉英;王录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用于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换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评估氨磺必利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血糖的影响.结果 患者应用氨磺必利12周后,精神症状好转的占23.3%,无明显变化的占76.7%.血糖水平与基线相比降低的占83.3%,其中降至正常的占63.3%,血糖水平变化不明显的占16.7%.结论 氨磺必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可以减轻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血糖增高.
作者:宋丽娜;郭艳红;石少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NF-κB因子、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将28只SD大鼠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即DN组)、正常对照组,DN组14只大鼠置于高脂饲料饲养,正常对照组14只大鼠置于普通饲料饲养.喂养3个月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后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N组大鼠肾组织的caspase-3水平、caspase-1、NLRP3及NF-κB较正常对照组表达显著上升(P<0.05).通过对ASC检测,凋亡因子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NF-κB及ASC在本课题中被证实在糖尿病肾病肾组织中表达上升,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与细胞凋亡可能有关系.
作者:张筠;路素丽;莫美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单纯予以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85%,观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率及血压,且不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妍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治疗组,另外24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为开放治疗组.术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开放治疗组患者,但是血管阻断时间长于开放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对肾肿瘤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迅速,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易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及痰液性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并治疗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湿化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FIiO2(286.66±36.13)mmHg、SaO2(97.43±3.61)% 显著高于对照组(211.59±27.54)mmHg、(92.13±2.8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Ⅰ、Ⅱ、Ⅲ级痰液黏稠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Ⅰ、Ⅱ、Ⅲ级痰液黏稠度比例.结论 高流量湿化吸氧疗法能够为重症肺炎患者提供更加精确、舒适的氧气,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呼吸频率,降低痰液黏稠程度,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林娜;耿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使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吡拉西坦,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ADL评分及MMSE评分.结果 治疗半年后,研究组中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后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牛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并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65,采用谷氨酰胺强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B组(n=65,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前白蛋白(PA)、氮平衡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CD4+、CD4+/CD8+、IgG水平高于B组,而CRP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血清前降钙素(PC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较B组低(P<0.05);治疗后1周、1个月A组QLQ-STO22评分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疗效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泉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住院部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办法,对住院部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进行临床镇痛治疗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部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科室主要集中在骨科、心胸外科、肿瘤科以及疼痛科,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进行镇痛的患者病症主要为骨折以及肿瘤等具有明显慢性疼痛症状的疾病.结论 在临床诊治患有具有明显慢性疼痛症状的疾病患者时,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进行疼痛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明显的超前镇痛效果,也能明显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但用药不合理的现象还需要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注意.
作者:吴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