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兴;瞿红霞
本文就我院用B型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胰腺癌的超声显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李凯炎;高如岳;王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48岁,农民.于2000年9月17日下午2时许,突然发生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反复呕吐数次,吐物为食物及胆汁.经乡卫生院对症治疗无效,于发病后16小时来本院诊治.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38岁.因右上腹胀痛10天来我院就诊.查体,莫非氏征阳性,无黄染.行B超检查:使用TOSHIBA SSA-240A超声检查仪,探头使用3.5MHz扫查,胆囊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切面内径7.2cm×4.4cm,壁粗糙,增厚0.5~0.8cm,于胆囊体部见两个大小分别为2.9cm×2.5cm,2.3cm×2.3cm的囊性无回声区向外凸起并与胆囊相通(图1、2).囊内无异常回声.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多发憩室.后经胆囊造影证实.
作者:苗凤玲;郭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性,78岁.因阴囊内肿物30年,明显增大,局部坠胀不适半年于1996年9月11日入院.外科检查:右侧阴囊内可触及约10cm×8cm大肿物,质硬无压痛,与右侧睾丸关系密切,透光试验阴性.左侧睾丸正常.
作者:于凌云;沙东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飞蚊症是眼科临床上较常见疾病,为研究眼科B超对帮助其诊断有无价值,现将门诊首诊为飞蚊症后,再行眼科B超检查的39例病人做一分析.
作者:石忠鑫;张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对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较典型的声像图改变,均经手术切除脾脏治愈出院.结论:迟发性脾破裂一般不易首诊发现,超声检查对迟发性脾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毛南方;张玉珍;江俊;张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性,25岁.因尿频,有时欲尿不出一年余来诊.B超实时探查,于膀胱三角区右侧输尿管开口处见一圆形囊肿,向膀胱内突起.此囊肿壁菲薄,内为无回声,在射尿前渐膨大,射尿时渐缩小,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变化,囊肿膨大时直径为3.8cm,缩小时直径为2.6cm,同时可见右侧输尿管扩张(内径为1.0cm),囊肿与扩张的输尿管相通,据此诊断为右侧输尿管囊肿(图1),并经膀胱镜检证实.
作者:黄永兴;瞿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性,29岁.因右膝关节疼痛不适7+月,伴肿胀行走困难4+月,于2000年12月14日入院.7月前无任何诱因右膝关节疼痛,尤以长时间行走站立后为甚.无畏寒发热等表现.
作者:徐丽飞;吴大琼;李春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30岁,孕2产1,经常下腹疼痛已两个月,前来就诊.患者于1995年、1999年分别带环一次,第二次带环后,下腹疼痛较重,伴阴道流血,量较多,似月经量,持续6~7天.近两个月经常腹疼,时轻时重.
作者:张慧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81岁.平素无不适.于1997年入我院体检.查体: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莫菲氏征(-).麝浊2单位,谷丙酶22单位.B超示:胆囊大小6.9cm×4.5cm,厚3mm,壁欠光滑,胆囊内见一4.1cm× 2.2cm略强回声光团,表面凹凸不平,基底较宽,无声影,不随体位移动(图1).
作者:张蕾;杨定夫;颜云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儿,男性,10岁.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6天伴尿频3小时来我院就诊,T37.2℃,P100次/min,R22次/min,Bp未测,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心肺(-)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以右下腹为甚,局部未触及明显包块;腹部X光平片无阶梯状液平面,膈下未发现游离气体;化验室血常规:WBC35.9×109/L,HB110g/L,N0.92,L0.08;尿常规:浊度清,颜色黄,WBC0~3/HP,RBC(-),上皮少许,临床以弥漫性腹膜炎待查收住院.
作者:张绍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B超室于2000年度使用B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例,使用仪器为日本SDU400型B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常规右下腹麦氏点处探查,热敏仪记录.
作者:乌云达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26岁,孕28周.超声检查:单胎头位,双顶径8.4cm,胎儿头部无颅骨光环,脑组织全部外露于羊水中,外有完整包膜包裹,探头加压可变形.
作者:边秋平;杨玉亮;李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对4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其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为(2.92±2.65)%,与正常对照组(13.21±1.86)%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明显受损.
作者:林宁;李建卫;张清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69岁.因高血压病史多年来诊.应用东芝6000超声诊断仪查体发现: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走行自然,肝内胆管无扩张,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1.1cm.正常胆囊窝处未探及胆囊回声,而于肝肾间隙探及6.6cm×3.4cm胆囊回声,壁薄光滑,内透声好,其颈部指向胆总管处.嘱患者进脂餐后复查,胆囊体积变小,为4.8cm×3.4cm,胆总管内径变为0.7cm.B超诊断:胆囊异位(图1).
作者:郭秋霞;陈延涛;王春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超检测慢性胆囊炎囊壁厚度对LC的影响程度.方法:对术前B超检测27例慢性胆囊炎囊壁厚度>4mm患者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谨慎地行LC.结果:27例中26例LC获成功,手术成功率96.3%.结论:不宜继续延用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厚>4mm禁忌行LC手术的旧标准.
作者:蒋蓓;高玛丽;董德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孕34周时超声检查提示胎儿盆腔内囊性肿物,于2000年11月14日入院.超声检查:耻上胎头,双顶径9.0cm,脊柱排列整齐,胎心律齐,率139次/分.胎儿股骨长6.6cm,羊水深4.3cm,前壁近宫底位胎盘Ⅱ+.见胎动,胎儿盆腔左侧可探及4.2cm×4.1cm×4.1cm囊性肿物,膀胱受囊性肿物压迫变形.超声诊断:单胎头位孕34周,胎儿盆腔内囊性肿物,见图1.患者要求终止妊娠.经药物引产,分娩出3250克死婴,女婴.尸解病理诊断:左侧卵巢冠囊肿.
作者:张继海;陈玉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状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15例正常人、10例冠心病人、20例左室心肌肥厚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频谱、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冠脉血流频谱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和每分钟流量(Q)无差异,PDV和Q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左室心肌肥厚组PDV和Q明显增加(62.57±23.79cm/s vs 35.80±9.40cm/s,P<0.001;97.92±59.24ml/min vs 46.02±23.11ml/min,P<0.01),Q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负相关(r=-0.49,P<0.01),与肺静脉血流频谱R正相关(r=0.41,P<0.05).结论:左室心肌肥厚患者静息时冠脉血流量增加,可能是心肌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薇;安丰双;魏来临;白晨;钟明;葛志明;季晓平;张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肝肿瘤穿刺活检失败的原因,提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方法:收集1997~2000年间309例肝癌穿刺活检中,首次病理诊断阴性23例(占7.44%),回顾患者的穿刺过程.结果:穿刺针偏离肿瘤13例,标本质量不符合病理要求10例.结论:肿瘤位置过深或近膈面,肝硬化,脏器的退避与呼吸的影响是穿刺针偏离的主要原因;而取材部位的选择是影响标本质量的关键.
作者:范晓明;王海云;吕江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4天,顺产.生后1~2天患儿饮水、饮奶正常.生后24小时有胎粪排出,量与色泽正常.第三天起出现呕吐,不能进食.吐出物为黄绿色,无臭味,且可排少量粪便,颜色正常.查体T36.8度,P110次/分,R24次/分.精神萎糜,腹胀满膨隆.
作者:苗辉;梁树刚;谭威;易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