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婵;王振霞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防癌普查工作普遍开展,乳腺癌扫描及检查的广泛应用,早期乳腺癌发病也能被及时筛查,乳腺癌根治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至今,乳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有效.因此乳腺癌根治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杨宏;侯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ACS患者(ACS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Hcy、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将ACS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上述标志物水平.结果:ACS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 、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的血清Hcy、hsCRP 、IL-6和TNF-α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清Hcy(γ=0.488,P<0.01)、hsCRP(γ=0.396,P<0.01)、IL-6(γ=0.325,P<0.01)和TNF-α(γ=0.524,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Hcy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ACS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余楚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肝胆等)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亦属此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内科常见急重症,其病死率达40%,若不及时止血可危及生命.尤其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再出血的患者,如何迅速有效安全地止血,同时减少手术创伤是关键.近年来应用内镜止血夹止血法具有创伤小、止血速度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确切,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就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施行内镜下治疗40例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危重症婴幼儿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依赖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0例,术后均给予ICU常规护理,经口气管插管通气后产生呼吸机依赖.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脱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脱机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危重症婴幼儿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依赖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长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部分,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形势,护理管理者有必要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日常护理行为中有一些不安全隐患,如护理制度执行不严,工作责任心不强;综合知识水平偏低,专业操作技能不娴熟,服务意差;护患沟通不够,语言修养差;医疗收费不规范,收费项目不清,记录不详;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不规范;病人期望值过高,护士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淡簿;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到位,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
作者:王小丽;闫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飞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医师在院前急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急救网络社会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发展进程中,社区医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为提升院前急救水平,加强社区医师培训显得意义深远.
作者:沈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土豆片联合如意金黄散交替湿敷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2009年32例接受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观察组用土豆片联合金黄散交替湿敷法.对照组采用常规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土豆片联合如意金黄散交替湿敷法对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
作者:甘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减少中老年痛风发作的效果.方法:在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到社区痛风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社区42例中老年痛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给予痛风相关知识、饮食治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随访1年,比较营养健康教育对痛风发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42例中老年痛风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患者痛风年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患者对痛风有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对营养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满意,能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结论: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痛风患者的饮食习惯,依从科学的饮食治疗,明显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食管裂孔疝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手段,结合胃镜检查可确定食管裂孔疝的类型,采用内科或手术治疗可治愈.
作者:詹晓娟;连清娜;戴益琛;陈章兴;谢军培;曾伟;林园园;桑巧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放疗时在进行面网设计与制作中出现幽闭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选择1.认知疗法2.系统脱敏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做头颈部面膜设计与制作进行放疗而首次不能完成的幽闭恐惧症患者,共11例,其中9例为首次头颈部放疗患者,另外2例为外院放疗时不能完成而来笔者所在医院放疗,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改善加速器室的环境及陪护条件等,90.9%(10/11)的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例放弃治疗.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在头颈部放疗时营造轻松温馨的环境以及加强心理护理,可以使绝大多数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治疗,对预防幽闭恐惧症的产生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马琳;焦妙蕊;杜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86岁.因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半月来院就诊.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镜下红细胞(++++),未见管型,脓球,白细胞.超声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未见占位性病变及结石.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过度充盈,壁欠光滑,于膀胱右后壁见一大小约6.16*3.43cm囊性无回声区与膀胱相通,通道口宽约0.92cm,其内见一大小约4.43*2.52cm的团状类强回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基底部宽大,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CDFI示类强回声肿块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排尿后,膀胱中度充盈,囊腔未见明显缩小.前列腺5.0cm*3.7cm*4.7cm,内腺前后径3.1cm.
作者:郑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8例(34.61%),好转27例(51.92%),无效2例(3.85%),死亡5例(9.61%).死亡的5例中,出血卒中4例,缺血卒中1例,多死于心律失常及心衰、感染、脑疝;结论:早期控制高血压对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志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提出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本组数据,根据对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护理下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例死亡,5例好转,26例治愈,治愈率81.3%.讨论:分析下肢血栓的形成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
作者:张盛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规范护理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重要环节.如何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余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周围软组织水肿压迫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血管硬化.患者颈项僵硬、头痛、头昏、耳鸣、健忘、胸闷、心烦等症状;还有一些类型颈椎病压迫神经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瘫痪.常见的颈椎病都伴有脑血管疾病状态,如果颈椎病不断加重,会导致头、颈、肩、腰等相关的疾病.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祖国医学历代文献中虽无专篇论述,但在痛经、症瘕、不孕以及月经失调等病篇多有涉及.我结合临床实践的粗浅体会,对其病机证治作一初探.女性正常月经是天癸、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的产物,是胞宫藏泻功能的生理表现.平时期藏而不泻,月经期泻而不藏,定时将经血排出体外.若妇女经期、产后失于调摄,或伤于多产、房劳、堕胎,或因某些先天缺陷,或医者手术不慎等因素均可邪乘虚而入,导致冲任损伤及胞宫的藏泻功能异常.月经期经血虽有所泻,但不循道而行,部分经血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逆行,以致离经之血蓄积盆腔而成瘀血,血瘀日久又可致症瘕包块,而积瘀日久更伤肾气,肾亏冲任不足,胞宫盈溢失司,则月经失调.
作者:梁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产科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面临着纷繁多元化的职业危害,其中被各种污染的针刺伤尤为常见.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组织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并可以导致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从而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险的主要种类.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艾滋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医院恰恰是这些传染疾病的集聚地.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任务,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护士被针刺伤.现就针刺伤容易发生的环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原则介绍如下.
作者:陈明;商卫娟;张燕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临床治疗中责任制护理与功能制护理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2年5月-2012年6月间,将我科(综合内科)90例病人,进行随机分成两组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甲组患者45例,为责任制护理组;乙组患者45例,为功能制护理组.结果:经过2个月的临床护理,责任制护理组的45例病人中,3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得以减轻,总有效率为75.6%.而功能制护理组45例,17例患者状明显好转或得以减轻,总有效率为37.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责任制护理的实施,可以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亲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成效;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加快了患者病情的恢复,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并分析老年患者(年龄>60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n=80)与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n=70)以及中青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n=75)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但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要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老年患者安全且效果良好,应成为老年患者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但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手术时机和技巧的把握.
作者: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的特点及急救复苏效果.方法:对院前和院内转运途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心搏骤停病例共23例,其中院前转运组11例,院内转运组12例,转运过程中发生心搏骤停的常见病因有严重多发伤、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左心衰竭.可能的诱因是病人的体位改变、呼吸道梗阻和供氧流量的变化.院前转运组复苏成功率低于院内转运组.结论:转运前、转运中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和围心搏骤停期患者,除去诱因,果断地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红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