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运过程中心搏骤停23例复苏效果分析

周红超

关键词: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转运
摘要:目的:探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的特点及急救复苏效果.方法:对院前和院内转运途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心搏骤停病例共23例,其中院前转运组11例,院内转运组12例,转运过程中发生心搏骤停的常见病因有严重多发伤、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左心衰竭.可能的诱因是病人的体位改变、呼吸道梗阻和供氧流量的变化.院前转运组复苏成功率低于院内转运组.结论:转运前、转运中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和围心搏骤停期患者,除去诱因,果断地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老年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中风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4例老年中风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处理和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分,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124例患者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后,肢体活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Barthel指数较实施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可帮助中风老年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采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应用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34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出院时仅3例留存轻度抑郁,其他患者的抑郁障碍均被清除,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倩云;卓少贤;利春玲;罗丹;卢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喷拭云南白药气雾剂创面自燃一例的报道

    云南白药气雾剂在生活中已被老百姓广泛使用,它主要的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酸痛及风湿疼痛.但人体喷拭气雾剂后引起喷药部位发生自燃,导致烧伤的实属罕见;于2012年2月21日我院收治一位因喷拭云南白药气雾剂引起人体自燃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秀花;邢莹;吕西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乳腺癌根治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防癌普查工作普遍开展,乳腺癌扫描及检查的广泛应用,早期乳腺癌发病也能被及时筛查,乳腺癌根治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至今,乳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有效.因此乳腺癌根治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杨宏;侯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处于康复期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处于康复期的骨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处于康复期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胡丹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不仅严重的影响医疗安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同时也阻碍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了解当今的医院感染现状,解决问题,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曾秀凤;方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10名儿童保健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检验培训前后儿童保健人员执业能力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保健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讲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讲解、仪器操作、人际交流、环境条件的满意度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执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并且满意度明显改善,这为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陈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进展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传统方法治疗均不能达到理想效果,3/4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1].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做好溶栓护理观察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现2009年1月年脑梗死溶栓的护理经验及进展报告如下.

    作者:危雪芳;梁武盟;吴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川崎病误诊为颅内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KD)误诊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提高对KD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临床诊断KD提供帮助.方法:在280例KD中,对早期误诊为颅内感染的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的原因.确诊为KD后即给以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结果:280例KD中误诊为病毒性脑炎9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21例.30例患者分别在入院后2~16天确诊,平均8.34天,30例病人均临床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4±5天.结论:KD由于早期为非特异性发热为主,易被误诊为一些感染性疾病,若合并脑脊液细胞数增高等表现易被误诊为颅内感染.

    作者:秦清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佳时机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应用,总结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方法:采用我院近三年来总结出的一套完善而有效的抢救方案,并以此方案对21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结果:198例患儿在未做气管插管情况下恢复自主呼吸、心率大于100次、皮肤红润,肌张力反应好,所有成活病例无1例因脑缺氧过久而出现中枢神经损伤等后遗症.结论:采取有效助产技术与及时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做到早判断、早评估,发扬团队协作能力,抢救时灵活对症,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贾世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探索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综合护理措施.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30例此类患者均采用垫枕、心理饮食、并发症防治及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腰椎功能基本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薛清;姜晓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静脉输液在20世纪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现在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直接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抢救危重病人和常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控制好输液速度,对于充分利用药效,促使患者病情康复意义重大.但在临床上,实际输液速度与标准输液速度有差异.输液速度过慢影响药物疗效,过快可引起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或其他严重后果,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

    作者:陈晓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应重视照片档案的管理

    照片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在记录历史反映客观事物方面有着文字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历史记录的一种独特手段,它能够以其特殊的形式、独特的风格能免反映出医院的悠久历史、重大变革、重要人物的历史面貌、甚至能够为避免医疗纠纷提供重要证据.

    作者:孙金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治疗前、治疗48周和96周给予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进行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差别.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系统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知识的认知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从医的依从性,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持续性.结论:规范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抗病毒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HBV病毒得到持久而有效的控制,减少擅自停药而引起的病毒复制增加、耐药的发生,甚至导致肝病的加重,从而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痛经患者的行为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女性行经期引起或加重痛经的行为因素,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女性行经期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根据所有参与者有无经前和经期行为因素改变,主要包括饮食、保暖、压力、经期卫生和运动等方面引发痛经时的痛经程度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痛经患者717人,而痛经患者中因为个人行为因素的改变而引发或加重痛经的人614人,占85.6%,可见行为因素直接影响女性月经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丽;陈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置管输液通路中免接肝素帽与头皮针以防治导管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规范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护理程序,为科研、教学提供系统资料.方法:将96例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输液通路中置管末端连接肝素帽,输液以一次性头皮针连接肝素帽后胶膏八字形固定;实验组弃去肝素帽与一次性头皮针直接连接.如连接输液三通亦遵循此原则.结果:实验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输液通路中免接肝素帽与头皮针明显降低导管感染风险.

    作者:高媛媛;周瑞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例密盖息过敏病员的护理体会

    密盖息的活性成份为鲑鱼降钙素,它具有调节钙的代谢,能显著降低高周转性骨病的骨钙丢失,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刺激成骨细胞的形成及其活性,95%药物经肾排泄,2%以原型排泄,是结合型蛋白,具有持续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临床上过敏反应较少见,我科曾有1例密盖息所致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过敏反应未造成较大的影响.

    作者:庄景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领导干部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领导干部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5例中年在职领导干部的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治疗.结果:治疗3 个月后,25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依从性良好,无一例中断治疗,治疗期间25例患者有1 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无1 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不达标的中年在职领导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联合治疗,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依从性好,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黎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期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实施孕期乳房按摩来改善乳房缺乳问题,提早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在我院顺产分娩前接受过孕期乳房按摩的孕妇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顺产分娩未曾接受过孕期乳房按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的孕妇在36周始每天进行乳房按摩1次,37周后做乳头按摩.对照组不作乳房、乳头按摩.观察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分娩一周内奶胀发生率,产后42天乳腺炎的发生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时间早,乳汁分泌量多,奶胀、乳腺炎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高(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产前教育,孕期实施乳房按摩能使泌乳时间,泌乳量达到理想要求,乳房并发症低,纯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

    作者:谢爱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烧伤并发化脓性关节炎1例

    1病例报告男性患儿,4岁11个月,维吾尔族,主因右颈部、右上肢开水烫伤6天,多关节肿痛、发热3天于2012年2月10日入院.3天前患儿于外院治疗过程中出现创面化脓,多个关节肿痛伴发热,继续治疗无缓解遂转来我院.入院时患儿精神、食欲不佳,体温38.5℃,二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