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后复苏期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与对策

金燕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 复苏期, 恢复期患者, 护理问题, 麻醉恢复室, 术后并发症, 观察及护理, 医护人员, 循环机能, 稳定状态, 生命体征, 气管阻塞, 麻醉风险, 患者安全, 护理质量, 阻滞药, 麻醉药, 肌松药, 保护性, 通气
摘要:麻醉恢复期患者,由于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气管阻塞、通气、换气不足,或循环机能不稳定,呕吐、误吸、躁动等并发症,使麻醉风险大大增加.为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回到病房,是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麻醉恢复期患者继续进行严密观察和检测,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的场所.为了更好地提高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质量,现将我科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结果:经过治疗后68例患者中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治疗有63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5例.结论: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继发出现癫痫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可以保证对该类患者在发病的早期进行准确的诊断,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性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作者:张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共享社会资源,拓展社区健康教育新路子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健康教育的新路子,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多方面资源,开展多方位的健康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长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磺胺过敏史患者静滴血栓通、血塞通致严重皮疹2例

    注射用血栓通、血塞通(冻干)的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主要包含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三七总皂苷可增强脑血流量,冠状血流量和毛细血管的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能直接或间接地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还有抗氧化酶类的功能,对组织缺氧和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管通透性增加.[1]活血祛瘀,通脉活络[2].我院康复医学科将此药广泛用于颈腰椎病、偏瘫患者的治疗.疗效很好,有关不良反应报道较少[3].说明书中的不良事件为:偶见有皮疹[4].但我科有2例有磺胺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了该药后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

    作者:都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改扩建工程管理重要性浅析

    企业医院在改扩建规划时,由于缺乏建设规划和资金投入的自主权,在基础建设上缺少超前(具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造成未来的见缝插针.建设与规划上的短视、设计缺陷和结构的不合宜性导致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这就要求医院决策者和建设工程管理者,在医院改扩建规划中要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选择较为科学的建设方案,为医院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留有空间

    作者:梅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激反应的观察

    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a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改善手术期神经血管稳定性等药理作用.我院将右美托咪定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以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召升;邢君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浅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医院运行机制的转变,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特别是详细制订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各方面标准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地模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而是根据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因此,在建设医院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系统前,医院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建立医院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系统的过程,应是医院自身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规范的过程.

    作者:江克松;胡斌;宋玲玲;李文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89例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的佳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平片修复方法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山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9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平片修复方法修补术,一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山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期限以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期限上,平片修补术明显优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山修补术,P<0.05.在并发症的患病比例上,平片修复方法的效果也明显优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山修补术.方法,P<0.05.结论:平片修复方法在手术时间、住院期限、并发症发病率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雪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喷洒止血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25-82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共1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结果:急诊内镜治疗组止血率为96.9%,普通对照组止血率为80.0%,差异显著 (P<0.01).结论:内镜喷洒止血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张华;刘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从高职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及建议

    针对高职院校高职生进行心理压力(思想状态)问卷调查后,发现心理压力与学生表现出的诸多思想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给出了解决此问题的若干措施,希望通过减轻学生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而缓解其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各样思想问题.

    作者:马淑红;李惠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9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97例,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结果:经治疗显效49例,有效45例,无效3例.结论: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髋部术后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张尊旭;王会超;代彦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针刺加吗啡治疗肺癌晚期疼痛疗效观察

    针刺加吗啡治疗肺癌晚期疼痛患者30例,与单纯肌注吗啡30例患者比较.结果针刺加吗啡组(治疗组)在止痛方面、减少吗啡用量方面及减少吗啡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吗啡组(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

    作者:刘伟基;要金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留置尿管获得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异常和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1].留置导尿管易导致尿路感染,这已形成共识,并成为世界性难题.有研究表明[2-3]医院获得的感染中40%为尿路感染,其中又有17%以上与留置尿管有关,置导尿管3~2ld,患者菌尿发生率按每日5%递增.有文献报道,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几乎l00%发生菌尿[4].尿路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本文针对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护理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56例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对11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不良作用以及实验室变化.结果: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且不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结论: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合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既可以减少用药量,减少相应不良作用,又可增加降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肝胆等)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亦属此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内科常见急重症,其病死率达40%,若不及时止血可危及生命.尤其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再出血的患者,如何迅速有效安全地止血,同时减少手术创伤是关键.近年来应用内镜止血夹止血法具有创伤小、止血速度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确切,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就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施行内镜下治疗40例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估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及不同手术时机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共收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24小时)和延期组(>24小时)各45例;所有病人登记临床资料、近期GOS 和远期ADL评分.结果:早期手术组近期(1月)GCS评分和远期(6-12月)ADL评分均高于延期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朱远国;王荣生;胡成弟;胡光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颈椎2、3骨折及左股骨髁上骨折一例报告,讨论术后治疗护理与康复

    患者颈椎2,3骨折及左股骨髁上骨折,取卧位用两沙袋固定制动头颈,在外地医院已行禁食禁水、心电监护等各项指标的观察,结果基本情况良好,行颅牵引一天,次日取卧位用两沙袋固定制动头颈、左股骨髁上骨折处打石膏,脚上备有留置针,由救护车从外地15个小时护送至本院.由急诊入院后, 去除左股骨髁上骨折处石膏,而对其行骨牵引.

    作者:李红芬;平国强;唐锦玲;李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情境教学法在小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初步评价情境教学法在小儿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011年在我科实习的27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011年~2012年实习的31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护生对情景教学法的评价、病人满意度、护生在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表达沟通能力提高及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方面,实验组护生评价高于对照组;在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技能操作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护生的实习兴趣,提高其沟通能力与护理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作者:苏红革;吴学军;贾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工作中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

    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物质及高薪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护士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职业群体,她们与患者接触密切,既担负技术工作,又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但护士对职业职业中危害及潜在的危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报道,职业损伤护士发生率高于医生,医生损伤率高于医技人员,护士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为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笔者通过对护理工作中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及防护措施进行探讨,供同仁借鉴.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实验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微粒的来源及相关因素,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一次性侧孔针注射器、一次性斜面针注射器在治疗室环境及净化操作台上,在加药与不加药条件下逐瓶检验计数微粒数,每组各50例比较产生的微粒数,观察何种情况可减少微粒的产生.结果:在治疗室环境下穿刺瓶塞可明显增加液体中微粒数(P<0.01),同时加药可导致微粒数激增(P<0.01).而在净化操作台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在相同情况下,侧孔针注射器穿刺瓶塞可减少橡胶塞微粒的产生(P< 0.01).结论:采用侧孔针注射器溶药、加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斜面针注射器,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中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操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孙应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阴式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宫颈癌的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式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分别对28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42例宫颈癌组进行经阴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的对比.结果:宫颈癌组与对照组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比较,宫颈癌的前后径与左右径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肿块形态不规则,呈中低回声,其内可见散在的强回声光点;并且宫颈癌组的血流信号显著增多.结论:经阴式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宫颈癌的分期及向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作者:薛卉;王育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