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冠心病并抑郁症效果的研究

罗先虎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 冠心病, 抑郁症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并抑郁症患者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后效果研究.方法:选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舒肝解郁胶囊治疗2月,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2月,以汉密尔抑郁顿量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表,观察其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舒肝解郁胶囊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冠心病并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时间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时间与疗效关系.方法: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足月、适于胎龄儿均于生后12--24小时确诊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患儿28 例.分别于确诊后30分钟、1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予开始应用西地那非,48小时观察疗效.结果:确诊后开始应用西地那非30分钟与1小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0分钟、12小时、24小时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12小时、24小时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闫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神经外科由于住院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病残率高,意外突发事件多,增加了护理风险.如何有效的回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防止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护患纠纷的产生,不仅给病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并造成病人对整体护理队伍的不信任,这对发展护理事业、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为了减少护理风险的产生,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发生风险的原因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

    作者:武琳玲;陈敏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2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体会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婴儿,其主要病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临床以咳嗽、喘憋、缺氧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且易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治疗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敖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处理

    霉菌性阴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炎性改变,霉菌性阴道炎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目前明显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在妊娠患者中较为多发.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通常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瘙痒,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发红和水肿,表皮变化也多种多样,可成群发生水疱丘疹,也可形成湿疹状糜烂,还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脓疱,严重时发生溃疡、外阴疼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由于妊娠期雌激素水平明显增高,造成阴道菌群失调,念珠菌生长,进而更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发生率高达15%左右 .对于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必须及时,否则可能导致新生儿真菌性皮炎或鹅口疮等.本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50例采用妇洁洗液冲洗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德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心绞痛疗效临床比较的回顾性病历研究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自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住院治疗期间,使用丹红注射液或者舒血宁注射液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丹红注射液组65例,舒血宁组66例.结果:两药均可改变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89.39%,舒血宁注射液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对心电图的改变总有效率分别为73.85%和74.24%,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组在治疗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邴雅珺;孙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和影响

    目的:观察美洛昔康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药物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1.将选取的美洛昔康(勃林格殷格翰公司,15mg/d),疗程6周,治疗6周后随访2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评价.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病人治疗前后血清中IL-1、TNF-α、TGF-β和IGF-1的水平的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膝关节评分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2.IL-1、TNF-α、TGF-β和IGF-1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美洛昔康可能是通过抑制相关免疫因子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睾丸扭转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诊断睾丸扭转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经院外科手术证实的18例睾丸扭转的患者.结果:本组18例睾丸扭转的患者中有14例为睾丸鞘膜内扭转,超声诊断符合率100%;4例为睾丸鞘膜外扭转,误诊2例,符合率为50%.结论: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睾丸扭转时可以观察到扭转时的结节回声和睾丸血供改变情况等,依据客观可靠,应做为首选诊断检查项目.

    作者:姚春梅;高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易跌倒原因分析和对策

    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较普遍,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不但有生理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并且大部分存在有机体病理因素,如此极大提高了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几率.进行依照病患跌倒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刘珍;庄凤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龄老人食用松花蛋致哮喘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离休干部,主要疾病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冠脉支架植入术后;2、脑梗塞(陈旧性);3、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4、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前列腺增生;6、白内障;7、眼底黄斑病变(双);8、耳源性眩晕;9、痛风.

    作者:刘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

    目的:就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思考其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与病死率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36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有血栓栓塞患者36人,女14例,男22例,平均年龄58岁,全面统计这些血栓病例,开展研究.结果:血栓栓塞患者36人全部死亡.而死亡的36例患者中出现肺栓塞疾病的患者4人,占36例死亡患者中的11.11%.结论:对于骨科中那些下肢创伤患者,特别是具备肥胖、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有效地防止这些患者形成肺栓塞和血栓栓塞,而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手段始终都是预防为主的方针.

    作者:王仕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中晚期血清C反应蛋白预测妊娠糖尿病的研究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预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价值.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484名早孕妇女CRP浓度,进行前瞻性研究,并追踪至孕中晚期,根据孕中晚期75g糖耐量结果分为GDM组,选取年龄、孕周相同的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间孕中晚期的CRP浓度、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析.结果:GDM的发生率为4.5%.作单因素分析时GDM组与非糖尿病组在年龄、孕前BMI、孕中晚期CRP有显著性差异,当校正年龄、孕前BMI时,GDM与妊娠中晚期CRP水平的高低有统计学意义,孕前BMI是决定母体CRP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孕中晚期血清CRP水平高低对GDM有预测价值.

    作者:陈素丽;龚林;朱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患者肌肉注射方法临床探讨

    目的:正确掌握不同患者肌肉注射方法,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吸收,减轻肌肉注射后的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100例肌肉注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肌肉注射方法,实验组给予不同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1)肥胖患者;(2)儿童和消瘦患者;(3)水肿患者;(4)保胎孕妇和不孕患者;(5)性病患者;(6)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7)其他(如大面积烧伤皮炎患者).结果:2组方法肌肉注射患者在疼痛程度和局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实验组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不同患者肌肉注射只要正确掌握适合于疾病的相应方法,就能避免局部不良反应,有利于药液的充分吸收,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友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入住我科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症状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是减轻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素卿;黄水英;巫织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饮食控制对艾滋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饮食控制对艾滋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如何减轻艾滋病HAART后出现的高脂血症,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研究共收集45例艾滋病高脂血症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发放高脂血症膳食控制方案,在纳入前和纳入8周后分别检测血清TC、TG、LDL-C和HDL-C,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比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血清TC、TG均降低,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LDL-C、HDL-C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对艾滋病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可以降低患者TG、TC,而血清LDL-C、HDL-C的变化不明显.综上可见,饮食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艾滋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可以作为临床控制血脂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丁红云;李鹏宇;郭会军;刘静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可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也不能完全纠正慢性肾衰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以致影响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心理护理是透析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可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血液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孝杰;马翠侠;白建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清瘦素和IG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瘦素、IGF-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 -1β、IL -6 和IL -8 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较高,治疗后尽管降低了,但仍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尽管升高了,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TNF-α、IL-1β、IL-6和IL-8等各种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2周后,除IL-8外其他各种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与正常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治疗后的IL-8水平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0.664,P<0.01),IGF-1与TNF-α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而IGF-1水平明显降低,两者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叶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例肺部感染并II型呼衰患者长期应用呼吸机的护理及体会

    报道1例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长达500多天的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集中在呼吸机的应用及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本例住院共519天,住院期间呼吸机辅助通气运转良好无脱管发生,无压疮,无护理不良事件,患者配合良好心态积极,,通过间歇脱管训练,后脱机成功,但因未注重早期功能锻炼而致四肢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采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从初心理上减轻或解除病人对静脉抽血注射病的好转、痊愈和所产生的恐惧感.方法:根据采血前、抽采中、采血后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的心理护理.使病人由惧怕抽血到欣然面对,敢于接受.结果:经过心理护理的实施,病人在心理和生理健康知识方面有所增进,同时护士掌握病人心理状态,对其进行个体化的整体护理,以满足病人个体化需求.结论:在抽血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以同感心的沟通以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以达到心理护理的佳效果,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不再惧怕静脉抽血.同时指导患者保持放松状态,给予积极的配合,顺利采血进行化验.

    作者:童述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腰大池外持续引流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够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展红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21例228只眼角膜异物取出术的术式选择在临床上应用报告

    2005-2011年7年间,临床资料完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医与收住院19476人次,其中男性9934人,女性9542人.7年间从本组19476例,进行筛选,收治角膜异物与手术,共筛选出221例,占11.4%,228只眼角膜异物.角膜异物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通过资料显示,现逐年有增加患病趋势,目前急需高度重视,要广泛宣传,及早就医,有效手术等措施,保护角膜,提高视力,现报告如下:

    作者:印全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