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武琳玲;陈敏娥

关键词: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摘要: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神经外科由于住院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病残率高,意外突发事件多,增加了护理风险.如何有效的回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防止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护患纠纷的产生,不仅给病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并造成病人对整体护理队伍的不信任,这对发展护理事业、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为了减少护理风险的产生,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发生风险的原因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工作方法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量控质又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管理的难点.根据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工作方法,分别从护士管理、分类管理、分工负责、分时管理、护士长轮班质控、跟班、护士长夜查房、各科自行管理、强化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抓住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通过不断地改进质量控质工作方法,及时修改服务工作流程,从制度上杜绝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邵利云;杜淑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室速行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2012年6月成功为一例恶性心律失常伴发室速患者进行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手术,也是我院第一例ICD起搏器植入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应用头孢曲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妇幼保健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共收治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63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给予氟哌酸进行治疗.对所有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粪培养结果转阴时间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粪培养结果转阴时间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临床疗效及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应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能在具有较优秀临床疗效的同时,安全且不良反应甚微.头孢曲松不适为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技能实验整合前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将多门课程的实验部分优化组合成<临床护理技术>一门课程,转变了护理教师实验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成绩.方法:选取章节按班级一个按原来形式进行,另一个将课程整合后进行.结果:实施组无论在学习兴趣上还是在学习成绩上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整合后变成考试课后,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李桂玲;张英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

    对4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提出其护理重点是密切监测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及用药护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

    目的:就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思考其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与病死率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36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有血栓栓塞患者36人,女14例,男22例,平均年龄58岁,全面统计这些血栓病例,开展研究.结果:血栓栓塞患者36人全部死亡.而死亡的36例患者中出现肺栓塞疾病的患者4人,占36例死亡患者中的11.11%.结论:对于骨科中那些下肢创伤患者,特别是具备肥胖、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有效地防止这些患者形成肺栓塞和血栓栓塞,而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手段始终都是预防为主的方针.

    作者:王仕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髋关节镜治疗髋臼盂唇损伤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应用髋关节镜治疗髋臼盂唇损伤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髋关节镜治疗髋臼盂唇损伤13 例16髋的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3 例16髋病人均顺利度过手术,术中未发生与护理配合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减轻,延缓病情的发展,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髋关节镜对于原因不明的髋痛如髋关节撞击征、髋臼盂唇、髋臼软骨损伤以及关节内增生、肥厚、充血水肿的滑膜组织等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而规范化的手术护理配合在整个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荣惠;李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1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由75.94%上升到96.20%.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婕;孙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极低体重儿管理中的实践

    通过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认为循证管理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方法:我们通过应用循证护理30例VLBWI进行合理的保暖,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减少呼吸暂停的诱因,适当的喂养方式和合理的营养支持缩短了从插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的时间,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提高VLBWI的生存质量.结果:本组30例VLBWI通过有效应用循证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无一例因喂养及体温的改变等因素而发生呼吸暂停,通过抚触,促进了VLBWI的生长发育.

    作者:黎婷;梁凤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采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应用系统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34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出院时仅3例留存轻度抑郁,其他患者的抑郁障碍均被清除,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倩云;卓少贤;利春玲;罗丹;卢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10年梧州市部份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小学生营养水平,掌握学生的贫血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中小学生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梧州市1274名中小学生中低血红蛋白学生175人,总贫血率为13.74%;高于同期进行的广西地区9个县区11所县级中小学贫血总检出率(8.87%);低于贺州市富川县检出率(16.52%);与贺州市的黄姚、玉林市的容县、南宁市的上林县检出率相近.男女生贫血率分别为10.26%和16.97%,女生贫血率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χ2=12.08,P<0.001);小学生贫血率为18.60%,中学生贫血率为7.18%,小学生贫血率高于中学生,差异也有显著性χ2=34.31,P<0.001);各年龄组之间贫血率存在一定差异,以低年龄组为高,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梧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现象较普遍,低血红蛋白对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治贫血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郭永强;卢家友;彭美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部卒中误诊卵巢黄体破裂一例

    腹部卒中在临床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急腹症,是指腹腔内或腹膜后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腹内出血,以骤然发作的腹痛及低血容量休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腹症[1,2].其诊断困难、病死率高,90年代以前国内报道较少,不完全统计约60例,近年来国内报道渐渐增多,说明腹部卒中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现将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佐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熵信息评估

    目的:通过血象光电定位(点)扫描检测系统或目测评估系统和相应的软件,依据血象吸光度An∝In W-1和血象纤维网变异系数KFn的评估求出血象各环层血熵评估系数KRn、熵比Rsn、熵浓度Nsn、熵浓度差ΔNsn、总熵度δR和总谐度rR,并建立反映机体整体及各系统组织相关健康信息评估.其中:n为血象由外而内所划分同心圆的环层序数(1~8).方法:随机抽样1000例体检资料,以病史疾患阳性率为基准,进行血熵评估和其他相关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从而反映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比对.结果:血熵信息评估中各项检测的低灵敏度>61%,低特异性>77%.结论:血熵信息评估为机体的检测和评估创建了一种整体上有效的健康信息反映方法.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分泌疾病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全面分析内分泌疾病误诊的原因,提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4例误诊的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误诊的24例内分泌疾病病例中,3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嗜铬细胞瘤、1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内分泌疾病多因症状多且复杂,不能明确科室进行,造成了误诊误治.结论:内分泌相关科室的医师应该多关注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率,在诊断过程中,应详细了解病人的临床特征,区分各症状的不同与联系提高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李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口服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服中毒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降低再次中毒的发生率.方法:利用一般资料评估表及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总结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口服中毒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措施.结果:224例口服中毒患者无一例再次自杀或误服中毒.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使自杀性服毒者,增强社会适应性,防止再度自杀.误服及用药不当者,增强医嘱依从性,减少及杜绝再次中毒的发生.

    作者:张会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足下垂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患者足下垂疗效,以减少患者后遗症,充分发挥足部残余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人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后采用整体化,系统化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两组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出院一个月及出院三个月后进行简化福格尔---迈耶(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Fugl-Meyer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多为轻度功能障碍和痊愈,对照组为轻度~中度功能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一个月后及出院三个月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定大部分恢复到轻度功能障碍以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踝关节背伸活动时拮抗肌的痉挛,增强胫前肌肌力,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促进足下垂的恢复,进而加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75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作用.方法:对7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或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结果:经治疗本组7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中出血量50~200 毫升,平均(100±10.5)毫升,手术时间40~120 分钟,平均(60±3.9)分钟,术后24小时离床活动;20~48小时肠道功能逐渐恢复,3~6 天停止胃肠减压,平均(3±0.4)天,平均住院7~10天.结论:尽快确诊并积极手术,是治疗急性穿孔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疗效好,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印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3例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对5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全部采用点滴式药物保留灌肠的观察,并对其实施相应的心理、饮食及灌肠的护理.结果:53例患者治愈4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应的护理,高了治愈率,减少复发.

    作者:周广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预防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目的预防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干预组骨科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系统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重点强调预防,通过综合评估骨科术后患者,确定高危人群,预见性的从患者的饮食、体位、功能锻炼、药物应用等多方面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DVT发病率比较,干预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系统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骨科术后患者DVT的发病率.

    作者:丁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血管病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使其达到规律治疗,坚持恢复期锻炼,使康复期生活质量提高.方法:选择前一年度106例病例进行对照,针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指导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年度冶愈率76.8%比前一年度冶愈率67%,提高了9.8%,死亡率下降了1.29%.结论:通过对脑血管病健康教育治愈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作者:董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