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畅;刘慧松;辛雪琳
目的:观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79.1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西韶;李碧云;韩劲草;黄霖;张学文;赖莉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泰宁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显效36例,占79.55%,有效8例,占18.18%,无效1例,占2.27%,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44例患者中,显效10例,占22.72%,有效26例,占59.09%,无效9例,占18.18%,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对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陕全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我科的住院患者大部分是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因素可出现很多症状、甚至引起严重后果;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及相关因素如何防范,提高护理质量;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全力合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作者:常亚男;刘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高压氧对脑梗塞脑血流改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44例脑梗塞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前及治疗10~30天后取仰卧位,经颞窗分别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取俯卧位,经枕窗探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记录并对比分析脑血管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ean、PI、RI) 等改变.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高压氧治疗能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临床恢复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明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气流受限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1].研究发现[2-3],COPD患者90%以上是老年人,且急性发作期营养不良率接近50%以上.营养状况是COPD不依赖肺功能存在的独立因子[4].据报道[5],单纯使用肠外营养( P N) 并发症发生率高, 维持营养状态效果差 , 而肠内营养(EN) 的实施又因病人肠道运动、消化及吸收功能改变受到限制.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而言,应用肠外和肠内续贯营养支持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营养治疗途径.
作者:顾景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MODS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动态变化与预后的情况,以指导治疗和护理.方法:分析68例MODS危重患者入ICU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并将其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结果:乳酸值升高的MODS危重患者与乳酸值逐渐降低至正常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MODS患者血乳酸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以选择适当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了MODS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素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检测梅毒螺旋体病毒的三种不同方法的各自优劣势.方法:选取1304例患者,均同时对梅毒螺旋体的3种化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检查(梅毒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共3种),统计分析所得各项数据.结果:1304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梅毒阳性者41例,阴性者1263例;经ELISA方法化验检查,阳性者共39例,10例假阳性者,6例呈现假阴性;经TPPA 方法化验检查,阳性者共40例,无假阳性者(0例),3例呈现假阴性;经TRUST 方法化验检查,阳性者共17例,9例假阳性者,51例呈现假阴性.结论:梅毒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与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可互补不足,联合应用可提高梅毒螺旋体的检出率,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以排除假阳性进行确诊.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子宫平滑肌瘤(leiomyoma,LM)患者进行分组,妊娠组、非孕育龄组及绝经组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探讨雌、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对213例子宫平滑肌瘤标本的组织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理组织学分型与患者妊娠及年龄的关系.结果:213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妊娠42例,合并变性26例;非妊娠171例,合并变性9例.妊娠变性率高于非妊娠者(26/42与9/171,P <0.01).绝经患者20例,6例合并子宫内膜病变;非绝经患者193例,21例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绝经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率较非绝经者高(6/20与21/193,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肌瘤易发生变性及核分裂活跃,绝经患者更易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对绝经后妇女合并肌瘤者应常规术前诊刮.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促生长主要因素.
作者:王善伟;张润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增高,医疗器械的不断人性化及完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提高留置针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卢雨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定时定量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180例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90例,特殊护理组90例,分别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特殊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 ml,引起呛咳并及时吸痰.结果:特殊护理组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有1例形成痰痂,但无生命危险.结论: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时,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 ml,可以有效地预防痰痂的形成,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童洪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通过医护人员耐心倾听、细心服务等与受检者在健康体检中有效的沟通,帮助受检者及早消除身体安全隐患,缓解医检紧张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发生,为受检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云南白药气雾剂在生活中已被老百姓广泛使用,它主要的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酸痛及风湿疼痛.但人体喷拭气雾剂后引起喷药部位发生自燃,导致烧伤的实属罕见;于2012年2月21日我院收治一位因喷拭云南白药气雾剂引起人体自燃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秀花;邢莹;吕西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婚前保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技术性很强的保健工作,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出生人口素质,因此做好婚前保健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自2009年8月开始正式启动婚姻登记与婚前检查一站式服务.下面就我区近年来的婚检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提高婚检率和婚检质量.
作者:魏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骨折病人大多数是突然遭受暴力或间接暴力、创伤,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甚至有生命危险,常常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和烦躁得矛盾情绪.针对骨折病人的这些心里,则对解除病人得疾苦,缩短病程有较大帮助.现就对病人实施心里护理得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连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疼痛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疼痛科采用神经阻滞方法治疗了许多用传统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充分准备,小心操作,密切观察是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休克患者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采集血气成功率、时间、血肿发生率.方法:将82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股动脉穿刺组(A组)42例和桡动脉穿刺组(B组)4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使用BD公司生产的注射器进行动脉血气采集.采集动脉血气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总耗时间、血肿发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A组为98%,B组为70%(P<0.05);操作总耗时A组平均2min,B组平均8min(P<0.05);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A组为10%,B组为8%(P﹥0.05).结论:休克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股动脉穿刺比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可以优先选择股动脉穿刺
作者:李雪松;张朝贵;钟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后头痛的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分析一般护理及不同性质的头痛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论:采用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和组成部分.
作者:刘巧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南昌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分析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对辖区医疗机构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剂、紫外线灯和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监测,按<消毒技术规范>操作.结果:空气合格率为59.5%,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6.4%,其余几项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加大投入;加强监督.
作者:樊吉义;胡堂秀;徐幼莉;杨刚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适宜中长期输液及用高渗性、高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静脉通道.相对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有操作简单、穿刺易成功、创伤少、并发症少、易维护,留置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总结了本科2008年一月至2011年6月270例PICC肿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马惠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它可能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但其中以肺部为多见.
作者:房久灵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