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红;张进;李向方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病区患儿识别腕带(简称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管理,从而有效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方法: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加强宣教,规范佩戴,确保舒适佩戴,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核对腕带依从性,并比较2012年3月~5月(加强管理前)和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影响患儿识别腕带佩戴原因及患儿腕带佩戴依发生率。结果:加强腕带管理后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加强腕带管理前为92.50%(P<0.05)。加强腕带管理后:照顾者对腕带的认知不足由18.33%降至5.00%,患儿腕带舒适性差由17.50%降至4.17%,医务人员缺乏核对腕带依从性由12.50%降至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管理,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降低影响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原因发生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老年人由于年龄、体质等原因,各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癌症、骨质疏松、外伤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较多,由于老年人的体质问题,对麻醉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进行麻醉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文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120例,占75.0%,女40例,占25.0%,男女之比为3:1,年龄68~89岁,平均年龄78.5岁,患者合并症较多,有合并糖尿病的,有合并冠心病的,有合并高血压的,有合并老慢支的等。
作者:吕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80例婴幼儿烫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到病案室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烫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针对婴幼儿烫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护对策。结果:在烫伤的80例患儿中,主要是与监护人的危机意识不强及突然更换监护人或更换居住环境等有关。结论:婴幼儿烫伤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如烫伤后应积极应对,可降低伤情的进一步恶化,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珍;张丽娟;赖家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患者女性,71岁,因腹痛、腹胀8小时伴呕吐5次于2010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感右中下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5次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院外治疗无好转,腹痛、腹胀进一步加重,故就诊入院。病后解大便1次,色黄,小便正常。既往无特殊。体格检查:T37℃, P72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精神差,腹部中度膨隆,可见肠型,全腹压痛,以右中下腹尤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隐约扪及包块,界欠清,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5次/分。血常规:WBC13.7×109/L、HGB129g/L、NEUT90%,尿常规:红细胞3+、蛋白1+,肝功、肾功正常,淀粉酶:111U/L,B 超报告:1.右中上腹实性包块,性质来源待定;2.腹腔肠管广泛扩张;X 线检查:1.右下肺炎性病变,2.右侧胸腔少量积液,3.肠梗阻X 线征象;CT:1.右中腹部包块,多考虑肠系膜肿瘤,2.肠梗阻征象;ECG:1.窦性心动过缓,2.心肌缺血。初步诊断:急性肠梗阻。入院当天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渗出液约500ml,距屈氏韧带约120cm 处空肠壁见一外生性生长的包块,大小约6cm×5cm×5cm,表面凸凹不平,呈灰白色,质硬,肠腔无明显狭窄,包块下坠致小肠系膜扭转1圈半,扭转上方小肠扩张。
作者:龚建云;范红晖;汪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9月-2012年9月以来甲状腺癌患者75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n=40)和常规组(n=35)两组。结果: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两组比较,全程优质护理能增加甲状腺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孟燕;穆荣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进行微机管理对高血压控制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85例拟定每一位患者随诊时间和治疗计划,记录血压控制和危险因素改善情况。结果患者高血压治疗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入网前后对照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微机管理后依从性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高血压控制状况及心血管等危险因素。
作者:林汉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骨盆骨折大多由强大暴力挤压或直接撞击所致。损伤类型复杂、并发症多,常危及患者生命,护理难度大,对护理工作要求高。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该类患者17例,经过精心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德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把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使用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并把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体温恢复天数、拆线天数、住院时间等具有一定优势,二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把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运用在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小切口治疗腋臭减小术后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11年以来,采用小切口腋臭皮肤打孔法治疗腋臭病例,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经术后3个月至2年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皮肤打孔引流可有效的减少腋臭术血肿并发症。
作者:孙健宇;林渊;汪雁;朱唯力;潘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患者树立健康理念,选择健康的行为方式。健康教育是脑卒中患者预防并发症及促进康复的重要举措。我科于2011年9月建立脑卒中病房,根据脑卒中病房特点,建立了综合性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君;任冬梅;廖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行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鞘膜积液的成因、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治疗原则。结果: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0min,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1.5天,近期随访无术后复发,切口疤痕小且隐蔽。结论: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具有麻醉安全、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美观、有效等优点,可达到治愈目的;适合任何类型的小儿鞘膜积液,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侯晓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活性r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我站180例健康育龄妇女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月经后环下移2例占1.0%,完全脱落1例占0.5%,继续使用175例占97.2%。从目前观察显示,对已生育过特别是月经量多,痛经,月经淋漓不净的妇女自愿放环者可建议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结论:安舒宫内节育器为日型,是一种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安全可靠舒适的宫内节育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良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丸和常规西药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对照研究。方法:病例来源全部为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志愿接受研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8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共入选病例12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丹栀逍遥丸58人),对照组(常规西药62人),总疗程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作胃镜、HP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结果:丹栀逍遥丸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丹栀逍遥丸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时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卜文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动静脉瘘为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异常短路通道,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因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可造成局部血管及组织器官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我科2011年5月收治1例左下肢肿胀病人,检查后发现髂动静脉瘘,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左下肢肿胀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左下肢肿胀,于当地医院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及口服华法林片治疗,肿胀减轻。近1月,左下肢肿胀进一步加重,伴胀痛不适,影响活动,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来我科。患者无左下腹开放及钝性外伤史。查体:左下肢全程肿胀,浅表血管扩张,皮温高于右侧,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末梢血运良好,左侧腹股沟上方可闻及粗糙连续血管杂音,未扪及震颤,右下肢皮温、皮色正常,活动自如。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为阴性。左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侧髂外及股总静脉频谱异常,呈搏动性改变。左下肢动脉造影示:左髂动静脉瘘,髂内动脉起始与髂静脉存在交通,髂外动脉与髂静脉有两处存在交通。
作者:任爱巧(通讯作者);刘军鲁;王淑雅;刘彩霞;卢瑞丽;李敏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现在人类生活的节奏变快,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均不同程度增加,少数心理脆弱的人不堪忍受而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如口服有机磷农药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的急症,发病急,症状重,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在积极抢救其生命的同时,还要做好其心理护理,使其在身体逐步康复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处理问题,配合治疗,早日痊愈出院。
作者:潘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昏迷并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减少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昏迷并气管切开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组30例(观察组),开放式吸痰组2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密闭式吸痰组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开放式吸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外源性条件致病菌的侵入,相对保护开放气道,减少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几率,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赵菁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临床护理并观察胃溃疡病出血的治疗疗效并且探讨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于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入我院救治的被诊断胃溃疡并出血的患者。从中选取82例合格病患。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两组病患均行护理干预与观察。对照组病患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患则进行严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8.05%,优良率为90.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0%,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呼吸,以及平均动脉压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密的护理观察用于治疗胃溃疡并出血的患者所得疗效更加显著,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蒋兴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我科室对30例脑出血患者锥颅碎吸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呼吸道,消化道的观察与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监测肺功能做好早期呼吸支持[1],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尽快恢复胃功能,加强泌尿系统护理保护和监测肾功能,心理护理,康复治疗及指导等。从而认为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内科治疗中锥颅碎吸进行血肿清除是治疗脑出血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后的关键是术后护理。
作者:马美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PDCA循环作为基本的质量管理工具在我院等级医院评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PDCA循环在资料整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质控等环节中的实际应用过程及成效体现,并实际表述自身应用此工具的体会及思考。
作者:张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 治疗23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3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亮;于金芝;王鹏程;尹升吉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