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森
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腹部不适伴左肩不适6 h”于2013年7月6日入院。患者此次发病无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不伴头晕、心悸等症状,为进一步观察病情于当日收入消化内科。入院后经询问病史及复习病例,此患者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脑梗死等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近段时间血糖控制平稳。消化内科给予服用胃粘膜保护药物,腹部不适症状缓解不明显,鉴于患者高龄,同时又合并多种疾病,目前诊断不能排除心肌缺血,给予急查血常规、心肌酶谱,结果回报:肌钙蛋白(cTnT):0.28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19 U/L,立请心内科会诊,给予急查心电图、心脏超声,与患者既往心电图比较:Ⅲ导联Q波加深,ST段V1、V2上升抬高0.05~0.1mV,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2%,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尚正常,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受损。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予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扩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24 h后复查血生化,血清cTnT继续升高0.309μg/L,CK-MB108 U/L,CK256 U/L,48 h后cTnT有所下降,0.22μg/L,72 h后cTnT再次升高至0.458μg/L,诊断明确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6 h后cTnT恢复正常。经过抗凝、抗血小板、扩冠、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一周后病情稳定,两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霍宁侠;李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就诊住院的45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并调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2年的实施,患者对整体护理质量、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和住院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合并心理护理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对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周新玲;古再力努艾尔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联合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95例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标准诊断的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4天。A组:ALA+甲钴胺;B组:ALA+依帕司他;C组:ALA+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后再次进行神经肌电图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检查,评价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TCSS评分均降低(P<0.05);A组和B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优于A、B两组(P<0.05)。结论:ALA、甲钴胺与依帕司他不同组合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itus,T2DM)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史晓阳;袁慧娟;张菱;赵志刚;张凯(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门诊是患者就医第一场所,是社会和患者感受并检验医院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的门户,也是医患纠纷的多发地带。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年门诊量50多万人次,病人流量比较大、病种多、检查项目相对多,科室分布广等特点。本文对门诊潜在医患纠纷进行分析或探讨,提出了持续改进、转变服务理念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马玉英;丁万珍;马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初在企业中推行,随着2006年两法一规的实施,采供血机构目前也基本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镇江市中心血站于2000年通过 ISO9002:1994版质量体系,是全国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的中心血站,在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企业中适用的要素和条款正确运用到血站的体系建设中,如何有效运行PDCA,以真正有效推动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连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将90例扁桃腺肿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P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术后常规给予镇痛药和冷敷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疏导,按摩,音乐舒缓,镇痛药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给予镇痛药次数及剂量,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镇痛药剂量统计差异,但疼痛评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烦躁,呕吐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扁桃腺摘除术后疼痛护理应用心理疏导,按摩,音乐舒缓能减轻疼痛,减少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
作者:胡亚男;苏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士情绪对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一年的门诊输液室病人,静脉输液穿刺成功与否的例数,与患者或家属有无一次性要求穿刺成功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或家属无要求时,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大于患者或家属有要求时。结论:护士对患者或家属要求一针必须扎上这类工作中的应激事件,应该尽量处理恰当,保持情绪不受干扰,提高输液时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朱翠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为了解网络舆情监测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2010年9月-2013年9月实施网络舆情监测食品安全管理以来,对其应用的实践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
作者:丰戆;周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的效果。方法:通过对35例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膀胱患者,给予高压氧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每日排尿次数及每次排尿量。结果:经过联合治疗,35例患者的神经源膀胱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神经源膀胱是脊髓损伤重大并发症之一,危害患者生命,重建脊髓损伤后患者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良栋;高艳刚;宋晓杰;何举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腹腔留置双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在卵巢癌腹腔灌注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随机将疑诊为卵巢癌并发出现大量腹水需行手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观察A组及对照A组,行全面分期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B组及对照B组,观察A组及B组均选择行腹腔留置双腔腹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组,对照A组及B组选择传统腹腔穿刺组。结果:观察A组在穿刺次数、腹水放出量、放腹水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率3个方面与对照A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在穿刺成功率及腹腔灌注化疗成功率3个方面与对照A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应意义(P>0.05)。观察B组在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腹腔灌注化疗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率4个方面与对照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留置双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使患者避免了多次进行腹腔穿刺的痛苦,可多疗程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曲振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脑梗塞作为脑梗塞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但病情发展快,尤其是大面积小脑梗塞,其继发的脑干受压和幕上梗阻性脑积水致枕骨大孔疝,常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危及患者生命,而内科保守难以奏效,常需神经外科干预治疗,挽救生命。我院自2003-2013年以来,共收治大面积小脑梗塞病人(术前排除脑干梗塞)84例,均采用枕下减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杰;闫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拟白葛清热方灌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10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明显高于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心肌酶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葛清热方灌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快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是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久敏;刘小云;张丽萍;夏冰杰;夏春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为适应新形势下临床护理要求,培养出一批具有知识型、技能型的护理工作者为目标。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从我们调查分析看,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经历,由于成绩差,她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因此通过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多点辐射”教学方法,注重前后连贯,以连续性的“启发式”发问,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能够积极思考、深入浅出,培养学生医学逻辑思维能力,这使得老师的教学思路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教学质量富有成效。
作者:王亚娥;杨智斌;刘永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70例(100颗患牙,前牙23颗,前磨牙27颗,磨牙50颗)。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牙的恰填率明显高于前磨牙与磨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杨忠才;刘聪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出现腹水和腹膜腔转移的几率很大,病人常会出现腹痛、腹胀、不思饮食、消瘦明显等症状。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22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行腹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及腹腔内化疗,疗效好,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2例腹腔积液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岁,胃癌5例(低分化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2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5例,肝癌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积液的症状和体征,彩超提示:中--大量腹水。
作者:李利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舒适护理模式在妇科化疗患者中的运用,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的内涵,提高病人舒适度。方法:选取我科化疗患者32例,在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强调舒适护理的应用。结果: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坚定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结论:舒适护理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明显增加患者舒适度,有效改善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芳;胡景云;任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根据临床血清学和病理学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深部红斑狼疮(LEP)等类型。红斑狼疮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缓解和反复发作交替出现为特点。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病情可获得有效控制,大多数病人可达到病情的完全缓解,并可与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另外,病情控制好的女性患者还可结婚生子。因此本文将从中西医两方面来讲述红治斑狼疮的治疗,让更多的患者看到康复的曙光,增强对治疗红斑狼疮的信心。
作者:杨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对65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急救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65例患者病情都得到有效地控制,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得以康复出院。结论: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眼外伤的急救处理要求分秒必争,处理得当,护理精心。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牛瑞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可行性效果。方法:选取内科60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临床路径的标准方案与传统的常规护理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机梗死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沧州地区高血压人群血压与脂质代谢及血尿酸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沧州某几个乡镇村民2875例,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1)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2)血脂、血尿酸(Uric acid UA)异常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血尿酸正常者,且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分级与UA、TC、TG呈正相关。结论:沧州地区人群血尿酸和血脂异常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血脂或血尿酸异常与高血压常并存于同一个体中,临床治疗中在降压的同时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
作者:姜立清;梁燕敏;刘恩香;胡大一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