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芳
临床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法是椎管内麻醉,广泛地应用于病员脐以下部位手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镇痛确切,麻醉效果良好。但椎管内麻醉也有其局限性,俗称“半身麻醉”,即术中病员上半身包括大脑的感觉还存在,因此在椎管内麻醉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进行镇静和催眠,以保证病员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状态。此类药物包括安定、咪唑安定、氟哌啶和丙泊酚等。右旋美托咪啶以往仅仅用于全身麻醉管理中,很少用于椎管内麻醉。笔者自2010年8月以来,将右美托咪啶用于椎管内麻醉管理中,经78例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建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自愿要求进行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的早孕妇女120例,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综合护理,观察其手术及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用丙泊酚进行人流术的患者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后,所有患者在术中完全无痛感,显效率为100%,效果明显,术中患者也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全部过程中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消除患者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手术。
作者:王文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二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120例,依据首次剖宫产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60例,首次手术为传统性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患者60例,首次手术为新式剖宫产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二次手术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二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粘连严重比例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首次剖宫产患者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产手术,能够明显降低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减轻腹壁粘连情况,减少二次剖宫产手术出血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
作者:马彦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带球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26例(28眼),术后随访8-12月。结果:26例恢复良好,无胬肉复发。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角膜、结膜的重建,阻止新生血管的侵入,有效的抑制了胬肉的复发。
作者:崔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其中以腮腺肿胀为明显,全身其它腺体组织均可受累,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临床治疗无特殊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处理,包括退热、补液、理疗、中药外敷和内服治疗,然而,局部的肿胀和疼痛给患儿带来了痛苦,特别是出现并发症时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痛,我院儿科于2008年9月到2013年8月这期间收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共28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照性治疗分析。
作者:吕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减轻或消除孕产妇分娩时“怕痛”的心理,我们对产妇进行相关的护理,使的产妇加速了产程的进展,减轻了孕产妇的痛苦。方法:回顾分析839例产妇,年龄22-37岁,孕周37-42,正常分娩542例胎位性难产92例,破宫产207例。结果:通过相关心理护理无一因分娩疼痛而发生难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结论:掌握孕产妇分娩疼痛的心理护理,对加速产程的进展,减轻孕产妇的痛苦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金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不充分,尤其对手术室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认识不足;对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不合格率高。结论: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故加强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培训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实验组40例采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2.5WU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ml胸腔注入治疗,10d后判断疗效及临床重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胸水减少速度、胸膜肥厚、平均住院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祥君;李小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提出对策,做为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需要做青霉素皮试的150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5例是假阳性。结果:这25例假阳性是由于药物本身原因,操作不当和消毒液等因素所致。结论:临床护士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尽量排除导致假阳性的人为因素,才能降低假阳性率。
作者:董群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为医院治疗尿道下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60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B、C、D组各15例,分别行MAGPI、Mathieu、Onlay和Snodgrass手术;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发现,全组60例患者中,共有52例治愈,治愈率达到86.7%;其中A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全组有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结论:临床在给予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术式进行治疗;并严格按照治疗原则、规范手术操作来提高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能力。
作者:陆增祥;谢泽翌;李永;余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用于救治破伤风患者,也可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病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1]。由于TAT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必须做过敏实验。结果阴性,方可进行注射。若结果阳性,由于 TAT 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需采用脱敏注射法进行注射。笔者通过10年对780名外伤患者TAT皮肤过敏实验两种方法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皮试和注射方法对护理人员在皮试结果判断上有很大的帮助,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由于多次注射带来的痛苦。
作者:张艳丽;蒲美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0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46例,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2次/日,观察组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2次/日,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足浴对糖尿病早期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6例,在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以中药足浴治疗为主,对照组加服甲钴胺胶囊500ug/次,3次/日,口服。以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58.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疗效肯定,期间配合积极的护理,可以使治疗效果进一步增加。
作者:肖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使用荧光PCR技术检测泌尿系结核病人尿中结核分枝杆菌,以讨论其诊断的特异性。方法:用ROCHE公司生产的LightCyclcr免疫荧光仪检测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尿液中结核杆菌。结果:40例泌尿系结核患者使用荧光PCR技术检测有31例尿中结核分枝杆菌TB-PCR检出阳性,阳性率为77.5%,而40例非结核患者无1例检出尿TB-PCR阳性。结论:荧光PCR技术检测尿中结核杆菌敏感性强、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对临床泌尿系结核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慧影;郑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MC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在单采血小板技术程序中的损益因子,探讨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的真实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科室使用Haemonetics MCS+LDP C5.1数据有效样本60例,记录献血者特征:包括性别、体重、身高以估算总体血容量;过程参数:包括每循环处理血量、目标循环数、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10分钟后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等变量。分析采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2.68±0.39)×101/L 、(5.56±0.46)×101/L 。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21.64±18.27)×109/L ]显著高于采集后[(146.52±21.64)×109/L ](P<0.05);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267.26±32.15)×109/L]亦显著高于采集后[(146.33±36.18)×109/L (P<0.05)。结论:所有机器预估采后数据与实际测得数据基本一致,且均高于100x109/L,符合GB 18467-2011。
作者:李晓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单纯性脓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6月~2010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562例食管贲门癌中发生单纯性脓胸的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给予行切口扩创引流,5例给予胸腔置管冲洗引流,全部治愈。结论: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确保胸腔引流通畅是预防脓胸的关键;术后一旦发生脓胸,应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早期有效抗生素和充分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朱青松;章焱周;吕剑剑;葛孝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妇科外阴炎、阴道炎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炎症,霉菌性阴道炎是有霉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是以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为主要表现。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以1:5稀释液擦洗阴道后,用爱宝疗浓缩液浸湿的棉球涂擦阴道壁。隔日上药一次,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并禁用其它药物。经爱宝疗浓缩液涂擦阴道后患者感觉外阴瘙痒明显好转,其中25例1次上药止痒,复检阴道分泌物无霉菌,25例上药2次,有2例上药3次复检分泌物无霉菌,外阴瘙痒消失及白带明显减少,阴道粘膜正常。本例有3例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曾经各种治疗效果不佳,经用爱宝疗浓缩液涂擦外阴及阴道后止痒迅速,阴道分泌物复检无霉菌。
作者:王燕;赵永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综述阿托品注射液与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方法:在催吐、洗胃、补液、应用氯磷定等综合治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阿托品注射液与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临床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能及早恢复胆碱脂酶活力,互相取长补短,减少中间综合征,减少反跳和阿托品中毒等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疗效满意。结论:综述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重度症状消失快,乙酰胆碱脂酶活力恢复快,治愈率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身心医学日益受到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妊娠虽然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妇来说,毕竞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会给孕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AMI患者中48例进行溶栓治疗,16例未溶栓治疗。分为再通组、未通组、未溶栓组,比较组间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再通组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未通组,而未通组与未溶栓组比较,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治疗是AMI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吴学森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