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马西平致多形性红斑1例

郑海霞;李绍磊;张厚云;房敏

关键词:卡马西平片, 骨肉瘤, 吲哚美辛栓, 盐酸羟考酮, 三叉神经疼, 中心医院, 肢体疼痛, 药物止痛, 髋部疼痛, 加巴喷丁, 患者, 颜面部, 缓释片, 睡眠, 胶囊, 放疗, 病例
摘要:病例简介患者男46岁,因发现骨肉瘤3年余,三叉神经疼3天,于2013年10月19日入院。现病史:3年前发现骨肉瘤,1周前患者因髋部疼痛就诊于“当地中心医院”给予放疗,3天前出现右侧颜面部及左侧肢体疼痛,不能耐受,波及睡眠,自行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 po q12h,加巴喷丁胶囊0.3 po q12h,卡马西平片0.3 po tid ,吲哚美辛栓0.05纳肛 q12h”等药物止痛。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干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室所收治的危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5例患者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及并发症情况均明显高于实验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护理风险得到了良好控制,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黄伟霞;张洪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普洱茶、绿茶、红茶水提物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普洱茶、绿茶、红茶水提物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试验方法,用三种不同浓度的普洱茶、绿茶、红茶水提物作用胃癌细胞24h、48h,分别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三种茶叶水提物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低浓度时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普洱茶>绿茶>红茶。结论:普洱茶、绿茶、红茶水提物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普洱茶水提物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强。

    作者:刘平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效果观察

    目的:我院自2013年1月至8月开始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以不断的对胆囊炎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择96例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他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同为48例,并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的可比性,比如年龄、性别、病情等。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的开腹手术。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40±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2±13毫升,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为20±3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5±1天,并发症0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62±9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8±17毫升,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为36±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9±2天,并发症2例,对数据进行分别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不论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预防上,前者都明显优于后者,所以应当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加大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推广应用。

    作者:邱金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综述阿托品注射液与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方法:在催吐、洗胃、补液、应用氯磷定等综合治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阿托品注射液与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临床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能及早恢复胆碱脂酶活力,互相取长补短,减少中间综合征,减少反跳和阿托品中毒等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疗效满意。结论:综述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重度症状消失快,乙酰胆碱脂酶活力恢复快,治愈率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光固化材料对后牙牙体病损修复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光固化复合树脂用于牙体病损的修复,不仅能修复前牙病损,还能填补窝洞等,牙体在接受预备操作中磨耗少,方法简便,其色泽酷似自然牙,聚合度较大,气泡少,可磨光,抗张度强等,且适应症广泛,深受医师及患者的欢迎,该品现在国外均已广泛地应用于牙科临床,成为牙体病损修复的主要材料之一,但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做磨牙、双尖牙牙体病损的修复物目前国内主要刊物上少见。

    作者:史登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名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经胃肠减压护理、灌肠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丽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部损伤肠破裂病人的护理

    目的:提高了肠破裂的诊断率,手术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机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伴肠破裂病人共28例,入院后仔细收集病例资料,尽早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效果评价,对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修改和总结。结果:28例肠破裂患者中,有24例治愈出院。其中有2例直肠破裂进行了二期手术,效果满意。有2两例患者因临床表现不明显,行腹腔穿刺,无明显手术指征,造成病情延误,过了手术的佳时期,手术治疗不及时,出现全腹膜炎,全身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有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挤压伤,入院后行手术治疗,但因病性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腹部损伤患者,护士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作好各种检查,早期确诊,全力配合抢救,才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蒙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护士进行团队意识培养的做法和成效

    总结对脾胃病科护士培养护理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主要措施为管理者加强对护士的能力考查,注重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业务水平,调整护士分组,组织梯队结构,并了解个体心理动态,自主择队,加强情感管理,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艳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的临床应用进展

    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过敏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多种免疫功能失调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卡介菌多糖核酸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渐进抗阻训练在脑瘫患儿临床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渐进抗阻训练对于脑瘫患儿临床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17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Thera-Band训练台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在连续治疗60d后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60d的康复训练,研究组显效的患者共占82.35%,对照组显效的患者共占23.53%,研究组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肌力,提高本体感觉的输入能力,进而使得脑瘫患儿顺利建立起科学的运动认知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鲍克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孕产妇分娩疼痛的心理护理

    目的:为减轻或消除孕产妇分娩时“怕痛”的心理,我们对产妇进行相关的护理,使的产妇加速了产程的进展,减轻了孕产妇的痛苦。方法:回顾分析839例产妇,年龄22-37岁,孕周37-42,正常分娩542例胎位性难产92例,破宫产207例。结果:通过相关心理护理无一因分娩疼痛而发生难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结论:掌握孕产妇分娩疼痛的心理护理,对加速产程的进展,减轻孕产妇的痛苦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金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本研究中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其反应发生率,探讨引发其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本研究中收治的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自2007年1月~2013年6月224000例自愿接受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在资料研究中有2000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其中献血者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献血量均为诱发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结论:对献血者诱发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予以控制,合理处理应急情况,为降低无偿献血者的反应发生率作出贡献。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医院门诊人次、出院患者人次季节变动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人次、出院患者人次季节变动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2008-2012年各月份门诊人次、出院患者人次,进行季节变动分析。结果:医院门诊人次、出院患者人次的动态变化受季节影响并具有一定规律性。结论:医院应根据门诊人次、出院患者人次的变化规律,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

    作者:刘亚非;高鹏;王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ysmex 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WBC总数及分类计数,采用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NS100)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全血超敏CRP。结果:细菌感染组全血CRP和WBC、N 均明显升高,与支原体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CRP阳性率大于WBC和N阳性率;B组和C组之间CRP和WB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随病情好转,CRP逐渐下降。结论:超敏CRP与WBC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种类,提高诊断敏感性。CRP的动态监测可有助于疗效观察,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林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腹部不适伴左肩不适6 h”于2013年7月6日入院。患者此次发病无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不伴头晕、心悸等症状,为进一步观察病情于当日收入消化内科。入院后经询问病史及复习病例,此患者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脑梗死等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近段时间血糖控制平稳。消化内科给予服用胃粘膜保护药物,腹部不适症状缓解不明显,鉴于患者高龄,同时又合并多种疾病,目前诊断不能排除心肌缺血,给予急查血常规、心肌酶谱,结果回报:肌钙蛋白(cTnT):0.28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19 U/L,立请心内科会诊,给予急查心电图、心脏超声,与患者既往心电图比较:Ⅲ导联Q波加深,ST段V1、V2上升抬高0.05~0.1mV,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2%,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尚正常,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受损。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予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扩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24 h后复查血生化,血清cTnT继续升高0.309μg/L,CK-MB108 U/L,CK256 U/L,48 h后cTnT有所下降,0.22μg/L,72 h后cTnT再次升高至0.458μg/L,诊断明确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6 h后cTnT恢复正常。经过抗凝、抗血小板、扩冠、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一周后病情稳定,两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霍宁侠;李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孕产妇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从我社区5年前已婚育龄妇女中随机选择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无干预因素。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保健认识显著提高( P<0.05);孕检5次以上的人数显著者增多( P<0.05);观察组知晓健康知识,住院分娩和产前检查以及产后健康检查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产后出血和滞产例数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之浅见

    尿毒症病人因长时间,不断透析,加之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产生,使尿毒症的病人心理很容易产生不合作的行为,血液透析护士要首先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指导病人在透析时给予合理饮食和用药,并且还要观察病人的血压以及病情变化,正确认识和了解疾病,从而提高病人生存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令狐静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致INR值异常一例病历分析

    胺碘酮作为一种高效而安全较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而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因此临床上常见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的病例。而两药的药理特性各异,合用时,胺碘酮可使华法林浓度增加,从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国际标准化值( INR),使用不当将增加出血机率。临床药师拟结合临床实践对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郝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MSCT 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

    目的:以DSA为对照探讨多层螺旋 CT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可疑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MSCT 检查,采用5.0 mm层厚平扫后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MSCT重建分析诊断,部分病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部分与 DSA对照。结果:10例临床拟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MSCT 明确诊断出血部位9例,出血显示率90%(9/10)。1例MSCT未发现出血灶及肠道异常。其中MSCT明确出血9例中5例行 DSA,4例显示出血灶,出血显示率80%(4/5),1例表现阴性。CT显示出血部位:空肠出血3例,回肠出血4例,降结肠出血2例,其中肿瘤3例,溃疡1例,炎症3例,血管畸形2例。结论:多层螺旋 CT双期增强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张自力;莫本成;刘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8.6%;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宁;王静业;徐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