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一例

霍宁侠;李加玲

关键词:老年Ⅱ型, 糖尿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脏超声, 消化内科, 抗血小板, 肌酸激酶同工酶, 整体舒张功能, 整体收缩功能, 心电图, 减轻心脏负荷, 多发性脑梗死, 动脉供血不足, 降血糖药物, 治疗, 症状缓解, 诊断, 血糖控制, 型糖尿病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腹部不适伴左肩不适6 h”于2013年7月6日入院。患者此次发病无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不伴头晕、心悸等症状,为进一步观察病情于当日收入消化内科。入院后经询问病史及复习病例,此患者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脑梗死等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近段时间血糖控制平稳。消化内科给予服用胃粘膜保护药物,腹部不适症状缓解不明显,鉴于患者高龄,同时又合并多种疾病,目前诊断不能排除心肌缺血,给予急查血常规、心肌酶谱,结果回报:肌钙蛋白(cTnT):0.28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19 U/L,立请心内科会诊,给予急查心电图、心脏超声,与患者既往心电图比较:Ⅲ导联Q波加深,ST段V1、V2上升抬高0.05~0.1mV,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2%,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尚正常,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受损。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予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扩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24 h后复查血生化,血清cTnT继续升高0.309μg/L,CK-MB108 U/L,CK256 U/L,48 h后cTnT有所下降,0.22μg/L,72 h后cTnT再次升高至0.458μg/L,诊断明确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6 h后cTnT恢复正常。经过抗凝、抗血小板、扩冠、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一周后病情稳定,两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目前心理健康的定义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心理现象的自身规律来分析,心理健康可以定义为: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护士被人们贯以天使的称谓,可见护士要承受比从事其他专业的人群高出很多的压力和委屈。而当代患者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目前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表明在各种职业中护士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些强迫、抑郁、躯体化症状,如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遗忘率高,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动减慢伴头疼、腰疼、肌肉酸疼等。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提出了身心衰竭综合症的概念,提出因心理能量的长期奉献,在给予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症,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我国也有调查显示,职业性应激可导致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失衡。此外,职业心态偏差,人格异常,身心疾病等并不鲜见。显然,这与全新护理模式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本文就引起护士不良心理的原因具体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孙维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小脑成熟型畸胎瘤合并感染1例

    患儿,男,2岁。因行走不稳1月伴持续发热2周入院。查体:体温:38.3℃,精神萎靡,头围较正常增大,囟门已闭,颅骨叩诊呈破罐音。颈强3指,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四肢肌张力高,共济运动失调。入院头颅CT提示小脑蚓部囊状低密度影占位性病变,幕上脑室系统扩大。入院后侧脑室置管引流术缓解脑室积水,控制感染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后,行枕下后正中入路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术。术中见肿瘤周围大量黄白色脓苔,清除脓苔,切开包膜,有黄色粘稠样物质流出,内有毛发、骨骼、皮脂腺等物质。仔细分离,肿瘤全切,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小脑蚓部成熟型畸胎瘤并感染。术后控制颅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侧脑室引流等治疗。复查CT提示占位效应解除,脑室系统明显缩小,术前症状逐渐消失,2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苏龙;邢红伟;李健;张国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措施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法,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血压、血糖、胆固醇数值等指标均低于入院水平,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秉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在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中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在治疗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中白癜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对照组仅进行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治疗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白癜风效果好。

    作者:朱明明;郑振雨;杨萌;翟慧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再次探讨超声对输尿管各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输尿管的声像图特点。结果:5例结石长径>10mm,均位于输尿管第一狭窄处;48例结石长径在6~10mm,位于输尿管各段;45例结石长径<6mm,输尿管全场均可发生,以膀胱壁内段为多。66例轻度肾盂积水;32例未见肾盂积水。40例结石发生于非生理性狭窄处;58例结石发生于三个生理性狭窄处。上段51例,中段10例,下段37例。结论:熟悉输尿管的解剖特点,并应用适当的检查方法,是发现输尿管结石的关键。

    作者:沈文强;傅进龙;王克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CU患者使用镇静药物的监测与护理

    ICU重症患者常因疾病本身或环境感到烦躁、焦虑、恐惧、躁动,镇静镇痛治疗可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对重症患者是必要的,合理使用镇静药物可避免延长镇静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1]。现将我院ICU对重症患者应用镇静药的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生娣;刘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TC、TG、24h尿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方法

    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菌针剂,特点:稀释后的颗粒大不易溶于水,且颗粒表面带电,遇热和静止后1-2秒易凝结沉淀阻塞针头。此药用于早期梅毒、钩端螺旋体病,也用于治疗青霉素 G 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时预防链球菌感染,此药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1]。治疗时采用常规“二快一慢”的注射方法,既使用9#、12#针头的10ml注射器也经常会出现针头阻塞,且针头粗局部组织损伤面大。另外,用力过大推注时由于针头阻塞,注射器易与针头分离,药液浪费,且在注射时局部压力增加和药液的刺激,会引起较强的疼痛感,让病人难以接受,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恐惧,又浪费了药液[2]。因以上的原因,护士在注射长效青霉素时,治疗方法不当,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造成注射失败。为了提高注射成功率,减轻医患压力和恐惧,针对难题,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讨,不断积累经验,对长效青霉素的肌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脱立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左室射血分数联合脑钠肽在扩张型心肌病辨证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型与左室射血分数、BNa 的关系,为扩张型心肌病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0例,观察左室射血分数和脑钠肽。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血瘀阻证、心气虚弱、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气虚脱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EF值逐渐减低,脑钠肽住值逐渐增高,心气虚弱,气阴两虚,心肾阳虚三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室射血分数连和脑钠肽指标可以作为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指标。

    作者:马秀云;曹雪滨;马民凯;陈娜;王同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现状与对策

    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是餐饮环节经营自律制度的核心制度,源于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规范于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目的是使食品链可以全程溯源,保持监管的效率,主要内容是索取供货方的合法资格和当批食品合格证明。该制度在落实中存在追溯目的难以实现、落实效果不尽人意、监管成本投入过高等问题,实效性也不强,不能达到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时的初衷。完善该制度,就要改革索证的内容和方式,建立票据式进货台账,并逐步推进大型单位索证索票台账的数字化。

    作者:亓延海;刘圣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介入栓塞治疗髂动静脉瘘

    动静脉瘘为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异常短路通道,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因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可造成局部血管及组织器官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我科2011年5月收治1例左下肢肿胀病人,检查后发现髂动静脉瘘,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左下肢肿胀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左下肢肿胀,于当地医院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及口服华法林片治疗,肿胀减轻。近1月,左下肢肿胀进一步加重,伴胀痛不适,影响活动,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来我科。患者无左下腹开放及钝性外伤史。查体:左下肢全程肿胀,浅表血管扩张,皮温高于右侧,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末梢血运良好,左侧腹股沟上方可闻及粗糙连续血管杂音,未扪及震颤,右下肢皮温、皮色正常,活动自如。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为阴性。左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侧髂外及股总静脉频谱异常,呈搏动性改变。左下肢动脉造影示:左髂动静脉瘘,髂内动脉起始与髂静脉存在交通,髂外动脉与髂静脉有两处存在交通。

    作者:任爱巧(通讯作者);刘军鲁;王淑雅;刘彩霞;卢瑞丽;李敏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5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9例,对照组80例。全部患儿给予抗感染、补液及微生态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3d以后对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的应用促进了小儿腹泻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扎依达·吾甫尔;扎依达·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马钱子的药理作用探讨

    中药马钱子具有剧毒性,但是中药马钱子却具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疗效,而且根据当前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肿瘤、健胃、镇痛、消痰祛咳、杀菌等功效,并且其还对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刺激骨髓、活血造血等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中药马钱子对于促进神经中枢系统的兴奋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中药马钱子对面部神经麻痹、银屑病、眶上神经痛、手足癣以及肺结核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卢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佐辛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异丙酚1.2mg/kg静脉麻醉;实验组:地佐辛1.5mg+异丙酚1.2mg/kg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后BP、HR、SPO2的变化,评估麻醉效果,记录异丙酚用量和麻醉起效时间。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SBP、DBP、SP0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下降缓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HR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异丙酚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异丙酚麻醉可安全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较好,并可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侯芝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临床收治的7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精神疾病药物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住院之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ITAQ评分进行比较(P>0.05),健康教育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ITAQ评分以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态度,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侠;吕素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糖代谢状况及血管病变的内在关联。方法:本组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4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的腰围、体重逐渐增加,本文中IFG组与NGT组患者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IFG组、NGT组与IGT组或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腰围与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有必要进行常规的糖耐量检测,要定期对自身的血脂、体质量指数、血尿酸、MA及hs-CRP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修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生糖尿病,以降低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作者:刘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研究进展的启示

    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是以现代科学育儿新理念为指导,致力于促进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改变传统育儿习惯的错误做法和不利影响,推动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为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本综述从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存在问题及挑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提出该研究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的启示和建议。

    作者:刘云芬;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

    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内容抽象枯燥。为激发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医学专业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尹素改;江华;陈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应用探索

    目的:探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对于加强成人医学教育《中医诊断学》教学的作用。方法:选择吉林省乡镇卫生院医师2个班的学员248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改革的教学法(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实训教学及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专业知识笔试、基本临床操作考核方式对两组学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新的教学模式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成人医学教育学员的《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疾病诊治的教学效果。实验组显示出了比对照组显著的优势。结论:该项成人医学教育《中医诊断学》的实践改革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符合《中医诊断学》临床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作者:许兆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起学校B型流感暴发的实验室检测

    目的:了解南平地区浦城县一起流感暴发疫情,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确定病原,为今后有效开展流感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和流感病毒分离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8例病人咽拭子,阳性8例,均为 B型,阳性率为100%。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检测8例,第一次培养7例阳性,分离率由87.5%(7/8)。只有1份为阴性,将阴性标本做第二次重培养,才出现阳性,均为B型(Victoria系),病毒培养分离率上升为100%(8/8)。结论:本起流感疫情共发病76例,罹患率为10.8%(76/706)。我们采集病人咽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和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鉴定,确定为B型维多利亚株引起。此次疫情结合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用核酸快速检测结果指导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提高了阳性检出率。较传统方法大大保证了检测的时效性,而对基层疫情确定及时有效处理控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鹃;吴春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