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宁侠;李加玲
目的:探讨分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总结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贫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观察组A,26例为地中海贫血为观察组B,检查结果正常的26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A、B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A、B的血红蛋白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少于观察组B;观察组A、B的红细胞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B的红细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高于对照组,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可以简便快捷的区分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具有显着的效果。
作者:孔艳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植入性胎盘病例。结果: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为0.136%,相关因素为前置胎盘、剖宫产、多次人流等。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多次人流史有关,前置胎盘是发生植入性胎盘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子宫切除。
作者:徐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心里问题、营养失衡、血管通路、贫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贫血护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及基础护理。使透析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黎元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乌头汤合剂加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在门诊随机抽取12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分3组,即乌头汤合剂治疗组(A组),来氟米特治疗组(B组),乌头汤合剂治疗组加来氟米特联合用药组为(C组),性别年龄无差异,30天一疗程,均观察2个疗程。结果:(A组)临床缓解38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B组)临床缓解32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C组)对关节疼痛,外周关节肿胀指数、功能障碍等,治疗前后均值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并且 CRP 和血沉值显著下降。结论:乌头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金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新生儿心内膜炎较为少见,且由于细菌性心内膜炎作为败血症的一部分,临床医师多将注意集中在败血症及其他合并症上,如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往往不能早期诊断,疗程不足,导致病情反复,继而出现心力衰竭、瓣膜病变,预后不良。我们报道新生儿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由于在起病早期即经过抗感染治疗,使得患儿症状体征不典型,造成了早期诊断的困难。
作者:李智慧;赵旸;石来军;杜俊;姚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临床诊疗过程中肺癌脑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例以脑转移首诊神经科的肺癌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完成头部及胸部CT 检查。结果:首诊神经科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结论:掌握肺癌脑转移的临床CT 特点,提高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燕;张信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梅河口市开展卫生监督协管项目以来的工作情况,加强卫生监督协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年工作检查评估,对全市卫生监督协管体系的实施模式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结果: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卫生监督协管,均存在协管人员配备不合理,卫生监督协管员业务知识缺乏,协管人员不熟悉工作流程,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协管指导、培训和考核缺乏经费支持。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管理体系,实施卫生监督协管网格化管理模式,协管队伍考核管理有待加强。
作者:曲文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行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方法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本院所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之后,治疗显效的患者为12例,占37.50%,有效17例,占53.13%,无效3例,占9.38%,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为使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应在治疗的同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马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特点。方法:用食物频率询问法,随机调查我院100名员工的膳食习惯,通过分析营养素摄入量初步评估其膳食营养状况,并根据我国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分析其膳食结构。结果: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可提供足够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但多种营养素偏低,包括 VitA、VItC、钙、硒;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丰富,红肉比例偏高,植物性食物中以蔬菜为主,谷类摄入量不足,水果、奶类及豆类食物偏少。结论: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营养尚欠均衡、膳食结构欠合理,膳食中谷类及水果、奶和豆类比例不足,不能提供足够的抗氧化营养素。
作者:万东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的效果。方法:对212例要求实施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患者用药后的镇痛效果、子宫收缩、宫颈松弛、术中出血、人流综合征等情况。结果:116例行麻醉人工流产术患者宫颈口松弛有效,扩宫顺利,镇痛效果均满意,子宫收缩好,术中出血少,无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业务查房的模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方法:组织以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为中心和以护理并发症为基础的护理查房,并在护理业务查房过程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果:护理人员通过参与护理业务查房,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能力。结论:护理业务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宋丽燕;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未婚先孕药物流产对病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一些伤害,教育广大未婚女青年增强性卫生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自尊,自爱。药物流产只是意外妊娠补救措施,不是避孕方法。
作者:刘景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胸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月利用胸腔镜对57例早期NSCLC的病人实施了手术,对其手术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78±50.14) min、术中出血(132.52±96.33) mL、术后胸液引流(263.41±125.37) mL、术后平均住院7.7±2.6 d。结论:胸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辅以规范化的手术护理配合,可广泛用于早期NSCLC的治疗。
作者:江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丙泊酚配伍芬太尼两种麻醉方式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并加强对患者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丙泊酚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方式用药无痛人流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患者的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对65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急救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65例患者病情都得到有效地控制,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得以康复出院。结论: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眼外伤的急救处理要求分秒必争,处理得当,护理精心。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牛瑞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丸和常规西药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对照研究。方法:病例来源全部为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志愿接受研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8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共入选病例12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丹栀逍遥丸58人),对照组(常规西药62人),总疗程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作胃镜、HP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结果:丹栀逍遥丸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丹栀逍遥丸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时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卜文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自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推拿结合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推拿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推拿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封闭为每7天1次;治疗组推拿和围刺均为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推拿结合封闭治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楚云杰;张文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输血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无偿献血者自身的生活习惯、饮食等原因,导致了血液成分的复杂化,而且因受血者个体差异的不同,使输血过程中会出现潜在的输血反应,所以输血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治疗措施,严重时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医院各项操作规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输血反应的征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受血者安全。
作者:梁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人工流产是对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而无痛人工流产是通过静脉给药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睡眠状态下完成人工流产手术,具有无痛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技术。无痛人工流产术既然是通过静脉给药,静脉通道的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传统的静脉穿刺往往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我院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使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青;刘为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在家族遗传基础上,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精神压力诱发产生的,大多数诊治不及时,日积月累演变而成。它是中老年患者主要病种,更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病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不断上升,老年心血管疾病日趋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同时对心血管疾病的内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工作,体会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特点,不但要了解疾病种类,更要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及健康教育。对不同病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起搏器安装术等,才能更好地做好老年心血管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2]。
作者:王道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