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宁侠;李加玲
“脑肠同治”理论是刘铁军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经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提出的总结脑肠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理论。刘铁军教授指出对于肝性脑病患者如果一味醒脑开窍,临床疗效往往不理想,而在治疗脑的同时采用脑肠同治之法却往往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从而提出了肝性脑病脑肠同治理论[1],对发展中医学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景洲;刘铁军(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方法。结果:62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2例自动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是促进病情好转的关键,合理的饮食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是促进疾病康复的有效保障。
作者:赵变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00例机械通气(MV)患者发生VAP情况。结果:VAP发生与治疗时间长短、年龄、操作、管道消毒、营养、口腔护理及误吸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口腔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对预防和减少VAP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俊雅;商薇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出现腹水和腹膜腔转移的几率很大,病人常会出现腹痛、腹胀、不思饮食、消瘦明显等症状。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22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行腹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及腹腔内化疗,疗效好,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2例腹腔积液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岁,胃癌5例(低分化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2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5例,肝癌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积液的症状和体征,彩超提示:中--大量腹水。
作者:李利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利培酮致水肿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位患者服用利培酮导致水肿的治疗和护理进行报道,从而探寻其中的处理对策。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和对患者精神方面的护理,患者在95天的时候痊愈出院。结论:对利培酮药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临床上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应该立即停药,同时要对相应的症状进行及时处理。
作者:刘春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加速下降。临床医学认为c0PD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炎症,而传统中医认为其属于“喘证”、“肺肿”等范畴。本文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c0PD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丹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积血可加重颅内高压,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脑血管痉挛、破坏血脑屏障、继发脑积水[1]。近年来在神经外科开展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新方法,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3月~2012年3月对收治的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颌面部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局部麻醉时加入地塞米松1ml(5mg),对照组局部麻醉时加入生理盐水1ml,分别记录术后第1235d面部肿胀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用药组颌面部肿胀百分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明显减轻术后颌面部的肿胀。
作者:孙吏聪;李辉锋;张明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解决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366例产妇在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进行了临床调查分析,根据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出院时吸吮成功率96.8%,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王红;魏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现代医学护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转变[1],舒适护理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尤其针对于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新生儿来说,良好的护理对于患儿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娜;杨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5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9例,对照组80例。全部患儿给予抗感染、补液及微生态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3d以后对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的应用促进了小儿腹泻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扎依达·吾甫尔;扎依达·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法:在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程序为良姿位摆放;床上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语言训练。结果:在发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护理,取得明显疗效:无1例发生褥疮,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率为80%(行走自如34例、需拐杖协助7例)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防止废用性肌萎缩等废用综合征的产生,有效地防止肢体挛缩,防止或减少非瘫痪侧的肌萎缩。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临床对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剖宫产的72例孕妇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切口感染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后的36例剖宫产孕妇为观察组,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剖宫产切口感染实践。结果: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术前、术中、术后均有相关危险因素,孕妇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较高、手术相关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侵入性操作频繁等等都易发生剖宫产切口感染,36例针对性处置措施组的剖宫产孕妇仅出现1例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愈合达到Ⅰ/甲。结论: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有利于减少剖宫产切口感染风险,更好的保障产妇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熊春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掌握建平县饮水型氟中毒改水工程运行情况以及监测效果,为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建平县2004年~2013年的氟斑牙病情监测情况、水氟检测情况以及饮水工程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04年~2013年建平县氟斑牙病检出率逐年递减,水氟检测情况也有所改善,饮水工程的运行情况每年都保持平稳态势。结论:建平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还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大监测和防治工作的力度。
作者:魏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高新区入幼儿园(简称入托)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方法:对儿童采静脉血2ml,用ELISA法行HBsAb检测。结果:入托前儿童HBsAb阳性率为54.75%;不同性别间HBsAb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组的HBsAb阳性率高于1~、2~3岁组,1~和2~3岁儿童HBsAb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接种≥3针次的HBsAb阳性率高于<3针次的HBsAb阳性率。结论:5 ug乙肝疫苗能预防入托前儿童感染乙肝;对男、女保护效果相同;规范的全程接种、及时进行疫苗补种是预防乙肝的关键。
作者:李良彬;朱斌建;王西京;杜卫红;郭东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细胞数量减少、皮肤萎缩、干燥所致。本病与中医的“痒风”相类似。笔者从《千金方》“痒症不一,血虚皮肤燥痒者,宜四物汤加防风”受到启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所选病例均皮皮肤科门诊病例。诊断标准依据杨国亮主编《现代皮肤病学》,并除外糖尿病、肝胆病、肾脏病及具有出血倾向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61-76a,平均66a;病程2mo-5a,平均4mo;有症状无皮损者15例,有症状有皮损者22例。西医对照组31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60-75a,平均64a;病程1mo-6a,平均3.5mo;有症状无皮损者12例,有症状有皮损者19例。
作者:李庆艳;冯启亲;谭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的综合筛查,分析筛查效果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9月选择25团已婚妇女1060例进行宫颈癌相关调查和宫颈LCT检测。结果:巴氏涂片提示9例异常,6例阴道镜检查排除癌变;3例活检,经检查1例慢性宫颈炎,1例宫颈原位癌,1例CIN I级。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巴氏涂片异常的发病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史、文化程度、吸烟和避孕(P<0.05)。结论:25团2013年妇女宫颈癌筛查出来的发病率相对比较低,但是也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指导麻风病人麻风足、足底溃疡穿用防护鞋治疗疗效可靠、经济、适用、简便。方法:按病人足的长宽分号配制、并根据溃疡面大小位置修定防护鞋,指导穿用防护鞋,随访跟踪2年。结果:单纯麻风足麻木足无发生皲裂、外伤和溃疡,皮肤柔软;单纯性足底溃疡愈合率占92%,复合性愈合率占76%。结论:穿用防护鞋对麻风病足、足底溃疡损害的保护起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溃疡的愈合,而且能防止畸残加重,继发损伤。
作者:洪和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国中药制药生产一般分为前处理、浸膏生产、制剂与包装三个阶段,煎药机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医中药制药史上一次较大的改革。本文首先概述了自动煎药机存在的问题,对当前自动煎药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后进行了应用前景的展望。
作者:朱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 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B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均每日睡前1次,疗程5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4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B组更为显着。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