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恒霞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社区医疗服务的改进措施。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我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内的42个社区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2080份,收回2035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合格率97.8%。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436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有所了解,比例为70.6%,这其中又有65.5%的人对社区责任医疗团队的服务模式比较了解;85.6%的老年人认为需要的医疗服务项目即每年定期体检;在获得健康知识渠道方面,通过医务人员指导了解相关知识的为37.8%;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很满意或满意的比例为71.3%;有66.7%的人经常接受社区医疗服务;89.3%的老年人认为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比较方便;对社区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为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仍需提高,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拉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技术是应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起到清除病灶的目的。该技术损伤小,效果明显,但也有一定死亡率。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患儿,男,1天又15小时,系G3P2孕39+1周,因母“瘢痕子宫,胎膜早破4h”于2012年5月20日剖宫产出。产重3800g,Apgar评分:9分-10分-10分,羊水清,量正常;胎盘、胎膜正常;脐带绕颈1周;无窒息抢救史。其母亲,25岁,服务员,2年前有一次人流史,系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产前监测肝功能正常,查TORCH示阴性。本次孕早期母亲有发热史,T39℃左右,曾服药治疗(具体不详),热退后未感不适;孕中期查彩超显示胎儿单脐动脉,但未至上级医院行进一步检查。父亲,29岁,送货员,体健。患儿有一姐,现6岁,已上学,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陈勇;蒋宇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院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发现患者在长期透析过程中存在某些共同心的理特征,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等。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好转,说明有必要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我科的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大的68岁,小的21岁,平均46±5岁。所有患者均是规律透析患者。
作者:戴纪萍;于红;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肺栓塞患者(A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入院患者在24小时内进行血检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右心功能不全组 BNP 水平明显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BNP可以反映APE患者的右心功能,有助于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作者:马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ICU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变化快,需要及时完善各项检查和治疗,有部分检查、治疗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并且需进行特殊治疗时必须转运到其他科室接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CT 及磁共振检查等[1]。危重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及时的主诉症状,常因诊断、治疗的需要进行院内转运检查。但由于 ICU 患者本身疾病的危重,治疗护理措施的特殊性在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病情变化、治疗中断、意外伤害、烦躁等情况[2]。为了保障ICU意识障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对入住我科的539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许媛;王淑君;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病区患儿识别腕带(简称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管理,从而有效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方法: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加强宣教,规范佩戴,确保舒适佩戴,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核对腕带依从性,并比较2012年3月~5月(加强管理前)和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影响患儿识别腕带佩戴原因及患儿腕带佩戴依发生率。结果:加强腕带管理后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加强腕带管理前为92.50%(P<0.05)。加强腕带管理后:照顾者对腕带的认知不足由18.33%降至5.00%,患儿腕带舒适性差由17.50%降至4.17%,医务人员缺乏核对腕带依从性由12.50%降至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管理,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降低影响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原因发生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卧床病人褥疮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4例卧床病人褥疮的防治和7例溃疡期褥疮采用呋喃唑酮、甲硝唑、复方磺胺甲恶唑等治疗。结果:通过我院近4年收治的21例院外带入褥疮患者的治疗,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比较快,治愈率高未发生逆转。结论:该方法是能使组织迅速生长达到治愈褥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助;海永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情绪管理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53例护士进行情绪管理,具体方法为情景模拟、相关培训、心理疏导及专题讨论。结果:通过情绪管理干预后,护士主观幸福感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结论:情绪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主管幸福感,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也是小儿急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略有风吹草动即可引起家庭紧张,甚至无法等到药物起效,即反复就诊或一味要求医生快速给予退热,致使部分医生为了减少医疗纠纷,迫于家属的压力只得加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而达到退热目的。
作者:黄旦珠;蔡秀美;王金花;史建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脑梗塞作为脑梗塞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但病情发展快,尤其是大面积小脑梗塞,其继发的脑干受压和幕上梗阻性脑积水致枕骨大孔疝,常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危及患者生命,而内科保守难以奏效,常需神经外科干预治疗,挽救生命。我院自2003-2013年以来,共收治大面积小脑梗塞病人(术前排除脑干梗塞)84例,均采用枕下减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杰;闫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科学的日益进步,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包含有视频音频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了我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同时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技术融入各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便以此为大背景阐述了将3D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生理学教学的可能性、优势乃及某些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是对于教学新方法的一种积极地探索。
作者:乔聪;姜宝华;吴文娇;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逐年改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在我们周围小胖墩越来越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逐渐年轻化,心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但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存在许多误区,如重治疗,轻预防;重躯体,轻心理;重局部,轻全身;重单打独斗,轻团队合作;重早期治疗,轻后期康复及随访指导等。心血管疾病不仅是现今发达国家威胁人类健康生命的头号杀手,也是我国面临的严俊挑战。
作者:王争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制治疗烧烫伤安全简便的中药新制剂。方法:建立烧伤酊剂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并与新洁尔灭消毒液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虎黄烧伤制剂治疗效果优于新洁尔灭消毒液,有抗感染、减少疤痕形成作用。结论:烧伤酊生产简便、质量可靠,可作为治疗烧伤的新制剂。
作者:马建新;王艳军;张景杰;王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对65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急救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65例患者病情都得到有效地控制,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得以康复出院。结论: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眼外伤的急救处理要求分秒必争,处理得当,护理精心。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牛瑞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自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推拿结合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推拿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推拿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封闭为每7天1次;治疗组推拿和围刺均为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推拿结合封闭治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楚云杰;张文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5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便秘的几率分别为12.5%(5/40)、31.4%(11/3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侠;王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做好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如心理护理、术后护理、胃肠减压及引流管的护理等。结果:其中53例完全治愈,1例由于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多脏器功能的衰竭而死亡。结论:做好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工作,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
作者:江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美容皮肤科学是医学美容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本文结合医学美容专业理念、美容皮肤科学的学生特点及教学经验,总结、分析教学现状并初步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郝勇;韩慧;王红;吉木斯;石继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患者,女,61岁。半个月前出现左侧颜面部级眼眶疼痛,伴轻度发热,曾口服抗炎药物,但疼痛无减轻。2日前疼痛加重,伴高热,左眼视力逐渐下降,体温高40.0℃,于2013年11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查体:体温40.2℃,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5mm,右侧2.5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眼眶级眶周红肿,左侧上、下眼睑触痛阳性,左侧上颌窦区压痛阳性,左侧鼻腔内见浓性分泌物。鼻窦 CT:左侧上颌窦、筛窦及鼻腔内见软组织密度灶,密度不均匀,鼻窦骨壁骨质未见明显增生、吸收、破坏征象,左侧眼睑肿胀,眼外直肌外侧软组织密度灶。入院诊断:急性鼻-鼻窦炎,左侧眶周围炎。入院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11月11日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中切开左侧钩突,打开中鼻甲基板,开放左侧上颌窦窦口,将窦腔内的浓性分泌物清理干净,见窦腔内有真菌球样物,取出后送检病理,开放前、后组筛窦,开放蝶窦,打开部分框内壁以减压左眼球。术中病理回报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生理盐水冲洗窦腔,高分子海绵填塞鼻腔。术后给予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术后2天开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眶周皮肤消肿明显,但左眼仍视物不清,眼眶增强MRI:左侧上眼睑区及眼眶外上限区(肌椎外)可见条片状等信号灶,DWI呈高信号,眶尖未见累及,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左侧眼球突出,视神经伸长,未见明显一场信号灶。眼部彩超:左眼前方及颞侧无回声暗区。考虑为眼睑级框内脓肿形成,诊断为左眼睑、眼眶蜂窝织炎,于11月17日行左眼睑及眼眶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从上眼睑和眶腔吸出约10ml黄色脓样液体,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含30mg小诺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置入胶皮引流条后缝合。术后给予抗炎级对症治疗,每日换药处置2次。药敏结果回报:粘质沙雷氏菌,药敏结果头孢类、青霉素类敏感,因患者有头孢类过敏史,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点。术后12天,患者无不良主诉,查:Vos无光感,左侧眼睑及眶周轻度红肿,引流口处脓性分泌物基本消失,腔内清洁。左眼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瞳孔散大,直径约5mm,直接对光反射阴性,晶状体透明度下降,眼底见视神经色淡,视网膜散在片状出血,眼压27.8mmHg。眼底血管造影:左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鼻窦 CT:左侧上颌窦内积液已基本吸收,左侧上颌窦及筛窦内积液较前明显减少,蝶窦及鼻腔内积液已吸收。补充诊断:左眼视神经萎缩,左眼视网膜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病情稳定,于12月9日出院。
作者:逯思;金永德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