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价

尹小宁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老年, 慢性,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精神心理因素
摘要:目的:通过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分析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患者的精神心理和生活质量状况,揭示对老年CFC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普适量表(SCL-90)和疾病特殊量表(PAC-QOL)对50例老年CFC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者之间的精神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老年CFC患者的精神心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老年C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年龄、BMI、性别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CFC患者SCL-90评分的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9个因子分除恐怖外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老年CFC患者PAC-QOL的4个部分得分及总平均分分别为:躯体不适(3.06±O.75)、心理社会不适(2.34±0.79)、担心焦虑(2.99±0.81)、满意度(3.22±O.40)、总平均分(2.85±0.50),均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4)SCL-90评分与PAC-QOL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尤其表现在焦虑和抑郁两方面。结论:老年CFC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便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的高低比实验室指标更能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治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时应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状况。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德城区2013年甲状腺癌发病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医疗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近两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郑颖;芦志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综合治疗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135万妇女被诊断为乳癌,其中有42万妇女死于乳癌。我国是乳癌的低发国家,但在国内的发病率也有较大的差别,沿海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内陆地区为高,且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目前普遍认为,除了早期诊断以外,综合治疗是使乳腺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手术治疗发展到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的综合治疗。

    作者:夏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通过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分析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患者的精神心理和生活质量状况,揭示对老年CFC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普适量表(SCL-90)和疾病特殊量表(PAC-QOL)对50例老年CFC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者之间的精神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老年CFC患者的精神心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老年C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年龄、BMI、性别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CFC患者SCL-90评分的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9个因子分除恐怖外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老年CFC患者PAC-QOL的4个部分得分及总平均分分别为:躯体不适(3.06±O.75)、心理社会不适(2.34±0.79)、担心焦虑(2.99±0.81)、满意度(3.22±O.40)、总平均分(2.85±0.50),均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4)SCL-90评分与PAC-QOL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尤其表现在焦虑和抑郁两方面。结论:老年CFC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便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的高低比实验室指标更能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治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时应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状况。

    作者:尹小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DCA循环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应用及体会

    PDCA循环作为基本的质量管理工具在我院等级医院评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PDCA循环在资料整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质控等环节中的实际应用过程及成效体现,并实际表述自身应用此工具的体会及思考。

    作者:张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

    目的:调查与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促进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检测。结果: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见平;赵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营养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干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营养护理可以改善各方面生活质量,平衡营养状况,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景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研究进展的启示

    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是以现代科学育儿新理念为指导,致力于促进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改变传统育儿习惯的错误做法和不利影响,推动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为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本综述从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存在问题及挑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提出该研究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的启示和建议。

    作者:刘云芬;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儿童22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儿童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临床效果。方法:390例皮试儿童患者分为两组。220例用生理盐水为治疗组,170例用注射用水为对照组。分别在上臂掌前侧内1/3处,皮内注射0.1ml的皮丘,从儿童的哭闹观察儿童对疼痛的反应,10-20分钟后观察皮丘变化。结果:皮试结果比较,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治疗组阴性率96.36%,儿童对疼痛反应弱或没反应,注射用水配置皮试液对照组阴性率70.59%,儿童对疼痛反应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临床效果佳。

    作者:金改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广州市89例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病例治疗,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03月01日到2013年09月30日期间,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年轻恒牙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年龄小于16岁的儿童恒牙外伤患者89例,患牙159颗。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外伤类型、外伤后就诊时间、受伤原因、外伤牙位、累及牙数等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恒牙外伤儿童在8-12岁发生率高(77.5%),男童(68.1%)高于女童(31.9%),男女比例2.14:1。儿童恒牙外伤发生的原因中,摔伤占一半以上(53.9%),其次为碰撞(28.1%)、运动、交通事故;男女儿童年轻恒牙外伤发生原因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摔伤、碰撞为主,女童以摔伤多见。年轻恒牙牙外伤类型中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其次为牙冠折裂露髓、牙周损伤、牙釉质折裂,冠根折、牙脱出、根折较少见。男女童牙外伤高发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女童以牙冠折断露髓好发。不同牙位中上颌中切牙发生率高(73%),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累及1颗牙位者占48.3%,2颗牙33.7%,3颗牙13.5%,3颗以上4.5%。不同牙外伤类型累及牙数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8-12岁年龄段儿童尤其男童容易发生恒牙外伤,社会、学校及家庭应采取运动时对上颌切牙的保护措施减少儿童摔伤、碰撞等。

    作者:郑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表现为头晕、眼花、冷汗、打哈欠,少数患者无症状。严重者血压显著下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若不及时发现会导至心跳骤停,危及生命。可通过控制超滤率和超滤量,改变透析模式,低温透析等方法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娄新捷;刘亚东;曹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社区居民中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值、血压控制率、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血压较对照组患者血压降低,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运用健康管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霞;张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沐舒坦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对比探析

    目的:探析沐舒坦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6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滴注沐舒坦组、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和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对各组患儿进行相应的治疗,对各组患儿的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组>静脉滴注沐舒坦组>雾化吸入沐舒坦组>对照组。结论: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宁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道护理体会

    目的:脑干出血患者的气道护理对其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脑干出血病死率极高,大多数死于发病2日以内,若患者度过脑水肿高峰,危及患者生命的往往不是脑出血本身而是他的并发症。并发症中又以呼吸道感染常见。所以对脑干出血的患者应加强气道护理。

    作者:温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至范可尼综合征一例

    我国HBV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0%,有近2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为无环磷酸核苷类抗病毒药,对HBeAg阳性、HBeAg阴性和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均有明显疗效,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其对肾脏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近端肾小管损害。本文报道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剂量抗乙肝病毒治疗,至老年妇女引起范可尼综合征一例,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使药品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并提醒临床注意用药安全。

    作者:艾莉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提高识别腕带在儿科佩戴依从性的管理与效果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病区患儿识别腕带(简称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管理,从而有效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方法: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加强宣教,规范佩戴,确保舒适佩戴,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核对腕带依从性,并比较2012年3月~5月(加强管理前)和2012年6月~8月(加强管理后)影响患儿识别腕带佩戴原因及患儿腕带佩戴依发生率。结果:加强腕带管理后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加强腕带管理前为92.50%(P<0.05)。加强腕带管理后:照顾者对腕带的认知不足由18.33%降至5.00%,患儿腕带舒适性差由17.50%降至4.17%,医务人员缺乏核对腕带依从性由12.50%降至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管理,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降低影响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的原因发生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用α-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分别观察两组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2,p<0.01)。结论: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作者:景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为医院治疗尿道下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60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B、C、D组各15例,分别行MAGPI、Mathieu、Onlay和Snodgrass手术;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发现,全组60例患者中,共有52例治愈,治愈率达到86.7%;其中A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全组有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结论:临床在给予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术式进行治疗;并严格按照治疗原则、规范手术操作来提高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能力。

    作者:陆增祥;谢泽翌;李永;余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输液贴在小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巧用

    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做为一种新型输液器材,它不仅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对我科应用小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在覆盖透明贴膜前配合使用一次性输液贴固定好留置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使用方法:1.常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一次性输液贴较窄的一条贴于留置针外露部分,使之固定于手臂处;2.再取一条较宽带有敷贴的输液贴对折两次后垫于留置针分叉处下面皮肤处;3.将一条较宽有敷贴的输液贴固定于留置针穿刺处;4.将一次性输液贴较窄的一条贴于留置针分叉处上面;5.常规贴好一次性透明敷贴。

    作者:刘杨;吴建中;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不良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不良依从的相关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20例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结果:2岁以上患儿有较好依从性为32%,2岁以下患儿较好依从性为15%。结论:影响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除患儿年龄因素外,来自患儿家长及工作人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护理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云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顺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顺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43例顺产后有尿潴留的产妇进行原因分析和实施护理对策。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产妇对产后休养知识的正确认知水平,降低了尿潴留发生率。其中做心理护理后有效者10例,调整体位诱导排尿法有效者8例,开塞露纳肛法有效者5例,药物治疗法有效者10例,留置导尿管10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预防顺产后产妇尿潴留有效。

    作者:覃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