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站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

岳献荣;孟毓

关键词:实验室, 生物危害, 气溶胶, 防护措施
摘要: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工作时被AIDS、乙肝、丙肝及其他血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趋势[1]。因此,血站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加强实验室人员日常操作中的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意义重大。现结合实际工作对实验室人员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生物危害以及防护进行探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5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方法:针对56例患者需要脑室引流管、气管套管、吸痰管、留置导尿管、鼻饲管、吸氧管、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实践,观察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了管道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管道护理工作在颅脑损伤病人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作者:宁芳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可治愈,母子平安成功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庭护理对门诊输液肺炎患儿康复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家庭护理对门诊输液肺炎患儿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160例门诊输液肺炎患儿,给予患者必要的家庭护理指导,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护理情况,乙组家庭护理的所需的治疗费用、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与甲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门诊输液患儿必要的家庭护理,有利于患儿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崔淑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麝香保心丸对PCI术后患者LDL-C及NT-proBNP的影响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2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2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不给予,跟随观察1年内不同时间点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CI术后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 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可降低PCI术后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作者:冉琴;边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2年我院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监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葡萄球菌属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分析,掌握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菌株。药敏试验采用MIC法进行,质控菌株为金葡菌ATCC25923,数剧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葡萄球菌属细菌在临床分离菌株中共收集417株,其中金葡菌112株,占26.8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05株,占73.14%;发现4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其中3株是金葡菌,1株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的医院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须重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遏制多重耐药菌株产生,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作者:谭翠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7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70例(100颗患牙,前牙23颗,前磨牙27颗,磨牙50颗)。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牙的恰填率明显高于前磨牙与磨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杨忠才;刘聪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碳酸氢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予基础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碳酸氢钠1.0g tid,疗程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张倩;郑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常用的绝育手术,其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尽管手术操作简单,但是因为接受手术的女性普遍存在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加之担心术后会影响劳动能力或性功能,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焦虑等不良情绪,而焦虑的存在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均有不利影响。【1】为了使受术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实施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增加其配合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李娇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创伤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启动机制

    随着建筑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损伤程度也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进一步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创伤、感染、中毒、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进而出现MODS,与此同时机体的炎症水平及免疫功能发生显著改变。炎症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免疫系统由免疫防御到杀伤肺、肝、肠等脏器自身细胞,其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清楚。肠菌移位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炎症级联瀑布学说、缺血-再灌注学说等学说均无法把炎症与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与临床病理表现完全统一。对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上的不足也使SIRS及MOD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3]。

    作者:常玉立;张建政;孙天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性脑病脑肠同治理论本质探析

    “脑肠同治”理论是刘铁军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经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提出的总结脑肠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理论。刘铁军教授指出对于肝性脑病患者如果一味醒脑开窍,临床疗效往往不理想,而在治疗脑的同时采用脑肠同治之法却往往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从而提出了肝性脑病脑肠同治理论[1],对发展中医学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景洲;刘铁军(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例难愈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

    放射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放射性治疗中,照射野皮肤很容易出现放射性损伤。据统计,肿瘤放疗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1]。而放疗疗程每延长1天,局部控制率将下降1%-3%,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因此,防治皮肤黏膜放射损伤是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推荐的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措施[3]。笔者收集2006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院放疗或在外院放疗出现难愈性皮肤损伤患者3例,经伤口评估后,选择合适药液和敷料护理伤口,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石利平;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析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

    比较我院检验科开展的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颗粒凝集试验(TPPA),联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结论:ELISA适合做筛查试验,TPPA适合做确证试验,TRUST适合用于病情判定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进餐及行走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餐及行走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淑华;万丽霞;帅水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鼻中隔偏曲合并c型歪鼻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鼻中隔成形-鼻骨矫正术的治疗检验,探讨C型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有效手术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C型歪鼻患者,其中8例有通气障碍,均采用开放式切口入路施行鼻中隔成形-鼻骨整复矫正术。结果:全部病例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5-24个月,鼻外形及鼻腔通气功能进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中隔成形术-鼻骨整复矫正术可以有效治疗C型歪鼻。

    作者:康壮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例误认为静脉留置针胶管落入血管内纠纷处理和防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炎是静脉留置输液治疗的并发症之一。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9月发生一例误认为静脉留置针胶管落入血管内的护理纠纷(静脉留置血管上段有一4厘米长似胶管状异物),但无红、肿、痛现象,硬度适中。这种静脉炎在我院从未发生过。经过耐心安慰、细心观察、妥善处理,得到了满意的解决效果。

    作者:徐静;杨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性47岁。因右胫腓骨骨折入院,入院后五天在全麻下行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术后第一天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16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输注3分钟约20ml时,患者突然出现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3小时后患者症状缓解。

    作者:武桂芳;曾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防控提高慢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逐年改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在我们周围小胖墩越来越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逐渐年轻化,心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但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存在许多误区,如重治疗,轻预防;重躯体,轻心理;重局部,轻全身;重单打独斗,轻团队合作;重早期治疗,轻后期康复及随访指导等。心血管疾病不仅是现今发达国家威胁人类健康生命的头号杀手,也是我国面临的严俊挑战。

    作者:王争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产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及护理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全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加上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卫生健康知识和就医需求的增长,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产科的工作性质是病人多,周转快,病情变化复杂,病人及家属期望值高,产科医疗纠纷在全国各地各医院中均排居前位,这就要求产科医护人员要做到知法、守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沟通技巧,既要维护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又要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如何使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降至低限度,是我们每一位产科工作者及管理者始终探索和期望的,同样也是每位患者在接受产科诊疗过程中对安全的迫切需求。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干预及观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对社区96例50-78岁存在代谢综合征的中老年人,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及药物治疗等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干预10个月后观察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96例患者中饮食控制和运动量不合理者占90.6%和87.5%,高热量与高脂肪摄入者为100%与94.25%干预后TG、TCH、HDL-C及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0.01),肥胖患者体重降低,总热量与脂肪摄入明显减少,运动量增加,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结论:多因素干预能较好的预防代谢综合征及其带来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范巧云;刘玉珍;姜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阴道试产分娩成功43例(82.69%),未发现子宫破裂,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与同期自然分娩50例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再次剖宫产128例,出血量、手术时间、非甲级切口愈合率均较同期130例首次剖宫产者高(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需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阴道分娩是一种可选择的可行性措施。

    作者:曹淩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