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程淑华;万丽霞;帅水云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 脑卒中, 偏瘫,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进餐及行走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餐及行走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可治愈,母子平安成功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4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与病例分析

    2011年1月-2012年一月,我们根据14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别进行了宫颈组织检查,诊断性刮宫,得到病理结果175例(有的患者有两项病理结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付琳;张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变应性鼻炎引起儿童慢性咳嗽3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认识。方法:报告并分析我院诊治35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按相应对应处理及合并症处理,症状好转。结果:通过复习变应性鼻炎的病因、诊断标准、合并症及治疗原则,大多数变应性鼻炎患儿如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治愈,避免病情迁延慢性。

    作者:李国辉;敖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空肠神经纤维瘤致肠扭转一例

    患者女性,71岁,因腹痛、腹胀8小时伴呕吐5次于2010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感右中下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5次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院外治疗无好转,腹痛、腹胀进一步加重,故就诊入院。病后解大便1次,色黄,小便正常。既往无特殊。体格检查:T37℃, P72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精神差,腹部中度膨隆,可见肠型,全腹压痛,以右中下腹尤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隐约扪及包块,界欠清,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5次/分。血常规:WBC13.7×109/L、HGB129g/L、NEUT90%,尿常规:红细胞3+、蛋白1+,肝功、肾功正常,淀粉酶:111U/L,B 超报告:1.右中上腹实性包块,性质来源待定;2.腹腔肠管广泛扩张;X 线检查:1.右下肺炎性病变,2.右侧胸腔少量积液,3.肠梗阻X 线征象;CT:1.右中腹部包块,多考虑肠系膜肿瘤,2.肠梗阻征象;ECG:1.窦性心动过缓,2.心肌缺血。初步诊断:急性肠梗阻。入院当天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渗出液约500ml,距屈氏韧带约120cm 处空肠壁见一外生性生长的包块,大小约6cm×5cm×5cm,表面凸凹不平,呈灰白色,质硬,肠腔无明显狭窄,包块下坠致小肠系膜扭转1圈半,扭转上方小肠扩张。

    作者:龚建云;范红晖;汪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危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现代医学护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转变[1],舒适护理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尤其针对于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新生儿来说,良好的护理对于患儿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娜;杨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葛清热方灌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白葛清热方灌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10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明显高于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心肌酶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葛清热方灌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快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是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久敏;刘小云;张丽萍;夏冰杰;夏春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应用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88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治疗24小时,间歇12小时再照射12小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哭闹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哭闹情况(11.3%)明显少于对照组(31.8%),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少新生儿的哭闹,使其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是指栓子从心脏或近心端动脉臂脱落,被血流推向远动脉,阻塞动脉血流,导致肢体、脏器、组织等缺血的急性病变。我科从2010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下肢动脉栓塞82例手术治疗同时针对病因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基本康复出院,在护理方面总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宋志英;赵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合应用SAA、PCT、 CRP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150例病毒感染患儿和60例细菌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AA、PCT、CRP水平,并与40名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 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T、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SAA、PCT、CRP有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以血清SAA/CRP比值的检测更有意义。

    作者:张衍胜;王洋;荣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致INR值异常一例病历分析

    胺碘酮作为一种高效而安全较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而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因此临床上常见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的病例。而两药的药理特性各异,合用时,胺碘酮可使华法林浓度增加,从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国际标准化值( INR),使用不当将增加出血机率。临床药师拟结合临床实践对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郝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在医院供应室实行分班管理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位,它担负着全院的无菌器械、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和供应任务,随着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供应室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国家卫生部对消毒供应室也有了新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因此,医院消毒供应室应以满足临床需要为宗旨,预防与减少医院感染为核心的新型供应室。现就我院供应室分班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姜忠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再论严把剖宫产术的指征

    主要讨论严格把握好剖宫产术的指征,确实做好保护妇女们身心健康,减少不必要创伤和由术后带来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并提出剖宫术的严肃性、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讨论提醒每一位妇产科医师要从患者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来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妇,做到放弃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指标和利益挂钩问题。应从每个医师的灵魂深处去认识如何把握好剖宫产手术的问题,把握好手中的手术刀,千万不要乱剖乱切,实践证明剖宫产术增多的原因,一部分是出现手术指征,但有大部分是人为在提高剖宫率,有人统计过60-80年代剖宫术只占5%,以后逐年上升,在没有进入市场经济之前剖宫产术占15-20%,目前剖宫产术已达到了80-90%以上,出现乱剖乱切情况,结果使很多术后并发症困绕着很多患者,尽管目前没有法制约束,但医德的宗旨,也应必须执行,目前起,每个医院领导,每个妇产科医师,却应反思,必须做到认真选择指征,认真对待剖宫产术,是该做到“刀下留人”了。

    作者:陈修虹;陈敬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痔瘘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痔瘘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近3年来69例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经过。结果:3例行导尿治疗,其余6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结论:我们认为痔瘘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因多样,术前确认困难,一旦发生,应积极追问病史,及时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关键,前述治疗方法无效时再采取正确保留导尿是处理该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超;刘征;刘士平;钱兆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护理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00例,针对患儿的情况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儿100组,针对患儿情况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因护理干预不当熬制肠穿孔等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8.6%;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西药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宁;王静业;徐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改进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20例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加强术中、术后观察。结果:所有EVB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进一步保障止血成功率。

    作者:朱慧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左肝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左肝切除及肝断面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行左肝切除术及胆管空肠吻合术的原发性左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复发和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近期并发症10例(22.2%),其中手术切口感染5例,腹腔感染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分别于第3天、第7天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和白蛋白等指标于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术后随访9个月~3年,复查B超、CT结果复发2例,复发率4.4%。结果:优32例,良10例,差3例,总体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本组45例患者行肝左叶切除及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李国松;苏东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年龄35~74岁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0.9%,心衰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但是,从临床实践来看,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患者预后。随着非药物治疗手段的不断成熟,非药物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挥了突出的效果。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慢性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当前慢性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现状有一个较好的认识。

    作者:过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营养治疗对31例肿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饮食营养治疗对肿瘤化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住院进行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采用科学合理的搭配膳食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肿瘤患者平日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体重、血生化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对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肿瘤患者耐受化疗和放疗的能力,减少治疗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雪;欧阳文;徐峻;宋志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意外胆囊癌二次手术的选择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二次手术的指证、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25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患者全部因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而行腹腔镜下单纯胆囊切除术,因术后病理显示肿瘤侵及肌层以外,而在我院加行胆囊床(≥2cm)肝楔形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其中行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2例,仅1例病情较晚,行探查术。结论:对意外胆囊癌术后需二次手术的大都为Nevin III 期的患者,好在术后4周左右进行,胆囊颈部的胆囊癌需常规行胆囊管切缘快速病理检查,好行肝外胆管切除。

    作者:王志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