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雪;欧阳文;徐峻;宋志美
目的:对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5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便秘的几率分别为12.5%(5/40)、31.4%(11/3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患者发生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侠;王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现在人类生活的节奏变快,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均不同程度增加,少数心理脆弱的人不堪忍受而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如口服有机磷农药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的急症,发病急,症状重,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在积极抢救其生命的同时,还要做好其心理护理,使其在身体逐步康复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处理问题,配合治疗,早日痊愈出院。
作者:潘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级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的成效。方法:对2009年与2013年某固定体检电力职工群体中的1213名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信息档案、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实施分级健康管理。利用卡方检验来评估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等指标的管理效果。结果:经健康管理,生活方式改善明显,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与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治有明显效果,对整个电力系统高血压患者有积极作用。
作者:薛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解决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366例产妇在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进行了临床调查分析,根据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出院时吸吮成功率96.8%,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王红;魏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效果对比。方法:同期间收治的切除子宫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经阴道和经腹手术组各23、40例。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结果:经阴组与同期经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及重量无明显差异,经阴组有对腹腔侵扰少、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阴道子宫切除术为微创手术,安全可靠。而对多发(≥5个)、巨大或盆腔有严重粘连的肌瘤首选开腹子宫切除术。
作者:金今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乌头汤合剂加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在门诊随机抽取12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分3组,即乌头汤合剂治疗组(A组),来氟米特治疗组(B组),乌头汤合剂治疗组加来氟米特联合用药组为(C组),性别年龄无差异,30天一疗程,均观察2个疗程。结果:(A组)临床缓解38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B组)临床缓解32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C组)对关节疼痛,外周关节肿胀指数、功能障碍等,治疗前后均值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并且 CRP 和血沉值显著下降。结论:乌头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金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腹部手术前放置胃管目的是有效引流胃液,确保术后不发生腹胀,缩短胆管引流的时间,利于伤口愈合,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放置胃管的深度是测量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加上鼻尖到剑突的距离。如何保障胃肠减压的有效性简述如下:1接头堵塞1.1原因胃管与负压吸引器接头口径过小或胃液过分黏稠。1.2临床表现接头可见粘稠堵塞情况,胃管内有胃液而吸引器内无胃液流出。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及 CT引导下 I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40例,均给予静脉滴注艾迪60~100ml每天一次;长春瑞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长春瑞滨25mg/m2 d1,8,15+顺铂100 mg/m2 d1,每4周重复1次)4~6个周期;同步或化疗后行CT引导下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及粒子植入治疗完成后1~3个月CT评价疗效,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17例,微效(MR)3例,稳定(NC)5例,进展(PD)0例。所有患者化疗不良反应较轻(Ⅰ~Ⅱ度急性骨髓抑制,Ⅰ~Ⅱ度恶心呕吐,Ⅰ~Ⅱ度脱发),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生粒子迁移,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少量咯血。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及CT引导下I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毒副反应低、并发症少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文杰;邢兆伟;许迪魁;张金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阿替卡因肾上腺素与利多卡因是口腔麻醉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分析两种药物和两种仪器注射方式的副反应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仪器,有利于减少病人药物副作用,提升麻醉效果。方法:试验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The wand仪器和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口腔麻醉,对照组使用一次性口腔长针头注射器和利多卡因口腔麻醉,两组病例出现不同的副反应情况,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出现副反应经过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药物和两种不同的仪器使用存在不同的副反应,使用The wand仪器和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副反应明显减少,麻醉效果明显增强,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作者:许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头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92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止血、输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因感性脑病而导致死亡、血氨及NCT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2.17%,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为19.57%,死亡率为8.69%,实验组患者的肝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氨含量与NCT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氨含量及NCT较实验组患者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孢噻肟钠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孔祥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儿童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在临床极其罕见,以中重程度出血多见,易被误诊而延误救治。通过本病例的讨论,增加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类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倪雪莲;孙笑君(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就诊患者100例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按根向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50例,采用标准不锈钢K锉按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均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根管预备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根管治疗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o Taper 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快速有效,根管成型,根充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满意度高,能有效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脑梗塞作为脑梗塞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但病情发展快,尤其是大面积小脑梗塞,其继发的脑干受压和幕上梗阻性脑积水致枕骨大孔疝,常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危及患者生命,而内科保守难以奏效,常需神经外科干预治疗,挽救生命。我院自2003-2013年以来,共收治大面积小脑梗塞病人(术前排除脑干梗塞)84例,均采用枕下减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杰;闫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自拟处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对自拟处方进行加减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用自拟处方进行治疗,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又有现代药理研究的支持,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
作者:石玉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康复指导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方法。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9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4.82±5.12)d,对照组(20.12±5.78)d,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46.3%。结论:专业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自2012年2~6月我院收治病例中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使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质中的Mn,Zn,Fe,Cu等常规项目进行日常监测。对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在水质监测中的优点作总结和讨论。
作者:阎善信;邓清;高曙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联合喜炎平静滴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γ-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46例疱疹性咽峡炎,同时与46例对照组患儿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为93.48%,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为70.4%(P <0.05);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好转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班志勇;韦彩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南平地区浦城县一起流感暴发疫情,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确定病原,为今后有效开展流感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和流感病毒分离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8例病人咽拭子,阳性8例,均为 B型,阳性率为100%。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检测8例,第一次培养7例阳性,分离率由87.5%(7/8)。只有1份为阴性,将阴性标本做第二次重培养,才出现阳性,均为B型(Victoria系),病毒培养分离率上升为100%(8/8)。结论:本起流感疫情共发病76例,罹患率为10.8%(76/706)。我们采集病人咽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检测和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鉴定,确定为B型维多利亚株引起。此次疫情结合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用核酸快速检测结果指导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提高了阳性检出率。较传统方法大大保证了检测的时效性,而对基层疫情确定及时有效处理控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鹃;吴春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建筑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损伤程度也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进一步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创伤、感染、中毒、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进而出现MODS,与此同时机体的炎症水平及免疫功能发生显著改变。炎症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免疫系统由免疫防御到杀伤肺、肝、肠等脏器自身细胞,其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清楚。肠菌移位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炎症级联瀑布学说、缺血-再灌注学说等学说均无法把炎症与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与临床病理表现完全统一。对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上的不足也使SIRS及MOD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3]。
作者:常玉立;张建政;孙天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