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联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孙蓉

关键词:高压氧, 大黄牡丹汤, 加减治疗, 慢性盆腔炎, 现报道如下, 急性盆腔炎, 妇科常见病, 身心健康, 热入血室, 妇人腹痛, 多发病, 带下病, 中医, 体质, 疗效, 患者, 复发, 妇女, 范畴
摘要: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顽固,难以痊愈,且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在中医的范畴,盆腔炎属于“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癥瘕”等。笔者从2009年到2012年采用高压氧联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人AMI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AMI患者起病时多无典型的心绞痛,常表现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结论:老年人的AMI起病常不典型,因此,要提高对老年人AMI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的发。

    作者:向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溢血病人医院感染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脑溢血病人医院感染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142例脑溢血病人,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溢血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42例脑溢血病人中,21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8%。其中9例为肺部感染,感染率为42.9%,6例为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率为28.6%,3例为胃肠道感染,感染率为14.3%。结论:易感因素主要为长期昏迷,及侵入性操作等,包括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及手术打击。对于脑溢血病人而言,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其易感因素较多,应对其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陈玉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口腔疾病的综合防治模式的研究探讨

    通过设立“健康口腔之家”,公立医院口腔医生转变角色,担当家庭成员的长期保健医,由被动看病转变为主动电话预约,督促成员系统性、规范性预防或治疗恶性口腔肿瘤、粘膜病、颞下颌关节病、牙周病、龋病以及在口腔表现的全身疾病。该种创新的口腔疾病综合防治模式为医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创造了条件,为家庭成员争取了时间,特别是公立医院科室之间的合作,保证了人们的口腔及全身健康。

    作者:邢树林;曲大利;丛斌;王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分层管理前、后各350名患者,对107名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比较分层管理前、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中能够有效的将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利霞;赵贵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析医院统计报表数据的常见问题

    目的:对医院统计报表数据中出现的常见错误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避免发生错误的对策及建议,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从而为医院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方法:查看并分析院内业务统计报表以及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法定报表,并选择我院2012年第二季度的6500份病案,核对检查此阶段报表中相关指标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对住院统计数据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对病案首页进行审核发现,导致我院统计指标数据缺失或不实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负责病案录入的工作人员缺乏严谨工作态度、病案首页信息存在书写缺陷等。结论:应重视医院病案的科学管理,严格审核统计报表,提高病案输入与填写质量,为统计数据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使统计的服务作用与参考价值得到真正发挥。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8例重症肺结核病人使用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重症肺结核病人由于病情的需要,需长期静脉使用药物。由于病情及血管的因素,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带来了困难。静脉留置针的推广应用不仅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而且可较好的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病人痛苦,有利于临床用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作者:王素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社区居民中38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确保适宜的居住环境,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呼吸道护理,健康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指导,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20例患者痊愈,占总患者数的52.64%,15例患者好转,占总患者数的39.47%,3例患者病情加剧或死亡,占总患者数的7.89%。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萍;叶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风险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风险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认识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成因和规律。方法:根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敌对因子分,将8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低度风险组(≤16分)和高度风险组(>16分),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人格特征。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婚姻、受教育年限、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风险组的 EPQ 量表外向性[(11.77±3.44) Vs (14.92±3.50)]、神经质[(13.47±4.19) Vs (15.32±3.11)]和精神质[(13.53±3.49) Vs (16.54±2.78)]等因子分均低于高度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L 因子分[(11.65±3.60) Vs (12.73±3.49)]两组间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 相关检验结果显示,PANSSS-兴奋敌对因子分和 EPQ 量表的外向性(r=0.427)、神经质(r=0.316)和精神质(r=0.533)等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风险和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高攻击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神经质、外向不稳定性、精神病性等人格特征倾向更为明显。

    作者:徐海波;黄文忠;李洪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949名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949名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发现目前在本地区此年龄段儿童健康保健存在的问题,对托幼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提出合理化预防保护措施,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本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方法:2013年2月对我所直接管辖的14家2949名年龄2-6岁的儿童进行入托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肥胖检出率为5.32%;龋齿患病率为:26.65%;远视力低常检出率为9.97%;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肥胖、远视力低常、龋齿在托幼儿童中患病率比较高,托幼机构在日常卫生保健工作中应该关注肥胖儿童的饮食和体格锻炼,关注儿童口腔保健、视力保健;医疗保健机构配合托幼园所加强健康宣教,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家园配合,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钟丽华;马汾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医院离退休工作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的离退休工作档案,对适应老龄化社会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改进服务管理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医院离退休工作档案既包括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声像、图表、数据等文字和音像资料,也包括了离退休人员个人信息档案、健康档案、特需专家、人才档案、福利待遇档案、离退休党组织建设档案等方方面面,现就加强医院离退休工作档案管理谈谈个人的认识。

    作者:孙阅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住院患儿126例血尿素氮监测分析

    目的:观察住院患儿血尿素氮监测结果,与健康体检儿童相比,推测其与儿童患病期间营养热卡摄入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儿科普通病区住院患儿126例,观察其血尿素氮检查结果,选择同期本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1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住院患儿与健康体检儿童血尿素氮的差异。结果:126例住院患儿中,血尿素氮低于正常参考范围62例(49.2%),64(50.8%)例在正常范围:对照组中,16(12.5%)例低于正常参考范围,112(87.5)例正常。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血尿素氮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比率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儿血尿素氮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与其在患病状态下消化吸收功能差,营养热卡摄入少,且热卡消耗多,蛋白质分解多,出现负氮平衡,影响身体发育。儿童患病期间需加强营养,预防因病而影响身体发育。

    作者:戴迭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2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在抗结核基础上给予胰岛素进行降血糖,对照组26例患者口服降糖药降血糖。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等进行察并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为期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痰菌转阴、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糖稳定程度密切相关,在两病合并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胰岛素降血糖治疗,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盖骨单发肿瘤的MR诊断

    目的:探讨颅盖骨单发肿瘤病变的MRI表现。材料:回顾性分析20例颅盖骨单发肿瘤的MRI表现。结果:10例中骨瘤6例,海绵样血管瘤2例,恶性组织细胞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转移9例,恶性淋巴瘤1例。仅累及单层颅板,另一侧颅板保持完整以及肿瘤周围低信号骨质增生硬化带包绕是颅盖骨单发良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而肿瘤的不规则或分叶样外形,脑膜、脑叶和皮下侵犯是恶性肿瘤的可靠征象。结论:MRI 能够明确颅盖骨单发肿瘤病变的性质和范围、颅骨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叶靖;王守安;征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拔牙术后出血原因的分析及护理

    拔牙术后伤口出血是临床上拔牙常见的并发症,是指术后在去除棉球后数小时,创口有明显出血,或术后3-5d 创口感染血凝块分解后发生的出血[1]。了解拔牙后伤口出血的原因对于拔牙后伤口出血的防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2012年我科收治因拔牙后不同程度的出血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大的岁,小的岁,磨牙例,前牙例。

    作者:周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有效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初在企业中推行,随着2006年两法一规的实施,采供血机构目前也基本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镇江市中心血站于2000年通过 ISO9002:1994版质量体系,是全国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的中心血站,在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企业中适用的要素和条款正确运用到血站的体系建设中,如何有效运行PDCA,以真正有效推动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连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儿科抽血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措施

    为了有效干预儿科抽血护士因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生理问题。通过查找了解儿科抽血护士工作中所面对的种种心理压力源,对其所处的环境,来自患方的不良因素等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和释放抽血护士的压力源,从而达到调整身心状况,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

    作者:周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从黄柏一药浅谈中国的气文化

    今天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现代版的中医药书籍,如有黄柏一药皆会讲到它能清泻下焦之湿热。有的也会提到它的气与味。可是基本上现代医家对气味避而不谈,就像对脉一样避而不谈,或者谈的很浅陋。因为我们对此基本上不了解,即使是中医业内人士。对中药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功用和主治上就会使我们对中医的掌握缺乏根本。对于药物的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的掌握对于更全面了解及运用中药有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医讲究总体辨治,,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例如黄柏一药,其味苦,其气沉降。此气味就决定了它只能入于下焦而降气清热。因为苦能降下坚阴,气沉降而寒,能清热泻火,只要掌握了它的气味,无论有什么功用都是从此派生出来的。分析一下咳嗽的病机主要是气机不降,如果令气机往下走,没用向上攻冲之势,就会咳喘自消,这是根,我们用的是黄柏之气,而非清解下焦湿热之功,可惜知之者甚少,或者忽略其根而记其功用者甚众。

    作者:陈新华;李笑男;李茂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护士进行团队意识培养的做法和成效

    总结对脾胃病科护士培养护理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主要措施为管理者加强对护士的能力考查,注重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业务水平,调整护士分组,组织梯队结构,并了解个体心理动态,自主择队,加强情感管理,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艳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病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为乙型肝病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122例乙型肝病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和护理3个月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及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及肝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和护理3个月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吗啡肽-1对诱发性关节炎的作用

    内吗啡肽-1(EM-1)能产生与吗啡等效的镇痛作用,对急性痛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对持久的慢性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产生慢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内吗啡肽-1对单碘醋酸钠引起骨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1-10-9摩尔内吗啡肽-1注射入膝关节,可显著地降低外周传入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这表明内吗啡肽-1可缓解关节炎性疼痛,治疗关节炎症状。

    作者:李宗明(通讯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