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刘振华;刘吉琴;张自力

关键词: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为巨大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为等低密度,1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2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1例以实性成分为主。CT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包膜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以后呈持续明显强化,包膜完整。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术前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中的临床观察与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的78例病历资料,早期临床观察术后高眼压的发生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眼压升高是常见的并发症,通过及时的观察及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眼压、改善视力。

    作者:付帮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治未病”在妇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诊治3方面内涵。王颖晓[1]阐述“治未病”理论,包括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先安未病,已病防传、防微杜渐,救其萌芽三方面内容。随着妇科疾病研究的深入,中医“治未病”思想已运用到妇科各领域。1闭经魏绍斌等[2]提出针对引起闭经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如保持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良好有序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盲目节食减肥,正确采用节育和避孕措施。若已发病则在积极诊治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情志治疗,以缓解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和思想压力,并注意生活饮食调摄,少食辛辣、油腻之品,不可过食生冷或偏食,注意药食结合,特别是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辨证使用中医食疗,对本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MicroRNAs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效果差。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 RNAs,参与调节细胞的许多基本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去十年,对miRNAs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miRNAs表达谱有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miRNAs在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李晓阳;颜才华;马一杰;罗素霞;陈小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8~2013年入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552例急性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及预后情况分析。结果:294例有出血量记录者无血肿扩大248例,有血肿扩大4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脑室出血20例后,将其分成幕上及幕下脑出血两组,幕上脑实质出血459人,幕下脑实质出血73人,对其总体预后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进行病死率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病人预后差别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60ml病死率高,与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60ml组病死率是<30ml组的4.11倍。结论: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对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均有影响。

    作者:王彦阔;孙丽萍;马俊保;张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分层管理前、后各350名患者,对107名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比较分层管理前、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中能够有效的将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利霞;赵贵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份在我院妇科住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48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下降、术后并发症减少、满意度提高,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新型护理模式,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费用支出,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崔娥萍;王朝东;平慧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有效构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初在企业中推行,随着2006年两法一规的实施,采供血机构目前也基本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镇江市中心血站于2000年通过 ISO9002:1994版质量体系,是全国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的中心血站,在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企业中适用的要素和条款正确运用到血站的体系建设中,如何有效运行PDCA,以真正有效推动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连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替吉奧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奧每日80mg/m2口服,分两次在早晚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d1-d14,21天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CR4例,PR10例,SD8例,PD10例,有效率43.7%,临床获益率68.8%。主要毒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等。结论: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特别适合年龄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的患者。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的优势

    目的:探讨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的优势。方法:外科手术小儿60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00例,A组采用喉罩全麻,B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骶管阻滞,C组采用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结果:C组术后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少于A组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喉痉挛、返流、呛咳、恶心呕吐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启忠;李志勤;姚向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低压力水平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II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扩张气道、止咳、祛痰及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给予尽可能低的压力支持水平(维持潮气量4-7ml/kg,同时SaO2>90%的低IPAP,EPAP≤5(cmH2O)的BIPAP治疗;通过观察患者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经面罩BIPAP治疗后68例患者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指标得到改善,PH、PaO2、SaO2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IPAP治疗可以改善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帮助此类患者减轻呼吸肌疲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并减少气管插管率,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济有效的方法;低压力支持水平(维持潮气量4-7ml/kg,同时 SaO2>90%的低IPAP≤5cmH2O)的BIPAP治疗成功率与更高压力支持水平患者成功率相同。且患者人机协调性更好、依从性、耐受性更好,副作用更少,更加安全。

    作者:王彦;胡乃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尿白细胞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沉渣检查尿白细胞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新鲜尿液500份,先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再使用显微镜进行尿液沉渣镜检。结果:发现显微镜检出阳性尿液标本有56份,占总标本11.2%,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出阳性尿液标本有61份,占总标本12.2%。比较后分析发现:二者符合率为91.8%。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分析结果与显微镜下白细胞镜检结果不完全相符,尿液分析仪检测应该与手工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尿液检验质量。

    作者:欧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例重症多形红班性药疹合并双下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一种反应,严重可累及机体各系统。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三种。起病初期为皮疹样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常遍布全身,皮损处很快出现松弛性大疱,稍擦即破,糜烂面大量渗液,多数伴有眼、鼻、会阴粘膜等糜烂损害。病人死亡率高,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陆维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健康教育是医院实施优质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护士就是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护士通过在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让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医护过程,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对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达到通过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作者:朱芳;李珍;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膝关节镜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通过分析在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炎病人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结果:分析总结出膝关节镜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操作常规对膝关节镜手术的影响。结论:熟悉膝关节镜使用原理,术中熟练配合操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了并发症及感染,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叶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空肠神经纤维瘤致肠扭转一例

    患者女性,71岁,因腹痛、腹胀8小时伴呕吐5次于2010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感右中下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5次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院外治疗无好转,腹痛、腹胀进一步加重,故就诊入院。病后解大便1次,色黄,小便正常。既往无特殊。体格检查:T37℃, P72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精神差,腹部中度膨隆,可见肠型,全腹压痛,以右中下腹尤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隐约扪及包块,界欠清,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5次/分。血常规:WBC13.7×109/L、HGB129g/L、NEUT90%,尿常规:红细胞3+、蛋白1+,肝功、肾功正常,淀粉酶:111U/L,B 超报告:1.右中上腹实性包块,性质来源待定;2.腹腔肠管广泛扩张;X 线检查:1.右下肺炎性病变,2.右侧胸腔少量积液,3.肠梗阻X 线征象;CT:1.右中腹部包块,多考虑肠系膜肿瘤,2.肠梗阻征象;ECG:1.窦性心动过缓,2.心肌缺血。初步诊断:急性肠梗阻。入院当天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渗出液约500ml,距屈氏韧带约120cm 处空肠壁见一外生性生长的包块,大小约6cm×5cm×5cm,表面凸凹不平,呈灰白色,质硬,肠腔无明显狭窄,包块下坠致小肠系膜扭转1圈半,扭转上方小肠扩张。

    作者:龚建云;范红晖;汪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96例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9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加用氯沙坦;并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组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心率、Scr、BUN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较为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敬龙;莫红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专业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康复指导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方法。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9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4.82±5.12)d,对照组(20.12±5.78)d,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46.3%。结论:专业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操训练提高慢阻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进行呼吸操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及肺通气功能检测,并练习呼吸操,告知其锻炼的具体要求,随访观察患者锻炼呼吸操3个月后的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及气短症状的改善情况。所有数据均使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呼吸操锻炼后,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VC、FVC、FEV1、FEV1/FVC%)以及气短症状均有所改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OPD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气短症状。

    作者:杨玉平;周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密闭式吸痰在昏迷并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昏迷并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减少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昏迷并气管切开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组30例(观察组),开放式吸痰组2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密闭式吸痰组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开放式吸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外源性条件致病菌的侵入,相对保护开放气道,减少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几率,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赵菁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及社会不公平的评价等因素影响,护士在高风险、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