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

刘亚莉

关键词:高血压, 糖代谢状况, 血管病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糖代谢状况及血管病变的内在关联。方法:本组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4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的腰围、体重逐渐增加,本文中IFG组与NGT组患者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IFG组、NGT组与IGT组或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腰围与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有必要进行常规的糖耐量检测,要定期对自身的血脂、体质量指数、血尿酸、MA及hs-CRP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修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生糖尿病,以降低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脑卒中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肠内营养的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观察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可显著减少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春慧;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病例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技术是应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起到清除病灶的目的。该技术损伤小,效果明显,但也有一定死亡率。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患者对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情况。方法:在我院中医科病房住院病人中,选取部分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部分病人予以普通护理服务,比较两部分病人出院后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分析,住院期间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出院后对入院宣教态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医疗活动讲解、出院健康指导五个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服务的患者,其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皮祖细胞动员、归巢与白血病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 s,EPCs)是一种多功能干细胞,也是内皮细胞的前体。EPCs参与了肿瘤血管新生,从而促进肿瘤增殖、侵袭、转移。本文就近年来EPCs的动员归巢与白血病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佐霖;何明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4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与病例分析

    2011年1月-2012年一月,我们根据14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别进行了宫颈组织检查,诊断性刮宫,得到病理结果175例(有的患者有两项病理结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付琳;张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IV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新进展

    随着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增多,为适应艾滋病大规模筛查和尽量早期诊断治疗的需要,目前艾滋病检测技术向着简易、快速、可靠的方法的方向发展,HIV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提高,缩短检出HIV的窗口期,在艾滋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艾滋病的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HIV实验室诊断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对HIV核酸检测的各种技术原理、特异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的前沿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官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时期做好医院党建工作刍议

    创新医院党建工作,对于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医院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结合卫生改革形势和医院的实际,努力探索推进医院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方莲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CU院内转运意识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

    ICU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变化快,需要及时完善各项检查和治疗,有部分检查、治疗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并且需进行特殊治疗时必须转运到其他科室接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CT 及磁共振检查等[1]。危重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及时的主诉症状,常因诊断、治疗的需要进行院内转运检查。但由于 ICU 患者本身疾病的危重,治疗护理措施的特殊性在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病情变化、治疗中断、意外伤害、烦躁等情况[2]。为了保障ICU意识障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对入住我科的539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许媛;王淑君;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士情绪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情绪对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一年的门诊输液室病人,静脉输液穿刺成功与否的例数,与患者或家属有无一次性要求穿刺成功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或家属无要求时,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大于患者或家属有要求时。结论:护士对患者或家属要求一针必须扎上这类工作中的应激事件,应该尽量处理恰当,保持情绪不受干扰,提高输液时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朱翠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9例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我院中医科自2009年~2012年,共收治脑血管病人59例。在对患者实施躯体治疗护理的同时,我们实施了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时,身体处于佳状态,情绪稳定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促使疾病的恢复起了良好的作用。现将对脑血管病人的心理观察、分析及护理中的几点体会汇总如下。

    作者:范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可行性效果。方法:选取内科60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临床路径的标准方案与传统的常规护理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机梗死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柴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LBL联合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传统的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教学法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是按照课本顺序,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1]。PBL (Problem-Based Leaning, 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2]。本研究将PBL联合LBL教学法引入外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研究,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的优劣势,对于改善护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的护理体会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约为23/10万。乳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男性少见。现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闫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并发胸腹漏1例的处理及护理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而胸腹漏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胸膜漏是患者本身存在着先天或后天性膈肌缺陷,加上透析液灌入腹腔后使腹内压增加,从而使透析液由腹腔进入胸腔,引起胸腔积液而致病。由于左侧膈肌有心包覆盖,故膈肌缺损引起的胸腹瘘多发生于右侧。由于临床上胸腹漏发生率仅1%~2%,女性多见,不易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导致误诊漏诊时有发生。胸腹漏的发生不但影响腹透效果,严重者还会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胸腹漏多发于腹膜透析1年内。2013年10月30日我科收住一例胸腹漏患者,现将我们的处理及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孟霞靓;叶慧娟;胡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胎妊娠纸样胎儿1例

    患者女,29岁已婚,因孕39+6 W要求住院待产,于2012年5月16日15:307入我院。平时月经规律132337-天。LMP:2011.8.10(+) EDC:2012.5.17(+)孕早期未行检查,于2011年12月28日在省妇幼保健院行B超示:双胎(A胎存活,B胎死胎),建议引产,未行,后未定期产检。2012年5月2日在当地医院B超示:单活胎头位,胎盘Ⅱ+级羊水稍浑浊。孕期无阴道出血。5月16日来我院,要求住院待产。产检:宫高34cm,腹围96cm,胎心音148bpm,内诊宫颈未消,宫口容1指,胎膜未及,先露头S-3,骨盆外侧量无明显异常。复查B超示:单活胎头位,胎盘Ⅲ_级,BPD9.4cm FL7.7cm AFI14.0cm脐动脉S/D2.3。初步诊断考虑:孕39+6 W 待产孕4产1双胎(-活胎-死胎)?患者2007年孕足月顺产1活女婴。人工流产2次,现孕为第4胎,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决定经阴道试产。于5月19日6:35宫口开全,6:45长约8cm顺娩-胎头扁平,眼鼻口耳辨不清、头颅胸廓塌陷、变平薄如纸片死胎儿。继后顺娩-活女婴,外观未见明显畸形,APgar评9-10分。约10分钟后娩出一个胎盘,检查尚完整、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分娩后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少,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天后出院。出院后随访存活儿1年未见异常。

    作者:叶望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华法林引起一例血尿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近年来由于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日趋增多,减少了临床上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但因服用及监测不及时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拟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对此做一探讨。1病史摘要患者骆**,女,66岁,身高165cm,体重65kg,BMI 23.9kg/ m2。主诉:房颤射频消融术后1月,腹痛、尿色改变1周。现病史:患者2012年10月23日因心悸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心房颤动,10月29日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转复窦律,出院时PTINR 2.33,出院后一直口服华法林治疗。11月23日患者自觉右侧腰部酸痛不适,伴下腹部轻度隐痛,程度较轻,可忍受,贴止痛膏后约1小时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患者自觉小便颜色改变,先为粉红色,2天前尿色渐加深至茶色,11月29日在我院门诊,查 PTINR 4.08,遵门诊医生医嘱停用华法林,当日晚上患者开始尿色鲜红,11月30日中午11时左右患者再次突发右侧腰部及下腹部疼痛不适,程度较前加重,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现为进一步诊治住院治疗。

    作者:贺彦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的优势

    目的:探讨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的优势。方法:外科手术小儿60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00例,A组采用喉罩全麻,B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骶管阻滞,C组采用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结果:C组术后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少于A组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喉痉挛、返流、呛咳、恶心呕吐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启忠;李志勤;姚向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部机干部健康体检567例分析

    为掌握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搞好预防保健工作。2013年6月,我们对体系内接受体检的干部567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7例中,男526例,女41例;年龄在24~55岁。≤35岁者195例,36~40岁者241例,41~45岁者112例,≥46岁者19例。1.2检查方法所有受检者均在指定时间,按照统一设计,同步完成各项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及胸片、心电图、腹部 B 超、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体检诊断标准依据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

    作者:王叙国;易文钦;缪汉韬;王淑琴;吴静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高频超声诊断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常见的婴幼儿消化道畸形,其病理学基础是幽门肌特别是环肌肥厚使消化道梗阻。临床表现为剧烈频繁呕吐及腹部膨隆触及包块而就诊。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1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价值。

    作者:康利克;陈海宁;郑红雨;黄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抚触、穴位按摩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等疗法,但家属对光疗有时存在恐惧,加之新生儿光疗时难护理,经常出现家属拒绝光疗的问题[1]。我科针对临床出现的问题,对拒绝光疗的新生儿采用抚触、穴位按摩、口服茵栀黄口服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唐光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