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慧;张丽华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的系统、统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36例慢乙肝初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半年时患者的规律服药情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正确疾病自我观察及坚持疾病复查与回访等情况。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规律服药情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正确疾病自我观察及坚持疾病复查与回访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长期服药治疗的慢乙肝患者,通过向患者及家属开展系统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慢乙肝的知识掌握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杨莎;游建平;吴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预期治疗目的。方法:对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42例患者通过相关治疗和护理均有好转,正常出院。结论:原发性肝癌后期介入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小,是原发性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晓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农民。因“咳嗽咯痰1月,CT发现右下肺囊性占位2天”于2012年2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痰为黄色脓性痰,量多。在院外个体诊所疑诊“感冒”,并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有所好转,痰转为白色,量仍多。入院前3天患者摄 X 线光片显示右下肺肿块影。入院前2天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下肺囊性占位。患者以往体健,否认石棉接触史。入院查体:神清,生命体征平稳,头颅五官,腹部四肢未见明显异常。胸廓不畸形,不压痛。右中下肺语颤减弱,叩呈浊音。右中下肺呼吸音减低。左肺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62*109/L.红细胞:4.62*1012/L,: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计数:23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8%,血糖:4.9g/l。胸部CT提示:1.右下胸内可见约一个10CM的类园形阴影,CT 值-20HU-2HU。周围组织可见压迫推移,与右下支气管关系较密切,提示囊肿可能性大,其它?2.右下胸膜局限增厚。3.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4.心影不大。入院初步诊断为:右下肺囊性占位性病变。入院后经充分手术前准备,于2012年2月10日在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下经右第6肋间后外切口手术切除右胸壁包块。术中见:胸腔内无积液,无粘连。右胸下部后外侧可见直径约15CM球状包块,包块表面光滑。右下肺被挤压向纵隔侧。右下肺部分不张。包块与右下肺分界清楚,无明显粘连。包块起缘于右胸外侧胸壁,包块包膜与右胸外侧壁层胸膜相延续。包块在右外侧胸壁的基底部范围约直径4cm。右胸壁包块基底部深面软组织及肋骨无明显异常。术中完整切除包块。扩大切除右胸壁壁层胸膜及胸内筋膜。用电刀碳化处理右胸壁包块基底部深面组织后,再用碘伏,酒精处理胸壁创面。术中膨肺,右下肺膨胀良好。切开包块见:包块靠胸壁侧为白色纤维样组织;靠肺侧为囊腔,其内含有约30ml 淡黄色清亮液体及少量胶冻样物。术后包块送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间皮瘤。术后患者拒绝放化疗。术后随访一年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笔者将继续随访观注。
作者:向勇;张鹏;朱正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电灼与单纯皮下修剪两种方法比较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探索一种损伤小,效果好的腋臭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和小切口皮下修剪基础上联合电灼毛囊根及顶泌汗腺残留术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者术后的疗效。结果:自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腋臭患者268例,经12-18月随访,经统计学分析,两治疗组之间有差异,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电灼有效率明显提高,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电灼是一种治疗腋臭的损伤小,疗效佳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刚;谭军;沈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开穴通经疗法系李聚荣和王春梅在经络学、神经学和生物全息论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子午流注开穴疗法及推拿手法的研究,开创的能自然防治疾病的一种新技术。笔者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辨病取穴,并将多年潜心研究的开穴通经手法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王春梅;房鑫鹏;李聚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柞蚕蛹因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而深受东北地区的居民所喜爱,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但近年来食用柞蚕蛹后恶心呕吐、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抖动、步态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时有发生,成为近年来急诊科就诊的常见原因。蚕蛹性脑病常因临床医师不认识本病而误诊为脑供血不全、小脑梗塞等疾病。
作者:周勇;徐树军;李和永;侯春风;王大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进行呼吸操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及肺通气功能检测,并练习呼吸操,告知其锻炼的具体要求,随访观察患者锻炼呼吸操3个月后的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及气短症状的改善情况。所有数据均使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呼吸操锻炼后,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VC、FVC、FEV1、FEV1/FVC%)以及气短症状均有所改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OPD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气短症状。
作者:杨玉平;周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颜面、胸背及颈部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以黑头或白头粉刺、炎性丘诊、继发脓疱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并常伴有皮脂溢出。属严重的损容性疾病。本病属祖国医学“肺风粉刺”“酒刺”范畴。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藴积湿热,熏蒸于皮肤;或因肺经风热,上蒸于颜面;或冲任失调所致。西医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包括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脂腺功能的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腺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特别是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炎症及宿主免疫反应等等。
作者:金志霞;郭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在常规及心理疏导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重点护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治愈31例,占49.21%,好转26例,占41.27%,死亡6例,占9%。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护理,能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治愈率、好转率。
作者:徐月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患者使用美维松的肌松效应。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A组(65-75岁)与B组(20-59岁),丙泊酚-瑞芬静脉复合麻醉。监测方法为四个成串刺激(TOF),美维松插管剂量0.2mg/kg,T1为0时气管插管,T1恢复到10时追加肌松药。记录肌松药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和肌松药使用量。结果:A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药物平均使用量长于B组(P<0.05),恢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患者使用美维松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比非老年组要延长,老年组平均使用量比非老年组少,但恢复指数不受年龄影响。
作者:张凤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院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发现患者在长期透析过程中存在某些共同心的理特征,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等。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好转,说明有必要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我科的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大的68岁,小的21岁,平均46±5岁。所有患者均是规律透析患者。
作者:戴纪萍;于红;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两家团体客户肿瘤标志物的两年随访检测,找出高危人群,分析其增高的原因,进一步检查以期筛出肿瘤患者。方法:连续两年同时检测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并一对一比较分析异常者。结果:某小学一位男性CEA增高,两年浓度无明显变化,一位女性第二年CA125轻度增高;某单位8位男性分别有f-PSA、PSA、CEA、CA19-9等异常,6位女性分别有CA125、AFP、β-HCG等异常。结论:异常者原因多为生理及良性病变,一位男性PSA明显增高,需除外前列腺肿瘤;一位女性CA125明显增高,需除外卵巢肿瘤,随访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施玉琴;任春花;陈丽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011-2013年我院急诊抢救间就治的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结论:系统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抢救的关键。
作者:赵维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和转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等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结直肠癌的治疗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拟综述近年来的结直肠癌治疗新进展,为选择制定更佳的结直肠癌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夏翠锋;李云峰;杨之斌(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梅河口市开展卫生监督协管项目以来的工作情况,加强卫生监督协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年工作检查评估,对全市卫生监督协管体系的实施模式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结果: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卫生监督协管,均存在协管人员配备不合理,卫生监督协管员业务知识缺乏,协管人员不熟悉工作流程,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协管指导、培训和考核缺乏经费支持。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管理体系,实施卫生监督协管网格化管理模式,协管队伍考核管理有待加强。
作者:曲文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病例越来越多。如何用佳的护理方法减少骨折带给老年人的痛苦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老年人骨折的常见原因,提出了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要点以及预防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作者:王凤丹;张英飞;姜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情况调查分析。方法: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表由我院自行设计,分别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后,由11个病区的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2.87±6.10)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后评分为(54.81±5.14)分,明显高于开展前,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问卷中患者对接受的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及生活照顾等服务项目的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住院环境、换药及巡视间隔时间等内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能够不断提高科室的综合护理水平,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上半年的26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上半年的250例病作为PDCA循环法实验组,观察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后,实验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作者:蔡玲玲;罗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主要讨论严格把握好剖宫产术的指征,确实做好保护妇女们身心健康,减少不必要创伤和由术后带来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并提出剖宫术的严肃性、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讨论提醒每一位妇产科医师要从患者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来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妇,做到放弃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指标和利益挂钩问题。应从每个医师的灵魂深处去认识如何把握好剖宫产手术的问题,把握好手中的手术刀,千万不要乱剖乱切,实践证明剖宫产术增多的原因,一部分是出现手术指征,但有大部分是人为在提高剖宫率,有人统计过60-80年代剖宫术只占5%,以后逐年上升,在没有进入市场经济之前剖宫产术占15-20%,目前剖宫产术已达到了80-90%以上,出现乱剖乱切情况,结果使很多术后并发症困绕着很多患者,尽管目前没有法制约束,但医德的宗旨,也应必须执行,目前起,每个医院领导,每个妇产科医师,却应反思,必须做到认真选择指征,认真对待剖宫产术,是该做到“刀下留人”了。
作者:陈修虹;陈敬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日趋增多,减少了临床上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但因服用及监测不及时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拟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对此做一探讨。1病史摘要患者骆**,女,66岁,身高165cm,体重65kg,BMI 23.9kg/ m2。主诉:房颤射频消融术后1月,腹痛、尿色改变1周。现病史:患者2012年10月23日因心悸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心房颤动,10月29日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转复窦律,出院时PTINR 2.33,出院后一直口服华法林治疗。11月23日患者自觉右侧腰部酸痛不适,伴下腹部轻度隐痛,程度较轻,可忍受,贴止痛膏后约1小时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患者自觉小便颜色改变,先为粉红色,2天前尿色渐加深至茶色,11月29日在我院门诊,查 PTINR 4.08,遵门诊医生医嘱停用华法林,当日晚上患者开始尿色鲜红,11月30日中午11时左右患者再次突发右侧腰部及下腹部疼痛不适,程度较前加重,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现为进一步诊治住院治疗。
作者:贺彦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