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检测指导下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疗效观察

朱颖贵;崔丽萍;纪爱萍;王辉

关键词:基因检测, 靶向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中位生存期, 吉非替尼治疗, 恶性肿瘤死亡,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学研究, 磷酸化作用, 酪氨酸激酶, 治疗手段, 信号转导, 化疗药物, 高特异性, 易瑞沙, 抑制剂, 细胞毒, 生存率, 运用
摘要: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5%~30%。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占80-85%。虽然目前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肺癌的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12%-15%,晚期NSCLC 的中位生存期约为8~10个月,细胞毒化疗药物仅能延长中位生存期平均约2~3个月,且近年无显著突破。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学界的热点之一,甚至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NCI)称为21世纪肿瘤学研究的方向[1]。吉非替尼(易瑞沙, gefitinib,iressa, ZD1839),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EGFR-TKI),通过阻断信号转导的第1步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而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我科在2010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共应用吉非替尼治疗24例晚期NSCLC,取得较好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在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中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在治疗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中白癜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对照组仅进行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治疗稳定期面颈部及躯干部位白癜风效果好。

    作者:朱明明;郑振雨;杨萌;翟慧娟(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T三维重建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4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分别采用三维后处理图像及CT轴位图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轴位图像检出率,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对于周围侵犯、胃形态变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情况的的检出率分别为94.4%、100%、94.1%、83.3%,CT轴位图像的检出率分别为61.1%、80.6%、70.6%、83.3%。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对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作用明显,对胃癌肿瘤复发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兆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扁桃腺摘除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将90例扁桃腺肿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P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术后常规给予镇痛药和冷敷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疏导,按摩,音乐舒缓,镇痛药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给予镇痛药次数及剂量,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镇痛药剂量统计差异,但疼痛评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烦躁,呕吐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扁桃腺摘除术后疼痛护理应用心理疏导,按摩,音乐舒缓能减轻疼痛,减少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

    作者:胡亚男;苏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主动护理干预预防1例利福平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例主动护理干预预防利福平注射液所致的护理体会。方法:穿刺前采取主动护理评估:血管的评估、药物的评估、输液工具的评估、对操作人员技术的评估等,采取输液时的评估:输注前30分钟喜疗妥软膏涂擦在皮肤表面、增加冲管次数、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每日输注利福平后及时拔除,次日输注时选择新的静脉穿刺。结果:患者在输注利福平期间未发生化学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完成抗结核治疗。结论:主动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病人因为输液而带来的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赵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与头偏向一侧法对心脏术后插管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按照胃管留置单双日分为观察组(A组)50例和对照组(B)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观察组采用留置胃管时把患者头偏向一侧,即头部与身体呈45度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 P <0.01)。结论:头偏向一侧留置胃管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柳真;范晓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剖宫产术后护理探讨

    1概述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的预激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一部分或全部。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发生预激的解剖学基础是房室旁路,即在房室间除有正常的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些普通心肌组成的肌束[1]。病例资料:患者,女,26岁,孕1产0,本次孕38周,耻骨联合分离11天,于2013年10月09日16时20分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6/61mmHg;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98cm,胎心音140次/分,无宫缩,头先露;患者于2003年发现心脏“预激综合征”,曾行介入射频消融术,术后仍时有心慌、胸闷等不适。2013年09月18日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增大,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未见异常。于2013年10月10日09时00分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术,剖宫分娩一活男婴,体重3400g,术中失血25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手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不适症状。母乳喂养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产妇无不适。入院诊断:1、耻骨联合分离;2、骨盆狭窄;3、孕1产0孕38周;4、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5、脐带缠绕。

    作者:韦晓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芬太尼、拉贝洛尔用于抑制全麻拔管时,血管反应的比较

    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芬太尼和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对气管拔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芬太尼组,拉贝洛尔组,对照组,每组20人3组患者分别给与芬太尼0.5mg,拉贝洛尔4mg,生理盐水4ml,用药后3分钟吸痰拔管,记录麻醉诱导前,用药前,拔管时,拔管后1、5、10分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论:芬太尼与拉贝洛尔均能抑制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但芬太尼除了能抑制拔管反应,还具有术后镇痛的作用。

    作者:田园;赵信;田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吉林省龙井市1998~2008年食物中毒分析

    目的:掌握龙井市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其规律;方法:对1998~2008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动物性食品是主要的中毒食品,市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首位;乡镇化学性食物中毒占首位。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方式,深入普及卫生知识,并且宣传到每家每户,指导群众合理使用、保管农药,鉴别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物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断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食源性疾患对健康的危害,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刘金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用α-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分别观察两组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2,p<0.01)。结论:盐酸特步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作者:景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行LC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胆囊结石患者要求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012年十月,我科为1例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现将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2011年7月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无并发症,恢复良好,服用倍他乐克23.75mg一天两次。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结石20×10mm。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48例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护理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对收治的4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的经验体会。探讨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有效护理的经验体会。通过对实际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万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养血生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心生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及左室射学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80例CHF患者分为TCM组(养心生脉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TCM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生脉颗粒。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LVEF。结果:两组患治疗前后者血浆NT-proBNP、LVEF、心衰症状积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生脉颗粒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脏舒缩功能,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

    作者:曹现霞;卢立桂;闵庆红;张叶梅;李竹林;赵玉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安顺市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及视力保护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安顺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情况,了解家长对视力保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儿保门诊3220名1岁至6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了解家长对儿童视力保护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安顺市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占91.46%,屈光异常类型以散光为主占37.45%,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异常发生率逐渐降低;家长对儿童视力保护知识的知晓率低,保护视力力度不足。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随年龄增长逐渐完善,应定期做视力筛查,动态监测儿童视力发育;卫生保健部门、教育部门应大力宣传眼保健知识,家长应加强学习对儿童视力保护的知识和行为。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分泌治疗对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随访研究,探讨内分泌辅助治疗对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8年1月一2012年1月诊断为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60例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对照组60例不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5.0%和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年存活率分别为88.3%和8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随访观察,认为内分泌辅助治疗可以改善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红耀;张欣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0例超声内镜下胰腺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周密的全程护理,对在超声内镜引导下50例胰腺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而后将采集到的标本送至病理科。结果:50例胰腺肿瘤患者检查过程顺利,除5例患者有咽部不适,其余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严格的围手术期护理,既能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检查,还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改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内障术前散瞳效果的比较分析

    对于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术而言,选择正确的散瞳剂,做好瞳孔准备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目的是对比分析双星明和复方托吡卡胺两种散瞳剂的药物安全性以及术前散瞳效果。

    作者:黄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中心服务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慢性支气管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站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30例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后,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明显优于接受治疗前的相关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治疗期间,同时辅以康复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秦顺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点。方法:通过对92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术中监护,观察其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出现并发症11例,经过及时处理均完成手术。结论:严密的观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及密切的护理配合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作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290产妇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影响其术后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结果:在29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经过护理人员的有效干序,术后48h泌乳量正常的占70.3%的比例,而术后72h泌乳量正常的占93.1%,产后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为96.6%。结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母乳喂养率、母乳质量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作者:张锦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全球GDM占妊娠的3%~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降低,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为1.7%~16.7%,严重影响母婴安全。GDM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和激素异常有关,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作者:赖素艺;王若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