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艳丽
目的:探讨佳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及保养方法。供应灭菌合格产品,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依据卫生部2009年颁发《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标准,进行人员培训,制定规范化各项操作流程、工作标准,质量检测并落实实施。结论:正确的清洗灭菌及保养,可使腹腔镜手术器械保持良好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尼梅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特点以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DF患者214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耐药特点。结果:本组G+检出率为50.5%,G-检出率为41.1%,PA分离率为19.2%。PA组的年龄、DM病程、hs-CRP、SAD评分、缺血性溃疡以及骨髓炎的发生率、感染严重程度显著高于G-组(P<0.05)。结论:DF患者感染PA时,感染程度多较重,存在严重多重耐药,早期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菌株的生成与传播。
作者:曲海;朱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70例(100颗患牙,前牙23颗,前磨牙27颗,磨牙50颗)。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牙的恰填率明显高于前磨牙与磨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杨忠才;刘聪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南阳市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流行病学相关因素,为防治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阳市区12个社区居委会居民进行调查,获取人口学信息、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结果:共调查40岁以上居民16478人,报告脑卒中249例,脑卒中患病率1511.10/10万,其中男性1511.02/10万(122/8074),女性1511.18/10万(127/8404),脑卒中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少、超重等生活方式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Hcy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南阳市区中老年人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应加强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
作者:张大义;范中有;王安林;蒋居辰;孙瑞华;陈庚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比重组前后的手术室管理服务流程,并通过观察结果探讨服务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改善手术室服务流程和服务业务,确定手术室管理的服务流程,在指导手术室护理工作时,实时监督其管理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将重组医生满意度和手术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系统对比。结果:通过服务流程重组的护理效果很好,其护理效率也有明显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重组前。结论:服务流程重组是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正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糖尿病患者已逐渐增多,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现浅谈本人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一套指导方法,供大家参考。1心理指导1.1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识往往两级分化,一部分患者对自己病情满不在乎,不经常监测也不坚持治疗;另一部分患者思想负担又太重,出现急躁、恐惧、焦虑等心理,针对以上情况要经常与患者谈心,耐心开导,使其认识到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主要是它所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只要控制好血糖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完全避免,对血糖的控制过于松懈或反应过激都是不可取的,只要保持乐观,积极参与治疗,才能达到平稳血糖控制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高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葡萄球菌属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分析,掌握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菌株。药敏试验采用MIC法进行,质控菌株为金葡菌ATCC25923,数剧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葡萄球菌属细菌在临床分离菌株中共收集417株,其中金葡菌112株,占26.8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05株,占73.14%;发现4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其中3株是金葡菌,1株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的医院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须重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遏制多重耐药菌株产生,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作者:谭翠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减少护理差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高质量的护理离不开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本文将全面探讨如何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赵贵芹;张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临床收治的7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精神疾病药物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住院之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ITAQ评分进行比较(P>0.05),健康教育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ITAQ评分以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态度,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红侠;吕素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一种反应,严重可累及机体各系统。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三种。起病初期为皮疹样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常遍布全身,皮损处很快出现松弛性大疱,稍擦即破,糜烂面大量渗液,多数伴有眼、鼻、会阴粘膜等糜烂损害。病人死亡率高,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陆维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六神仙人膏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六神仙人膏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p<0.05。结论:六神仙人膏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药源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便于乡村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科近年来收治的高血压病人346人,其中高血压病人占248人,因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20人;造成肢体瘫痪10人,死亡8人。由此可见,高血压病【1】是目前一种极其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因其病因未明且可引起动脉、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故而要对高血压病采取预防为先的措施。也就是说高血压病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可以大大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的,而在临床实践当中却发现高血压病治疗成败其中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会媛;王淑杰;刘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小儿急性喉炎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加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6,P<0.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疗效好。
作者:张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儿童扁桃体肥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刺激扁桃体而使其增生肥大。扁桃体肥大可直接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狭窄,导致患儿出现耳鼻咽喉部和全身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等,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治疗扁桃体肥大的好方法是手术切除扁桃体,手术结束后早期,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护理是提高手术后安全性的保障。
作者:李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5例SLE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抗ds-DNA抗体水平,并对其中的21例LN患者进行分析。结果:SLE、LN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组显著高于静止期组;SLE患者TNF-α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LN患者TNF-α与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结论:SLE及LN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 SLE和LN患者血清TNF-α与病情活动呈正相关;TNF-α参与LN发病。
作者:李峰;刘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杜冷丁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进入产程潜伏期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孕妇精神紧张,宫缩不协调50例产妇肌注杜冷丁100mg,胎心监护持续监测胎心率及宫腔压力,观察用药后1小时,2小时胎心变化及宫缩情况,新生儿出生后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大约40分钟后胎心率下降,2小时下降明显,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用药1小时后不协调宫缩改善,宫缩强度及频率均改善,且宫缩渐加强。结论:潜伏期使用杜冷丁能改善产妇的一般情况,并不会导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并且能促进产程进展。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中国人口逐渐走向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的陪护问题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残疾,多数患者长期生活在医院里,但是亲人们不能亲自长期陪护照顾患者;很多家庭雇用陪护员来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1】。如何管理好陪护人员,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安全、院感的控制等环节问题,因此,加强对陪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李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2年1月所施行的246例进行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2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慢性疼痛11例,占总例数4.47%;结论:熟知腹股沟区的解剖关系,规范熟练的手术技巧,充分了解人工材料的理化特性,是预防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主要方法。
作者:左宏军;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生殖系血流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于61例男性阳痿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生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诊断诊断比较准确。结论:本研究通过药物性阴茎勃起,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阴茎深动脉血流速度,后进行分析出心理性阳痿与动脉性阳痿深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
作者:舒向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3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方法:对3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分别对肿瘤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作为研究对象,将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3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核磁共振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14%及72.88%,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是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准确率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牛合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