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艳丽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中植入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确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52例.2组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组在手术结束时局部植入缓释型化疗药物;对照组术中不进行上述胸腔内局部干预治疗。结果:两组在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年生存率相近(P>0.05)。术后3年生存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植入缓释型化疗药物进行间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闵建军;吉庆春;崔新征;吉文仲;闫东;ZHANG Qing-yong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是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仅次于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占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第二位,由于海绵窦特殊的解剖特点,CSDAVF 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为其对症护理带来困难,本文总结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10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
作者:任元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ICU新护士操作CRRT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训。方法:对ICU新护士培训CRRT操作通过把心理素质的培训放在培训的首位,通过制定规范模式﹑依据心理情况合理组成一帮一小组﹑学习自我训练等方式提高ICU新护士操作CRRT的心理素质。结果:ICU新护士操作CRRT培训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郭明莉;熊杰;魏培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X刀治疗配合全脑放疗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脑转移瘤患者92例。48例采用X刀配合全脑放疗,44例单纯给予X刀治疗。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1.8-2Gy,1次/d,每周照射5次,总剂量28-32Gy。X刀治疗以80%等剂量曲线覆盖包括95%以上的病灶体积,并以此为处方剂量;采用分次照射,单次靶区处方剂量4Gy-6Gy,每周三次,分5次完成治疗,总量20Gy-30Gy。结果:X刀联合全脑放疗组局控率为87.5%,高于单纯X刀组肿瘤局控率为81.8%。此外X刀配合全脑放疗优于单纯X刀,对脑转移瘤是脑转移瘤是有效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但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作者:穆克代斯·伊力亚斯;吕茵;帕丽达·阿皮孜阿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纤维乳管镜又称超细纤维乳管内视镜或纤维乳管镜,是通过超细光导纤维对乳腺导管腔和管壁进行观察和治疗的内镜设备。纤维乳管镜的临床应用,创立了乳管内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同时还利于导管内病变的微创治疗。目前纤维乳管镜是检查乳头溢液性乳腺病因诊断的佳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重复性的特点;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定位、定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1]。
作者:蒋维铭;黄静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4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和24例正常妊娠的孕妇(对照组)血清中IL-17的浓度,并找出可诊断子痫前期的有关IL-17临床参考值。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涛;李传香;付锦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对12例球形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球形肺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2例患者中,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密度、尤其是边缘以及周围组织改变均具有一定特征性,抗炎治疗后随访复查,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消散改变。结论:CT在球形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强昌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实验组40例采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2.5WU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ml胸腔注入治疗,10d后判断疗效及临床重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胸水减少速度、胸膜肥厚、平均住院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祥君;李小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期获得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20例,2组均4给予利巴韦林片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头孢羟氨苄胶囊,1疗程均为3d,采用症状轻、重程度分级评分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积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利巴韦林片可有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路永刚;季荣星;路兰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洗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黄亚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并发病中常见的一种,对母儿健康有较大影响。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并进行系统筛查及治疗,大大降低了母婴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婴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裴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内吗啡肽-1(EM-1)能产生与吗啡等效的镇痛作用,对急性痛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对持久的慢性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产生慢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内吗啡肽-1对单碘醋酸钠引起骨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1-10-9摩尔内吗啡肽-1注射入膝关节,可显著地降低外周传入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这表明内吗啡肽-1可缓解关节炎性疼痛,治疗关节炎症状。
作者:李宗明(通讯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进行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2006年收集的高碘地区黄骅与碘适量地区彰武的3446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检查,并于2011年进行追访探讨。结果:黄骅地区和彰武地区的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标准化患病几率分别为34.62‰和12.3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摄入量的增加会引发与促使人体甲状腺疾病发生。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精神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2013年1月--2013年10月,对大兴安岭地区13个旗市,进行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调查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根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的管理要求,大兴安岭地区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在管患者。
作者:符徯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0.2%的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采用针中针法完成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2%罗哌卡因4-6ml,术中连续监测 ECG、SPB、DPB、MAP 、HR、SPO2或有创监测 CVP。记录入室时、注药后5、10、15、30min 及出室时的相应指标。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TURP,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可以安全的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作者:孟鑫;张昊梁;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输液泵持续泵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治的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输液泵持续泵注生长抑素和其他综合治疗,并予以药物、心理、病情观察等护理;结果:这44例患者经过以上的治疗护理措施,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应用输液泵泵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运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特点及观察其疗效。方法:对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系列心理,技术等综合方面的护理。结果: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相应得提高。结论: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保障,控制高血糖是减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更能安全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一线化疗,具体方案为:培美曲塞500mg/m2,静点,d1;卡铂AUC=5静点,d1,21天为1个周期,每2周期后评价疗效,记录毒副反应。结果:45例中,CR0例,PR12例,SD14例,PD18例,有效率28.9%,临床获益率60.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可靠,毒副反应轻。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011-2013年我院急诊抢救间就治的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结论:系统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抢救的关键。
作者:赵维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治疗过程中报警不易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影响透析质量,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通过探讨发生报警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保护护理安全。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