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媛;王淑杰;刘巍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用于脊柱骨折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脊柱骨折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把这6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后在患者出院前对这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在经过了循证护理的患者的满意度和病情治疗的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对提高脊柱骨折治疗效果,减轻医患矛盾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得到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英;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2949名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发现目前在本地区此年龄段儿童健康保健存在的问题,对托幼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提出合理化预防保护措施,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本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方法:2013年2月对我所直接管辖的14家2949名年龄2-6岁的儿童进行入托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肥胖检出率为5.32%;龋齿患病率为:26.65%;远视力低常检出率为9.97%;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肥胖、远视力低常、龋齿在托幼儿童中患病率比较高,托幼机构在日常卫生保健工作中应该关注肥胖儿童的饮食和体格锻炼,关注儿童口腔保健、视力保健;医疗保健机构配合托幼园所加强健康宣教,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家园配合,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钟丽华;马汾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提升对本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本病的诊治率。方法:系统回顾分析黄石华新医院近10年收治49例肠结核患者临床信息。结果:49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在20-50岁的共37例,占77.5%,临床症状以腹痛(37例,75.5%)、腹泻(15例,30.6%)、发热(23例,46.9%)、右下腹包块(12例,34.7%)为常见;合并:肺结核(20例,40.8%),肠梗阻(9例,18.4%);病变部位常见为回盲部(59.2%,28/49)、回肠末端(22.4%,11/49)。49例中有13例组织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结节(26.5%),7例抗酸杆菌(14.3%),9例病理确诊肠结核(18.4%),其中20例行诊断性治疗后,91.8%者治愈。结论:肠结核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经过钡灌肠、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活检查可以确诊,一般正规抗结核治疗可以治愈,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应行外科治疗.
作者:查光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治疗,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71.67%(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赵英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多种药物的选择使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很多,从作用讲可以分为三大类:基础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作者:聂茂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疗程毕,两组患者病情显著改善,显效率分别为81.67%和80.0%,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副作用反应结果表示,利培酮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且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逢安;徐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患儿,男,2岁。因行走不稳1月伴持续发热2周入院。查体:体温:38.3℃,精神萎靡,头围较正常增大,囟门已闭,颅骨叩诊呈破罐音。颈强3指,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四肢肌张力高,共济运动失调。入院头颅CT提示小脑蚓部囊状低密度影占位性病变,幕上脑室系统扩大。入院后侧脑室置管引流术缓解脑室积水,控制感染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后,行枕下后正中入路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术。术中见肿瘤周围大量黄白色脓苔,清除脓苔,切开包膜,有黄色粘稠样物质流出,内有毛发、骨骼、皮脂腺等物质。仔细分离,肿瘤全切,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小脑蚓部成熟型畸胎瘤并感染。术后控制颅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侧脑室引流等治疗。复查CT提示占位效应解除,脑室系统明显缩小,术前症状逐渐消失,2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苏龙;邢红伟;李健;张国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烧烫伤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新制剂。方法:建立烧伤酊剂的制备、质量控制等方法与美宝湿润烧伤膏对照进行临床应用考察。结果:本制剂质量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烧伤有抗感染、减少疤痕形成等作用。结论:此制剂可作为治疗烧伤的新制剂。
作者:马建新;张景杰;王沐;朱法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行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方法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本院所收治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之后,治疗显效的患者为12例,占37.50%,有效17例,占53.13%,无效3例,占9.38%,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为使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肢体血管炎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应在治疗的同时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马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对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四点对策。旨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中药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传统的胃肠镜检查,患者往往有明显不适感,如恶心、呕吐、屏气、呛咳、甚至躁动,而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开展,消除了患者对检查的恐惧和不适,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检查条件。笔者将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运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麻醉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郑世明;罗新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急性脑卒中居于我国人群的死亡原因第二位,致残原因第一位。探索二级医院脑卒中“三级康复卒中单元模式”,充分、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探讨“三级康复卒中单元模式”的治疗方法,使脑卒中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治疗,争取获得大的功能改善,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施云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能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锦绣;杜森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自拟处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对自拟处方进行加减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用自拟处方进行治疗,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又有现代药理研究的支持,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
作者:石玉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的效果。方法:对212例要求实施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患者用药后的镇痛效果、子宫收缩、宫颈松弛、术中出血、人流综合征等情况。结果:116例行麻醉人工流产术患者宫颈口松弛有效,扩宫顺利,镇痛效果均满意,子宫收缩好,术中出血少,无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主要讨论严格把握好剖宫产术的指征,确实做好保护妇女们身心健康,减少不必要创伤和由术后带来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并提出剖宫术的严肃性、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讨论提醒每一位妇产科医师要从患者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来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妇,做到放弃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指标和利益挂钩问题。应从每个医师的灵魂深处去认识如何把握好剖宫产手术的问题,把握好手中的手术刀,千万不要乱剖乱切,实践证明剖宫产术增多的原因,一部分是出现手术指征,但有大部分是人为在提高剖宫率,有人统计过60-80年代剖宫术只占5%,以后逐年上升,在没有进入市场经济之前剖宫产术占15-20%,目前剖宫产术已达到了80-90%以上,出现乱剖乱切情况,结果使很多术后并发症困绕着很多患者,尽管目前没有法制约束,但医德的宗旨,也应必须执行,目前起,每个医院领导,每个妇产科医师,却应反思,必须做到认真选择指征,认真对待剖宫产术,是该做到“刀下留人”了。
作者:陈修虹;陈敬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的10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伴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5%),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于伴有耳鸣者高压氧治疗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家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脐疝是肠管经脐环向脐部突出于体表的皮下疝,成人脐疝中以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较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长期大量腹水使腹内压力增高,腹壁张力加大,脐部结缔组织薄弱所致。由于腹壁张力大,腹部皮肤营养差,脐疝突出明显,表面皮肤菲薄,加上衣服磨擦等原因,肝硬化大量腹水伴脐疝极易产生溃疡糜烂,甚至发生溃疡破裂致腹水外溢,或在腹水消退过程中出现脐疝嵌顿,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肝硬化大量腹水伴重度脐疝的病人采取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减轻病人痛苦、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于2012-11-29收治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脐疝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于2012-12-20出院。本文就我科肝硬化大量腹水伴脐疝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耐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给予单药耐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00例患者的放化疗程结束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以及放射性直肠炎症状,其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患者有8例,出现宫颈炎的患者有3例,经过采取有效地护理办法后,恢复良好,其中,有2例不治身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结论:单药耐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护理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办法。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1],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堵塞静脉管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该病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而致死[2]。自2013年1月至10月,我科收治脑卒中患者200人,其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45例,对其进行分析形成血栓的因素,提出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菲菲;刘丽娜;逯苹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