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向挺
尿潴留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不通为主症的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癃闭”。中风是由于患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风动,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致。西医临床常采用留置导尿管、听流水声、热敷、冲洗会阴及按摩下腹部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中风47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痰液粘附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壁或阻塞气管腔时,胸部CT扫描检查时常发现。但在实际工作中因经验不足,常常被误诊为气管内占位性病变。本文总结26例患者在气管或支气管腔内确诊为痰液影的螺旋CT检查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螺旋CT影像表现,总结经验,供同仁探讨。
作者:黄军明;姚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对社区96例50-78岁存在代谢综合征的中老年人,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及药物治疗等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干预10个月后观察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96例患者中饮食控制和运动量不合理者占90.6%和87.5%,高热量与高脂肪摄入者为100%与94.25%干预后TG、TCH、HDL-C及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0.01),肥胖患者体重降低,总热量与脂肪摄入明显减少,运动量增加,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结论:多因素干预能较好的预防代谢综合征及其带来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范巧云;刘玉珍;姜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的10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伴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5%),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于伴有耳鸣者高压氧治疗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家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00例,针对患儿的情况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儿100组,针对患儿情况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因护理干预不当熬制肠穿孔等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临床观察35例肛肠科手术病人术后出现尿潴留采取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方法解除膀胱括约肌痉挛、尿道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痉挛,促进排尿的效果。方法:病人发生尿潴留时,给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结果:35例病人中,有效35例。结论: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能促进手术后尿潴留病人在短时间内排尿,且病情无反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总结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贫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观察组A,26例为地中海贫血为观察组B,检查结果正常的26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A、B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A、B的血红蛋白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少于观察组B;观察组A、B的红细胞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B的红细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高于对照组,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可以简便快捷的区分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具有显着的效果。
作者:孔艳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从我院住院中抽取300例确诊为卵巢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采用西医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予调节周期、促进排卵、指导性生活等方法治疗;试验组150例采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并随时依照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0.67%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1.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白东燕;范顺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组式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提高PICC置管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日常带管生活的信心。方法借鉴小组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将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由责任护士组织患者开展各种活动。结果:患者PICC置管前后健康教育的知晓度、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小组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提高了PICC置管前后健康教育的知晓度、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加深对PICC置管认知度和依从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
作者:朱后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年纪较大且做过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展开护理研究,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70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展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采取加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更短,术后痛苦程度较低且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对年龄较大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优化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加强护理质量建设,优化护理质量控制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重点环节是实施跟踪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是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医直接面对患者,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作者:慈玉昆;刘新燕;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进餐及行走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餐及行走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淑华;万丽霞;帅水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与常规静脉注射比较,改善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连续入院、符合ACC/AHA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共173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90例和“常规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组”(B组)83例。A组以10μg/kg注射3分钟,继以0.15μg/kg/min的速率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6-8小时。B组静脉注射10μg/kg 3分钟,而后以0.15μg/kg/min的速率维持滴注24-36小时。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术中校正的TIMI计帧血流分级、无复流的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的死亡、急性心衰、再梗塞等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发生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6),校正的TIMI帧数显著下降(P=0.004),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P=0.003)。住院期间及30天随访,总MACE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01),其中心源性死亡(P=0.001)、再梗死(P=0.008)、急性心衰(P=0.002)。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直接PCI术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作者:张佑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瓦房店市妇女门诊女性生殖道21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状况及分布规律,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试剂盒,对3982名门诊患者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感染和分型检测。结果:研究人群中共检出HPV阳性者537人,阳性率13.49%。其中高危型占到总检出率的85.29%,常见的3种高危型依次为HPV-16、58、52。结论:本地区的HPV感染率与全国和欧美国家相比,属正常范围。HPV各亚型的分布与全国的统计基本一致,而与欧美地区略有差别,说明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因HPV高危型与宫颈癌发病关系密切,故积极控制HPV感染及有效治疗宫颈炎症在宫颈癌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 治疗23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3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亮;于金芝;王鹏程;尹升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局部推拿和足底反射疗法对运动性腰肌劳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运动性腰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推拿、炙法的同时引入足底反射疗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推拿、炙法治疗。对200例大样本以其入院治疗的原始病例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100例患者,治愈58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1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0%。结论:采用局部推拿,炙法配合足底反射疗法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能够有效有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雯容;王德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不充分,尤其对手术室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认识不足;对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不合格率高。结论: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故加强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培训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胆道疾病患者由于长期食欲差、营养低下,导致血管硬化、血管细、脆性大、弹性差,加之反复住院输液血管受到严重损害,给临床输液治疗带来难题,如何做好胆道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维护,对保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确保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对胆道疾病患者静脉输液技巧做了较多研究,现探讨如下。
作者:杨晓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急性脑卒中居于我国人群的死亡原因第二位,致残原因第一位。探索二级医院脑卒中“三级康复卒中单元模式”,充分、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探讨“三级康复卒中单元模式”的治疗方法,使脑卒中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治疗,争取获得大的功能改善,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施云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阿米福汀又名注射用氨磷汀,是一种广谱的选择性细胞保护剂。能保护正常细胞免受放化疗的毒性侵害,但不保护肿瘤细胞?[1]。常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2~4],放疗前使用可显著减少口腔干燥和粘膜炎的发生。用药过程中常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一过性轻度下降等不良反应,多数病人能够耐受[1]。而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者较少见。我科于2013年2月至3月期间,1例患者因放疗前腹部皮下注射阿米福汀后出现全身皮疹,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