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及对策

姜丽芳

关键词:层流手术室, 医院感染, 知识缺乏, 护生
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不充分,尤其对手术室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认识不足;对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不合格率高。结论: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故加强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培训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份在我院妇科住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48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下降、术后并发症减少、满意度提高,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新型护理模式,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费用支出,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崔娥萍;王朝东;平慧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穴位推拿配合呼吸运动与针刺治疗呃逆

    呃逆一证临床多见。古谓之“哕”,俗称“打呃忒”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忍。现代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所致。连续发作数日有合并症且重笃的患者,因为呃逆不止,不但给患者的治疗进程带来麻烦,而且严重地影响到病人的机体康复。对此,尽快止呃,首当其冲。往往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顾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出穴位推拿配合呼吸运动,针刺治疗呃逆的有效方法。

    作者:焦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首诊神经科的肺癌脑转移10例临床诊疗资料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诊疗过程中肺癌脑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例以脑转移首诊神经科的肺癌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完成头部及胸部CT 检查。结果:首诊神经科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结论:掌握肺癌脑转移的临床CT 特点,提高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燕;张信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早产儿发育支持的护理

    发育支持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所采取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护理原则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并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能促进早产儿自身发展的良好支持。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子宫内外环境的改变,NICU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以及早产儿行为发育协作系统理论。

    作者:欧阳爱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08年至2012年食品监测网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2008-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其动态变化,确定高危食品种类,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各类食品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监测指标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肠杆菌等.结果:2008年-2012年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共监测食品682件,检出5种食源性致病菌共29株,总检出率为4.25%,其中单增李斯特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沙门氏菌1株,副溶血性弧菌7株,阪崎肠杆菌1株,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未检出。我区以生肉类污染为严重,以2012年阳性率高,为8.38%.结论: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预警,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提供科学指导,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郭勇峰;王敬辉;吉彦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行LC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胆囊结石患者要求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012年十月,我科为1例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现将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2011年7月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无并发症,恢复良好,服用倍他乐克23.75mg一天两次。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结石20×10mm。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腹部手术后如何保障胃肠减压的有效性

    腹部手术前放置胃管目的是有效引流胃液,确保术后不发生腹胀,缩短胆管引流的时间,利于伤口愈合,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放置胃管的深度是测量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加上鼻尖到剑突的距离。如何保障胃肠减压的有效性简述如下:1接头堵塞1.1原因胃管与负压吸引器接头口径过小或胃液过分黏稠。1.2临床表现接头可见粘稠堵塞情况,胃管内有胃液而吸引器内无胃液流出。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8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减少。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增效减毒、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的作用。

    作者:杨碧;赵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08年05月到2013年10月收治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醋酸奥曲肽治疗,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淀粉酶、C 反应蛋白、腹腔积液淀粉酶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结果: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穿刺引流联合醋酸奥曲肽结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海燕;王庆文;田雪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免疫炎症反应。方法: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缺血坏死情况,炎症免疫反应改变,炎性细胞粘附、浸润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AM-l阳性血管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缺血侧皮层,与梗死灶周围区相一致;P-selectin阳性血管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缺血侧皮层,与梗死灶周围区相一致。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P-selectin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它们共同参与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引起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

    作者:邵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观察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细菌清除情况,并记录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和 C 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 C 反应蛋白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吗啡肽-1对诱发性关节炎的作用

    内吗啡肽-1(EM-1)能产生与吗啡等效的镇痛作用,对急性痛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对持久的慢性疼痛的作用尚不清楚。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产生慢性疼痛。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内吗啡肽-1对单碘醋酸钠引起骨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1-10-9摩尔内吗啡肽-1注射入膝关节,可显著地降低外周传入神经纤维放电的频率。这表明内吗啡肽-1可缓解关节炎性疼痛,治疗关节炎症状。

    作者:李宗明(通讯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社区医疗服务的改进措施。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我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内的42个社区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2080份,收回2035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合格率97.8%。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436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有所了解,比例为70.6%,这其中又有65.5%的人对社区责任医疗团队的服务模式比较了解;85.6%的老年人认为需要的医疗服务项目即每年定期体检;在获得健康知识渠道方面,通过医务人员指导了解相关知识的为37.8%;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很满意或满意的比例为71.3%;有66.7%的人经常接受社区医疗服务;89.3%的老年人认为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比较方便;对社区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为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仍需提高,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拉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何做好紧急应急预防接种时的安全工作

    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由于来得突然,接种人群的数量大,对疫苗的需要大量增加,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特殊情况下,紧急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紧急预防接种时如何做到安全接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杜绝接种差错或事故,是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做好这种情况下的预防接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普通人群的心理特点、疾病控制机构及医院的工作特点、加强安全接种工作的措施等方面对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预防接种的安全提出了5条措施,对预防接种时的安全操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作者:包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由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突变

    目的:研究4例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骨髓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突变。方法:提取4例由MDS进展的白血病患者骨髓以及口腔上皮组织的线粒体DNA,对线粒体DNA D-loop区两个高变区(HV1和HV2)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对PCR产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在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有3例检测到突变,突变位点共4个,计算突变率为:75%,突变类型为碱基置换突变和碱基缺失。结论:在由MDS进展的白血病患者中检测到D-loop区的突变,可能与MDS的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靳红;张进;李向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CU院内转运意识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

    ICU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变化快,需要及时完善各项检查和治疗,有部分检查、治疗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并且需进行特殊治疗时必须转运到其他科室接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CT 及磁共振检查等[1]。危重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及时的主诉症状,常因诊断、治疗的需要进行院内转运检查。但由于 ICU 患者本身疾病的危重,治疗护理措施的特殊性在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病情变化、治疗中断、意外伤害、烦躁等情况[2]。为了保障ICU意识障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对入住我科的539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许媛;王淑君;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日常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使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质中的Mn,Zn,Fe,Cu等常规项目进行日常监测。对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在水质监测中的优点作总结和讨论。

    作者:阎善信;邓清;高曙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IN宫颈电环切术后病变残留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电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后病变残留的处理。方法:2010年4月一2013年3月在我院因CIN行Leep的患者中切缘残留22例,无切缘残留195例。分析22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将22例患者分成随诊组及治疗组,随诊组8例,治疗组14例。随诊组术后监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均阴性,治疗组14例均无复发。结论:Leep后且切缘阳性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Leep后病理为浸润癌患者应按浸润癌规范化治疗。

    作者:廖飞燕;王庆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放置安舒活性r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活性r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我站180例健康育龄妇女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月经后环下移2例占1.0%,完全脱落1例占0.5%,继续使用175例占97.2%。从目前观察显示,对已生育过特别是月经量多,痛经,月经淋漓不净的妇女自愿放环者可建议放置安舒宫内节育器。结论:安舒宫内节育器为日型,是一种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安全可靠舒适的宫内节育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良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30例采用护理干预,标记为观察组。结果:两组各项生理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在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正确精心的护理,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