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及对策

姜丽芳

关键词:层流手术室, 医院感染, 知识缺乏, 护生
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不充分,尤其对手术室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认识不足;对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不合格率高。结论: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故加强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培训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实习生初期个人基本情况调查与实习计划策略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实习生从课堂走向临床的过渡阶段,即是检验学生的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中间环节。目前,临床教学往往按照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计划主要参考学校的课程和临床现有的专业设置、工作现状来制定,较少考虑学生的个体背景、需求和感受。本文作者通过对在本院389实习生进行教育背景、学校担任的职务和社会活动、家庭住址及组成、选择护理专业的意愿等进行了调查,了解每个实习生个人背景,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习计划提高参考,为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双方都能掌握并有效完成计划提供依据。

    作者:王晓惠;毛红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拟六神仙人膏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目的:观察六神仙人膏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六神仙人膏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p<0.05。结论:六神仙人膏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药源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便于乡村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血糖、白细胞及前白蛋白在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糖、白细胞及前白蛋白(PA)血清含量变化对于判断手足口病病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7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合并脑炎组52例,普通组为3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正常儿25例为对照组。检测患儿入院后12 h、治疗后7d和对照组体检时血糖、白细胞及前白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血糖、白细胞可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PA明显下降,随着病情逐渐缓解,PA逐渐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白细胞、PA对于判断病情程度及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高伟;冯桂青;程芳;焦宏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社区医疗服务的改进措施。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我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内的42个社区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2080份,收回2035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合格率97.8%。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436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有所了解,比例为70.6%,这其中又有65.5%的人对社区责任医疗团队的服务模式比较了解;85.6%的老年人认为需要的医疗服务项目即每年定期体检;在获得健康知识渠道方面,通过医务人员指导了解相关知识的为37.8%;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很满意或满意的比例为71.3%;有66.7%的人经常接受社区医疗服务;89.3%的老年人认为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比较方便;对社区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为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仍需提高,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拉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男护士护理工作抵触心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了解男护士对护理工作抵触心理的本末,确定解决此种抵触心理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查本院2006、2007级男护士与女护士各35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比较男护士与女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结果: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抵触度明显高女护士。结论:男护士的护理工作面对着多方面的压力产生对护理抵触心理。通过宣传、教育、男护士职业发展需求及社会认同去改善其抵触心理。

    作者:何先琼;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抗血小板治疗心绞痛的体会

    目的:分析观察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7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8例患者,常规组实施单抗治疗,改进组则行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呲格雷)。对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进行观察,如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症状等,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看,改进组为86.8%,常规组为44.7%,改进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在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从心绞痛症状上看,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显著降低,改进组改善更为显著,其差异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时,可采用双抗血小板治疗,其对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大价值。

    作者:全萍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对消化溃疡治疗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消化溃疡治疗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消化性溃疡病人160例根据挂号单双号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腹痛、烧心、反胃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评分都有明显下降,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消化溃疡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减轻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新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的临床研究*论著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颌面部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局部麻醉时加入地塞米松1ml(5mg),对照组局部麻醉时加入生理盐水1ml,分别记录术后第1235d面部肿胀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用药组颌面部肿胀百分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明显减轻术后颌面部的肿胀。

    作者:孙吏聪;李辉锋;张明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

    目的:调查与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促进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检测。结果: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见平;赵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DN)的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和对比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人,且糖尿病越严重,尿微量蛋白指标越高,上述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早期防治DN。

    作者:刘学东;王树林;张海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DCA循环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应用及体会

    PDCA循环作为基本的质量管理工具在我院等级医院评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PDCA循环在资料整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质控等环节中的实际应用过程及成效体现,并实际表述自身应用此工具的体会及思考。

    作者:张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本体感觉探讨三步五法治疗颈椎病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改变与本体感觉相关指标变化的相关性,以探讨“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提高颈椎功能的起效机制。方法:采用本体感觉检测系统(Pro-kin系统)对1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本体感觉进行观察评估。分别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3周,患者的VAS评分和本体感觉检测的三项基本参数:闭眼/睁眼长度比值、闭眼/睁眼面积比值、平均轨迹差(ATE)。结果:经过治疗,患者从疼痛评分量表和本体感觉的参数上都符合症状改善的表现,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增强本体感觉对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关系密切。

    作者:王诗忠;林建平;陈少清;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恶性肿瘤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血管内栓塞灌注对肝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介入栓塞灌注化疗肝恶性肿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这一技术在各级医院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通过对30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适应症、术前准备、使用仪器、治疗方法、使用药品、操作技术、术后反应几方面的总结,阐述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在各级医院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对30列肝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栓塞灌注化疗手术均获成功,临床疗效肯定,说明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肝恶性肿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结论: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操作技术较为简便的方法,对使用仪器、设备要求不高,在各级医院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李钊;金波;汤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北京城区中、老年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左家庄社区(简称左家庄)2012年北京户籍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在社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对左家庄北京户籍50岁以上人群573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左家庄北京户籍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9.8%,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中缺血性脑卒中465例,出血性25例,复发95例,复发率较高。脑卒中患者中吸烟、房颤和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BMI≥24kg/m2的患病率和暴露率分别为27.5%、7.5%、64.5%、24.1%、41.6%、18.2%、43.6%均高于非脑卒中患者。结论:左家庄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高,复发率高,以缺血型为主;慢性病患病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族史。

    作者:张鼎(通讯作者);肖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PHENIXU4)电刺激(以下简称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方法:将60例自然分娩产后并发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方法,观察组使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第一次尿量多于对照组,不需采取导尿术,无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诱导排尿,此法值得推广。

    作者:卢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危重症哮喘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危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使用时间(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口头方式进行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比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中,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均护理15天,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P<0.05)。结论:危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密切的护理配合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勤;吴惠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罗钙全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衰竭(CRF)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血中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小剂量罗钙全对慢性肾衰继发性甲旁亢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每天口服罗钙全0.25ug.3个月后测定患者血iPTH、Cr、Ca、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血iPTH显著降低,血Ca明显升高,血P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血iPTH显著升高。结论:iPTH可作为早期诊断CRF继发性甲旁亢的敏感指标。口服小剂量罗钙全治疗早期SHPT的疗效与iPTH水平有关。

    作者:唐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二级医院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士长的作用

    护理管理工作与预防医院感染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都需要护理管理工作的紧密配合才可以有效地落实[1]。本文旨在分析二级医院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士长的作用。首先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相当一部分护理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监控管理中质量的管理认识肤浅,对其管理工作的缺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管理上缺乏力度。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病人的治疗护理上,忽略了对各病区医院感染的监控和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没有将有关院内感染的预防知识融入到病人的健康教育中。

    作者:刘兆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以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以酮症起病的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A组)以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B组)以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疗程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BG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BG、2hBG治疗前后的差值相似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日用量A组少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控制酮症起病的T2DM患者血糖安全,有效。

    作者:李晓柳;肖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160例,其中自愿参加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学习80名产妇为实验组,未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8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薛晶;李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