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艳
目的:探讨我院的规范化第三产程处理下的新生儿窒息发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即刻处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新修订的护理方案,将两组的复苏成率、时间以及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的总体复苏率明显比观察组要高,复苏时间也比观察组要短。其中,对照组的复苏成功率约为90%观察组的7例复苏没有成功,必须进行气管插管。根据1min和5minApgar评分在8~10分的数据中,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要高,80%>43%,X2=22.8,P<0.01。结论:加强对细节和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产房窒息复苏水平,减少新生儿窒息突发状况的发生,提高医疗的服务质量和实现了目标。
作者:吴长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就诊患者100例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按根向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50例,采用标准不锈钢K锉按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均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根管预备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根管治疗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o Taper 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快速有效,根管成型,根充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满意度高,能有效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院两年来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122例,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糖尿病非肾病86例。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肾病组40例,年龄24~76岁,平均60.2岁,男22例,女18例。病程1~5年7例,6~10年14例,10年以上者19例。检查血糖<10mmol/L9例(19.4%),10.1~15mmol/L 12例(27.7%),>l5.1mmol/L 19例(52%)。尿蛋白(+)14例。
作者:叶海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心生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及左室射学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80例CHF患者分为TCM组(养心生脉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TCM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生脉颗粒。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LVEF。结果:两组患治疗前后者血浆NT-proBNP、LVEF、心衰症状积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生脉颗粒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脏舒缩功能,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
作者:曹现霞;卢立桂;闵庆红;张叶梅;李竹林;赵玉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短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Col es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门诊98例Col es骨折,均采用手法复位短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77例(占78.6℅),好转14例(占14.3℅),效果欠佳7例(占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手法复位短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Col es骨折疗效确切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袁贵龙;邓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了解云南省两种主要野生鸡枞菌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及重金属含量。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的相应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总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重金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球形鸡枞菌与条纹鸡枞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23%,4.72%;必需氨基酸(EAA)与氨基酸总量(TAA)比值分别为34.8%,39.3%;硒含量分别为0.054mg/100g,0.027 mg/100 g;铅含量分别为1.10 mg/kg,1.44 mg/kg。结论:云南省两种野生鸡枞菌是高蛋白、高维生素B2、低脂肪食品,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铅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作者:罗华;陈美兰;林佶;徐丹先;段志敏;刘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眼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在患者神志清楚的局麻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需要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相互很好的配合。眼科内眼手术一般包括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青光眼、眼内异物取出等。这些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眼科护理工作与眼疾病的疗效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微细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其医疗结果,如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张红荃;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身心医学日益受到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妊娠虽然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妇来说,毕竞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会给孕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减轻病人在注射苄星青霉素时的疼痛。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在性病门诊治疗的200名梅毒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干预组”在注射苄星青霉素时采用“心理干预”。然后进行两组对比。结果:“干预组”轻痛的28例、中痛的72例,“对照组”剧痛86例、中痛14例。结论:采用“心理干预”注射法的梅毒患者注射时疼痛明显改善。
作者:白宇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420例,其中未实施路径组(传统组)210例与实施临床路径组(路径组)210例。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治疗90天日常生活能力、治疗90天再住院率、治疗90天病死率。结果:相对于传统治疗,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t=-3.56,P=0.018)、减少住院费用(t=-5.38,P=0.024)、提高治疗90天患者生活能力(Z=2.395,P=0.027),降低治疗90天患者再住院率(X2=10.43,P=0.001),而治疗14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2.36,P=0.083)、治疗90天患者病死率(X2=1.37, P=O.24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日,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同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李丹;张雪玲(通讯作者);陈念东;马芸;杨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门诊输液安全管理的实效性,预防和控制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就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门诊小儿静脉输液期间的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结果: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主要受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及药物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结论:加强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力度,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和护患的关键因素。
作者:尹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根据国内医院后勤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目前国内医院后勤管理当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描述。结合文本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医院后勤管理当中的增收节支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对医院后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曾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措施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法,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血压、血糖、胆固醇数值等指标均低于入院水平,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秉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在治疗重度脑损伤的应用价值及该疗法对其病程的影响。方法:48例重度脑损伤病人(GCS≦8)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组23例,治疗组为亚低温--呼吸机联合治疗组25例,两组病例均监测多项指标,所得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死亡率,显著降低颅内压,有效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显著改善血气及稳定电解质平衡。结论:亚低温疗法和呼吸机疗法有协同作用,亚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对重度脑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华;杜金红;尚晓琳;曲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逐年改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在我们周围小胖墩越来越多,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逐渐年轻化,心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但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存在许多误区,如重治疗,轻预防;重躯体,轻心理;重局部,轻全身;重单打独斗,轻团队合作;重早期治疗,轻后期康复及随访指导等。心血管疾病不仅是现今发达国家威胁人类健康生命的头号杀手,也是我国面临的严俊挑战。
作者:王争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2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2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不给予,跟随观察1年内不同时间点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CI术后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 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可降低PCI术后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作者:冉琴;边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空泡蝶鞍综合征是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入鞍内,是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比较罕见,我科共诊断4例空泡蝶鞍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疾患,否认外伤史,否认脑部手术史。年龄33~54岁,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
作者:姚莹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细节护理在儿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12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的分成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细节性的护理组,两组各有60例患儿,对观察组的患儿要采用比较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细节护理组的患儿要在常规的护理方法上加入细节方面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入院的时间、治疗中需要的费用及患儿投诉率等方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儿住院的时间基本是在22天左右,细节护理组的患儿住院的时间基本是14天左右,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所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6例患儿的家属进行投诉,发生的机率是26.7%,细节护理组中有5例患儿的家属进行投诉,发生的机率是8.3%,对两组的患儿家属进行投诉的机率进行比较,所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细节性护理模式很明显的缩短了患儿住院的时间、减少治疗中所需的费用及对患儿家属的投诉率也明显的减少,很值得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
作者:边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在临床实践护理工作中总结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佳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对62例脑出血术后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引流护理,口腔护理等使患者及早康复。结果:在合理科学的护理下患者并发症减少而且康复的快。结论:精心的护理是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环节之一。
作者:刘丽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可治愈,母子平安成功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