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霞;韩刚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采用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采用康复的综合护理,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4.1%,护理效果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治疗,提高防治该疾病的知识。
作者:张娜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对小儿营养不良状况的缓解与改善。方法:在我院儿科中随机选取12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未进行特殊干预;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护理营养不良的小儿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和相应的保健指导。经一定时间,观察小儿营养不良的预后状况。结果:从实验数据中得出,实验组小儿的预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实验组的干预措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对护理家属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具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加速小儿症状的缓解以及预后状况。
作者:石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传统的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教学法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是按照课本顺序,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1]。PBL (Problem-Based Leaning, 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2]。本研究将PBL联合LBL教学法引入外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研究,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的优劣势,对于改善护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特点。方法:用食物频率询问法,随机调查我院100名员工的膳食习惯,通过分析营养素摄入量初步评估其膳食营养状况,并根据我国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分析其膳食结构。结果: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可提供足够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但多种营养素偏低,包括 VitA、VItC、钙、硒;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丰富,红肉比例偏高,植物性食物中以蔬菜为主,谷类摄入量不足,水果、奶类及豆类食物偏少。结论: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营养尚欠均衡、膳食结构欠合理,膳食中谷类及水果、奶和豆类比例不足,不能提供足够的抗氧化营养素。
作者:万东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法是椎管内麻醉,广泛地应用于病员脐以下部位手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镇痛确切,麻醉效果良好。但椎管内麻醉也有其局限性,俗称“半身麻醉”,即术中病员上半身包括大脑的感觉还存在,因此在椎管内麻醉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进行镇静和催眠,以保证病员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状态。此类药物包括安定、咪唑安定、氟哌啶和丙泊酚等。右旋美托咪啶以往仅仅用于全身麻醉管理中,很少用于椎管内麻醉。笔者自2010年8月以来,将右美托咪啶用于椎管内麻醉管理中,经78例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建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康复指导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方法。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9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4.82±5.12)d,对照组(20.12±5.78)d,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46.3%。结论:专业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高压氧治疗中应用优质服务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入我院高压氧科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优质服务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9.4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压氧治疗中应用优质服务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及护理的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减少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NICU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针对NICU工作特点,通过健全护理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等措施,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均大幅提高。结论:N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并大幅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白妙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渐进抗阻训练对于脑瘫患儿临床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17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Thera-Band训练台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在连续治疗60d后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60d的康复训练,研究组显效的患者共占82.35%,对照组显效的患者共占23.53%,研究组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肌力,提高本体感觉的输入能力,进而使得脑瘫患儿顺利建立起科学的运动认知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鲍克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135万妇女被诊断为乳癌,其中有42万妇女死于乳癌。我国是乳癌的低发国家,但在国内的发病率也有较大的差别,沿海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内陆地区为高,且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目前普遍认为,除了早期诊断以外,综合治疗是使乳腺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手术治疗发展到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的综合治疗。
作者:夏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用于救治破伤风患者,也可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病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1]。由于TAT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必须做过敏实验。结果阴性,方可进行注射。若结果阳性,由于 TAT 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需采用脱敏注射法进行注射。笔者通过10年对780名外伤患者TAT皮肤过敏实验两种方法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皮试和注射方法对护理人员在皮试结果判断上有很大的帮助,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由于多次注射带来的痛苦。
作者:张艳丽;蒲美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洗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黄亚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人工流产是对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而无痛人工流产是通过静脉给药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睡眠状态下完成人工流产手术,具有无痛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技术。无痛人工流产术既然是通过静脉给药,静脉通道的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传统的静脉穿刺往往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我院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使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青;刘为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新型敷料康惠尔在二、三期褥疮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二、三期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总计7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呋喃西林液湿敷;观察组总计7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新型敷料康惠尔湿敷。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的与不良反应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44例二、三期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敷料康惠尔在二、三期褥疮患者护理中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我国治疗二、三期褥疮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兰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不充分,尤其对手术室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认识不足;对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不合格率高。结论: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故加强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培训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管理中起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正常组;选取2013年1月至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管理活动前后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评价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3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增强风险意识后,对照组护患纠纷共发生24例,发生率为6.7%;较增强风险意识前98例(28.3%)显著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取大椎、阳陵泉、委中、阿是穴及龙眼穴,综合运用针、灸、刺血等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七天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口服西药相比,止痛速度快,愈显率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牛云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致癫痫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2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从药物依从性、心理、生活习惯及嗜好、发作先兆的观察和发作期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密切的病情观察、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无一例出现生命危险,出院后门诊随访一年均未出现癫痫症状的发生。结论:从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克服其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摒弃不良习性等方面加强护理将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外伤后癫痫的发作。
作者:赵贵芹;张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损伤臂丛神经少见,而且多为直接刺伤臂丛神经所致,我院近期发生一例在多次穿刺成功的中心静脉置管后四天拔管发现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例,笔者推测可能为多次穿刺血液外渗使得导管与臂丛神经粘连所致。
作者:黄铭;谭祖海;叶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2次,每次7.5mg静脉点滴盐酸氨溴索。对照组33例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痰灵每次5ml,每日3次,疗程均为5~10天。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结果。结果:治疗组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在咳嗽、喘息消失天数及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迅速改善症状,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赵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