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

石薇

关键词:营养不良, 保健, 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对小儿营养不良状况的缓解与改善。方法:在我院儿科中随机选取12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未进行特殊干预;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护理营养不良的小儿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和相应的保健指导。经一定时间,观察小儿营养不良的预后状况。结果:从实验数据中得出,实验组小儿的预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实验组的干预措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对护理家属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具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加速小儿症状的缓解以及预后状况。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致INR值异常一例病历分析

    胺碘酮作为一种高效而安全较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而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因此临床上常见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的病例。而两药的药理特性各异,合用时,胺碘酮可使华法林浓度增加,从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国际标准化值( INR),使用不当将增加出血机率。临床药师拟结合临床实践对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郝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儿科常见病,是指小儿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7次左右,其占门诊呼吸道感染的2O%,主要发生于5岁或5岁以下儿童,以2~6岁常见【1】。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病情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2】。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内因和外因多因素综合作用;除与小儿本身解剖生理特点、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疾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环境因素及治疗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还与免疫功能低下【3】与维生素缺乏【4】密切相关。匹多莫德是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为免疫促进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可显著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维生素AD剂治疗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本研究观察了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艳;代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中,,显效90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作者:李菊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资料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46例胃肠癌术后化疗治疗的患者,利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调查患者营养状况,分析不同营养状况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SGA评价营养状况良好12例(26.1%),营养状况不良34例(73.9%);营养良好患者与营养不良患者在化疗后血液系统反应和恶心呕吐反应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损伤对比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存在营养不良,加强营养支持能降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认知治疗对糖尿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糖尿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门诊106例糖尿病伴发焦虑症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和观察。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认知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焦虑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经过认知治疗6周后,干预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患者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小于7分(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张彬;杨焱;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干部病房陪护现状与管理策略

    随着中国人口逐渐走向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的陪护问题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残疾,多数患者长期生活在医院里,但是亲人们不能亲自长期陪护照顾患者;很多家庭雇用陪护员来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1】。如何管理好陪护人员,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安全、院感的控制等环节问题,因此,加强对陪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李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关于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关于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加入葡萄糖的硫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根据患者妊娠高血压的轻重程度区别治疗,根据患者血压的测试结果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用药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以后的平均动脉压有逐渐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的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趋势则更为明显,效果更好(P<0.05)。另外,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远比观察组总有效率的64%要好,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要根据其病情采取区别治疗的治疗方式,给予硫酸镁、葡萄糖、氯丙嗪、杜冷丁等多种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好药物的剂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树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患者对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情况。方法:在我院中医科病房住院病人中,选取部分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部分病人予以普通护理服务,比较两部分病人出院后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分析,住院期间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出院后对入院宣教态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医疗活动讲解、出院健康指导五个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服务的患者,其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析引发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通过分析引发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曲艳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献血车快筛过程中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随着我国献血事业快速发展,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献血车的抽血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平均每个城市每个献血车内的采血工作人员在5人左右),献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如接触体液、血液、医疗器械刺伤等)也愈加显漏出来,所以采血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要做好,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感染。本文对献血车快筛过程的职业暴露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如何进行职业防护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作者:严花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超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临床分析

    目的:对彩超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彩超和CT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组患者准确诊断比例、患者满意度、变异位置诊断等对比CT检查患者,差异性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刚发生因检查诊断导致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彩超进行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准确诊断率高,病变部位确诊明确,无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诊断。

    作者:薛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160例,其中自愿参加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学习80名产妇为实验组,未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8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薛晶;李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指导

    老年人股骨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制骨变得脆而疏松,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各个脏器功能逐渐衰退且可能体弱多病,在骨折后卧床治疗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我们总结了2006年1月-2013年7月,65岁以上的股骨骨折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经验。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病程5-10年,随机分成A组、B组,A组采用单独胰岛素治疗,B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PPG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5),Fins分泌水平较治疗前增加(P<0.05),HbA1c治疗前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糖达到预期值所需胰岛素用量、所需时间B组少于A组(P<0.05);B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但B组消化道反应少于A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

    作者:孙彦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

    儿童扁桃体肥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病因是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刺激扁桃体而使其增生肥大。扁桃体肥大可直接引起儿童上呼吸道狭窄,导致患儿出现耳鼻咽喉部和全身的一系列症候群,如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等,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治疗扁桃体肥大的好方法是手术切除扁桃体,手术结束后早期,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各种并发症的高发期,护理是提高手术后安全性的保障。

    作者:李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之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指导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也是小儿急诊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略有风吹草动即可引起家庭紧张,甚至无法等到药物起效,即反复就诊或一味要求医生快速给予退热,致使部分医生为了减少医疗纠纷,迫于家属的压力只得加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而达到退热目的。

    作者:黄旦珠;蔡秀美;王金花;史建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JCI标准下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的:应用JCI标准,提高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按照JCI标准改进抢救车药品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结论:JCI标准下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大大增强了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进而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华之卉;李晓华;刘平;王贺;赵俊昭;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环节质量管理后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10月院内转运患者286例,全部采用转运前评估、转运中管理、转运后交接以及转运前评估表和转运交接表使用等改进措施,与既往转运效果比较。结果: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后院内转运安全性明显提高。

    作者:李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不同年龄段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不同年龄段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214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经2种或2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足疗程、足剂量治疗6周仍无效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联合三环类抗抑郁剂多虑平(对照组)107例,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组)107例进行治疗,再将治疗组的107例患者分成青中年组、老年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末采用HAMD评定药物疗效,用SERS付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均低于治疗前(P>0.05),付反应量表分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青年组疗效较好。依从性好。远期疗效优于其它年龄组。

    作者:景致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0例临床分析

    1987年Mouret首次成功在人体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之后,从此掀开了胆囊外科治疗的新篇章,而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1,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传统胆囊切除术( open cholecystectomy , OC )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LC)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马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