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黎元勤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饮食护理, 血管通路, 透析患者, 治疗效果, 营养失衡,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贫血, 家庭, 基础护理, 综述, 健康
摘要: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心里问题、营养失衡、血管通路、贫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贫血护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及基础护理。使透析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儿科抽血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措施

    为了有效干预儿科抽血护士因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生理问题。通过查找了解儿科抽血护士工作中所面对的种种心理压力源,对其所处的环境,来自患方的不良因素等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和释放抽血护士的压力源,从而达到调整身心状况,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

    作者:周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新时期如何发展党员工作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中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人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实现党的自身建设的目标,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务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如何发展党员工作,谈几点看法:。

    作者:吕桂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减少小儿手足留置针延长管回血的方法

    目的:探讨减少因留置针延长管内回血致堵管发生,保护静脉,避免反复穿刺。方法:输液完毕,将0.9%氯化钠溶液3~5ml缓慢推注,采用正压封管方法。在常规卡住安全夹的基础上同向靠近穿刺部位的延长管上多卡一个安全夹。将患儿手或足抬高15~20min。结果:减少了留置针延长管内回血的堵管发生。结论:在使用留置针输液结束后,正确封管的基础上多安放一个安全夹及指导抬高肢体的方法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而因回血致堵管的机率明显降低。

    作者:马丽;邓文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的情况。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9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严格的健康饮食指导以及健康宣教措施,而对照组则仅提供常规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以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利于其对血压的控制,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激励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护理思想教育新途径。方法:采取院服务之星评选的方式选取服务态度好、专业技能精、奉献意识强等方面的经典案例,利于介绍经验、专题讨论、编辑成书宣传进行教育。结果:筛选先进事例,鼓舞先进个人,教育身边的同志,提高医院服务态度和质量水平,使患者满意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结论:精神激励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鲍云霞;来纯云;徐国纲;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超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临床分析

    目的:对彩超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彩超和CT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组患者准确诊断比例、患者满意度、变异位置诊断等对比CT检查患者,差异性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刚发生因检查诊断导致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彩超进行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准确诊断率高,病变部位确诊明确,无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诊断。

    作者:薛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 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B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均每日睡前1次,疗程5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4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B组更为显着。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骨折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指导

    老年人股骨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制骨变得脆而疏松,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各个脏器功能逐渐衰退且可能体弱多病,在骨折后卧床治疗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我们总结了2006年1月-2013年7月,65岁以上的股骨骨折病人实施自我锻炼的经验。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粘性弹力绷带对持续动态监测SpO2患儿血氧探头的固定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儿科心电监护患儿血氧饱和度监测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儿科患儿监测血氧饱和度有手指、手掌、手腕、前臂、足踝、足背、脚趾、等不同部位,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对血氧探头进行固定。结果:在作心电监护的过程中,患儿的各种不配合都不会影响血氧饱和度检测的效果。结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方法,避免血氧探头脱落影响监测结果,这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痛苦,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减少家属的焦虑。降低了患儿家长的不满现象出现,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何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新型人才的培育要求,本次中药药理教学改革主要突出设计性实验的中心位置。学生自己从查阅文献,到确定科研题目,然后总结进行实验,后讨论实验的过程。教学理念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让学生能够成为主动学习者,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出创新精神强、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新型高素质的医学研究型人才。

    作者:林清;贾永森;喇孝瑾;马会霞;杨晓溪;孙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局限性恶性胸膜间皮瘤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农民。因“咳嗽咯痰1月,CT发现右下肺囊性占位2天”于2012年2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痰为黄色脓性痰,量多。在院外个体诊所疑诊“感冒”,并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有所好转,痰转为白色,量仍多。入院前3天患者摄 X 线光片显示右下肺肿块影。入院前2天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下肺囊性占位。患者以往体健,否认石棉接触史。入院查体:神清,生命体征平稳,头颅五官,腹部四肢未见明显异常。胸廓不畸形,不压痛。右中下肺语颤减弱,叩呈浊音。右中下肺呼吸音减低。左肺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62*109/L.红细胞:4.62*1012/L,:血红蛋白:128g/L,血小板计数:23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8%,血糖:4.9g/l。胸部CT提示:1.右下胸内可见约一个10CM的类园形阴影,CT 值-20HU-2HU。周围组织可见压迫推移,与右下支气管关系较密切,提示囊肿可能性大,其它?2.右下胸膜局限增厚。3.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4.心影不大。入院初步诊断为:右下肺囊性占位性病变。入院后经充分手术前准备,于2012年2月10日在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下经右第6肋间后外切口手术切除右胸壁包块。术中见:胸腔内无积液,无粘连。右胸下部后外侧可见直径约15CM球状包块,包块表面光滑。右下肺被挤压向纵隔侧。右下肺部分不张。包块与右下肺分界清楚,无明显粘连。包块起缘于右胸外侧胸壁,包块包膜与右胸外侧壁层胸膜相延续。包块在右外侧胸壁的基底部范围约直径4cm。右胸壁包块基底部深面软组织及肋骨无明显异常。术中完整切除包块。扩大切除右胸壁壁层胸膜及胸内筋膜。用电刀碳化处理右胸壁包块基底部深面组织后,再用碘伏,酒精处理胸壁创面。术中膨肺,右下肺膨胀良好。切开包块见:包块靠胸壁侧为白色纤维样组织;靠肺侧为囊腔,其内含有约30ml 淡黄色清亮液体及少量胶冻样物。术后包块送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间皮瘤。术后患者拒绝放化疗。术后随访一年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笔者将继续随访观注。

    作者:向勇;张鹏;朱正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PICC采血取代外周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功能实验室检验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确定经PICC导管采血取代外周静脉采血进行实验室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85例,先用注射器经其外周静脉抽取适量的血液标本,再用注射器抽取其PICC封管液2ml后立即更换另一副注射器从PICC导管内抽取等量的血液,按常规方法进行封管后将上述两份血标本立即送检验科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验85例次,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PICC导管采血与经外周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验,其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ICC导管采血取代外周静脉采血进行实验室检验是可行的,但仍要注意预防导管堵塞。

    作者:梁健智;陈云贞;黄雄伟;莫立锋;麦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胆外科的护理探讨

    肝胆外科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琐的过程,疾病复杂、病情重、手术多且并发症多,护理作十分繁琐复杂,护理的风险性也很大。再加上由于护理人员的综合质参差不齐,风险意识淡薄,医疗设备和环境安全因素等原因,导致护理作的质量不高,经常发生肝胆外科护理纠纷事故。因此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当对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大限度地减少纠纷,有效控制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争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压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亚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在治疗重度脑损伤的应用价值及该疗法对其病程的影响。方法:48例重度脑损伤病人(GCS≦8)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组23例,治疗组为亚低温--呼吸机联合治疗组25例,两组病例均监测多项指标,所得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死亡率,显著降低颅内压,有效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显著改善血气及稳定电解质平衡。结论:亚低温疗法和呼吸机疗法有协同作用,亚低温--呼吸机联合疗法对重度脑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华;杜金红;尚晓琳;曲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超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与钼靶x线联合应用在乳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84人进行乳腺钼靶及彩超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彩超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8.7%,钼靶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6.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彩超联合钼靶的符合率为96.2%,与单钼靶及单独彩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触诊+钼靶+彩超的模式是目前进行乳腺普查的佳模式。

    作者:王秀荣;朱长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08例急诊危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实施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则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使得治疗顺利进行,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苏阳;杜金梅;徐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治未病”在妇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诊治3方面内涵。王颖晓[1]阐述“治未病”理论,包括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先安未病,已病防传、防微杜渐,救其萌芽三方面内容。随着妇科疾病研究的深入,中医“治未病”思想已运用到妇科各领域。1闭经魏绍斌等[2]提出针对引起闭经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如保持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良好有序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盲目节食减肥,正确采用节育和避孕措施。若已发病则在积极诊治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情志治疗,以缓解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和思想压力,并注意生活饮食调摄,少食辛辣、油腻之品,不可过食生冷或偏食,注意药食结合,特别是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辨证使用中医食疗,对本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探析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采用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采用康复的综合护理,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4.1%,护理效果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治疗,提高防治该疾病的知识。

    作者:张娜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议运用多索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运用多索茶碱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对其实施多索茶碱配合治疗,在治疗后观察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症状、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运用多索茶碱来治疗小儿哮喘,显效的为37例,有效的为1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仅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结论:运用多索茶碱来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显著缩短患儿的病程,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疗效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力;廖伟(通信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献血车快筛过程中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随着我国献血事业快速发展,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献血车的抽血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平均每个城市每个献血车内的采血工作人员在5人左右),献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如接触体液、血液、医疗器械刺伤等)也愈加显漏出来,所以采血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要做好,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感染。本文对献血车快筛过程的职业暴露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如何进行职业防护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作者:严花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