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外科的护理探讨

张争燕

关键词:肝胆外科, 护理方法, 风险分析
摘要:肝胆外科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琐的过程,疾病复杂、病情重、手术多且并发症多,护理作十分繁琐复杂,护理的风险性也很大。再加上由于护理人员的综合质参差不齐,风险意识淡薄,医疗设备和环境安全因素等原因,导致护理作的质量不高,经常发生肝胆外科护理纠纷事故。因此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当对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大限度地减少纠纷,有效控制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纠纷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门诊是患者就医第一场所,是社会和患者感受并检验医院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的门户,也是医患纠纷的多发地带。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年门诊量50多万人次,病人流量比较大、病种多、检查项目相对多,科室分布广等特点。本文对门诊潜在医患纠纷进行分析或探讨,提出了持续改进、转变服务理念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马玉英;丁万珍;马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德城区2013年甲状腺癌发病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医疗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近两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郑颖;芦志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91例患者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护理

    放射治疗是恶性癌肿的三大诊疗手段之一,是利用放射线照射在病变组织上,使生物体内能量传递,引起细胞活性损伤,以至将细胞杀灭。外照射后首先是皮肤暴露于较高强度的放射线,除其他放射性副反应外,皮肤也会出现不良反应。针对不同部位的放射性副反应宜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1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在放疗过程中,照射野皮肤会出现放疗反应。如护理不当,可加重皮肤反应。

    作者:房丽君;郭永红;石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痔上粘膜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重度脱垂性内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进行治疗,对手术结果及患者术后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结果: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7.5±5.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1.5)d,所有患者术后脱垂痔均回缩,在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上,50例患者均无复发,肛门狭窄、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针对重度脱垂性内痔的治疗,临床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云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10例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状况,为有效预防宣传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市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女性个人信息及对手术的感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妇女初次性生活平均年龄21岁,初次人工流产平均年龄22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分别占30%、27.27%;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分别占33.64%、30.91%。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待业、个体户的避孕知识和预防生殖道感染知识的不了解比例明显高于高文化程度、及职业为干部、职员等职业妇女(P<0.05);观察调查对象人工流产术术前、术后的心理反映,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待业、个体从业者术前对手术的紧张比例高于文化程度高、及职业为职员、干部者(P<0.05)结论:为了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促进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在全社会要广泛宣传避孕知识。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阴道试产分娩成功43例(82.69%),未发现子宫破裂,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与同期自然分娩50例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再次剖宫产128例,出血量、手术时间、非甲级切口愈合率均较同期130例首次剖宫产者高(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需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阴道分娩是一种可选择的可行性措施。

    作者:曹淩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30只眼,都给予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眼压为15.23±3.81mmHg,与术前52.53±3.55 mmH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力状况,可能机制在于其能有效持续降低眼压。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后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显现和冠状动脉事件后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是危害公共健康、临床预后差的综合病症。近1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CHF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通过阻滞神经激素,阻断心室重塑的恶性循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特性,并以循证医学为证据,开辟了CHF治疗的新纪元;但该适宜技术尚未能在基层医院得到应有的推广运用。

    作者:罗恒;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留置PIC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64例老年乳腺癌术后留置PICC导管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PICC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预防对策,观察分析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发生PICC并发症的病人22例,原因分别为穿刺点渗出液体、皮肤过敏、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结论:对乳腺癌留置PICC化疗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兰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器官捐献患儿药物预防角膜炎的体会

    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高空坠落至颅脑损伤。昏迷,GCS评3分,双侧瞳孔6mm,对光反射消失,带气管插管,予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双眼畏光,流泪,不能完全闭合。2药物干预及其护理2.1药物干预患儿眼睛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Q6h 滴眼,2-3滴/次,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Q6h 滴眼,每次2-3滴,两种眼药水交替使用,眼药水滴眼之前用0.9%生理盐水清洁眼部及周围皮肤,眼药水滴眼后保持完全闭合,予无菌凡士林油纺纱覆盖保护。

    作者:李敏;和云珍;李惠敏;王俊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的优势

    目的:探讨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的优势。方法:外科手术小儿60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00例,A组采用喉罩全麻,B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骶管阻滞,C组采用喉罩全麻+骶管阻滞。结果:C组术后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少于A组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喉痉挛、返流、呛咳、恶心呕吐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外科手术的喉罩全麻+骶管阻滞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启忠;李志勤;姚向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儿童22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儿童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临床效果。方法:390例皮试儿童患者分为两组。220例用生理盐水为治疗组,170例用注射用水为对照组。分别在上臂掌前侧内1/3处,皮内注射0.1ml的皮丘,从儿童的哭闹观察儿童对疼痛的反应,10-20分钟后观察皮丘变化。结果:皮试结果比较,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治疗组阴性率96.36%,儿童对疼痛反应弱或没反应,注射用水配置皮试液对照组阴性率70.59%,儿童对疼痛反应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理盐水配置皮试液临床效果佳。

    作者:金改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实践研究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深化医改的基本原则,同样要贯彻到卫生信息化建设当中,而卫生工作基础在基层,卫生信息数据也大多数来源于基层,但目前宿迁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对薄弱,如何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卫生信息化工作重点,更好适应和推进医改大局,统筹建设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民营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便利、共享的优质医疗服务,是摆在宿迁卫生信息化建设面前的难题。

    作者:张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45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热毒宁注射液,两组均观察7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发热、喘息、咳嗽、肺部啰音、哮鸣音改善情况,并记录改善时间,统计患者住院时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比71.11%(32/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785,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体征,联合西医综合疗法能够协同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性休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42例脓毒症患者予以CRRT治疗,模式均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治疗,其中22例在出现急性肾损害(AKI)1期即行CRRT治疗,20例在进入AKI 3期后行CRRT治疗。治疗期间观察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尿素氮、肌酐、乳酸、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CRRT总时长等指标。结果:40例患者存活,2例患者治疗期间死亡,在治疗期间,存活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及 APACHE Ⅱ、SOFA评分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乳酸、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干预组肾功能恢复早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有效保护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章文豪;王翔;郑曙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待诊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分析待诊患儿家属心理,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还可提高满意度。

    作者:毛凤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通过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指导该疾病的临床急救,了解该疾病的护理进展,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郝爱丽;张淑红;郑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龄儿童厌学问题的实证性调查及对策分析

    厌学是影响低龄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重要因素。为了找出影响低龄儿童厌学的根源,对南昌市三所中小学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9份,有效问卷353份,平均年龄10.2岁。调查表明,影响低龄儿童厌学的根源性因素包括儿童自身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在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帮助低龄儿童克服厌学情绪的对策,包括家长要勇于承认自己教育上的失误、教师积极配合家长做好学生工作、学校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为低龄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作者:曾红;黄文庚;黎光明;刘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是一种整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晚期癌症患者70%左右以疼痛为主[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疼痛的治疗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关心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护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将舒适护理融入到整体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宝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