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
目的:为烧烫伤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新制剂。方法:建立烧伤酊剂的制备、质量控制等方法与美宝湿润烧伤膏对照进行临床应用考察。结果:本制剂质量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烧伤有抗感染、减少疤痕形成等作用。结论:此制剂可作为治疗烧伤的新制剂。
作者:马建新;张景杰;王沐;朱法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4例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骨髓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突变。方法:提取4例由MDS进展的白血病患者骨髓以及口腔上皮组织的线粒体DNA,对线粒体DNA D-loop区两个高变区(HV1和HV2)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对PCR产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在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有3例检测到突变,突变位点共4个,计算突变率为:75%,突变类型为碱基置换突变和碱基缺失。结论:在由MDS进展的白血病患者中检测到D-loop区的突变,可能与MDS的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靳红;张进;李向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男,1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12年10月9日在我社区服务站治疗。查体:T37.9,R 19次/分,HR:108次/分,咽腔充血,扁桃体三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哮鸣音,腹平软,肠鸣音正常。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生理盐水250ml+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0.9g.静脉点滴。30分钟后,患者出现烦躁、剧烈下腹痛伴出汗。患者无不洁饮食史。遂立即停药,予以生理盐水150ml+654-2针5mg 静滴,TDP灯热敷。20分钟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然后改用生理盐水250mkl+头孢曲松钠针3.0g,生理盐水250ml++炎琥宁粉针160mg .四天后,患者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作者:刘方章;王丁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上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0例,这些患者早期都采用了统一用药、治疗的原则,停用以前的自用药,对病变局部进行清创、盐水冲洗以及5%碘酊烧灼,在结膜下层给予注射0.2%氟康唑。如患者病情平稳,保持当前治疗方案,若患者病情好转现象,则给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辅助治疗:口服维生素,给予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结果:本次研究的10例患者中,治愈9例,好转1例,有效率占到总数的100%。10例患者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病情平稳。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眼科疾病中的高发病与常见病,在早期进行明确的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将会是保护眼球及保护视力的关键点,在病发初期给予及时的治疗能够使绝大多数的轻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达到治愈的目的,为他们的明亮世界守好后一道关。
作者:徐建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局部推拿和足底反射疗法对运动性腰肌劳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运动性腰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推拿、炙法的同时引入足底反射疗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推拿、炙法治疗。对200例大样本以其入院治疗的原始病例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100例患者,治愈58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1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0%。结论:采用局部推拿,炙法配合足底反射疗法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能够有效有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雯容;王德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肺栓塞患者(A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入院患者在24小时内进行血检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右心功能不全组 BNP 水平明显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BNP可以反映APE患者的右心功能,有助于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作者:马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脑干出血患者的气道护理对其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脑干出血病死率极高,大多数死于发病2日以内,若患者度过脑水肿高峰,危及患者生命的往往不是脑出血本身而是他的并发症。并发症中又以呼吸道感染常见。所以对脑干出血的患者应加强气道护理。
作者:温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肾(SLE)患者早期肾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SLE患者肾穿刺活检结果。结果: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82.4%的患者为狼疮肾炎IV型和17.6%的患者为V型。91%的患者为增生性狼疮肾炎,9%的患者为非增生性狼疮肾病。高水平抗双链DNA抗体和低C4水平在增殖性狼疮肾炎更常见(p<0.05)。结论:应积极行肾脏活检穿刺术,从病理学角度明确SLE及狼疮肾炎的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敖晶晶;贾晓敏;陈志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至2012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记录和护理投诉,找出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病员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加强环境管理、仪器设备定时检修以保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合理使用药物、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与家属的良好沟通都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彩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护士的言行举止将对护理质量有直接影响。
作者:哈斯格日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心里问题、营养失衡、血管通路、贫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贫血护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及基础护理。使透析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黎元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对一例头皮静脉输钙外渗的早产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进行回顾,分析钙外渗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王洁;陈洪位;李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呃逆一证临床多见。古谓之“哕”,俗称“打呃忒”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忍。现代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所致。连续发作数日有合并症且重笃的患者,因为呃逆不止,不但给患者的治疗进程带来麻烦,而且严重地影响到病人的机体康复。对此,尽快止呃,首当其冲。往往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顾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出穴位推拿配合呼吸运动,针刺治疗呃逆的有效方法。
作者:焦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食品药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内涵1.1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稳步推进,新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电视)异军突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手机网民4.64亿(占网民总数78.5%)。
作者:覃伟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产前诊断分析先天性胎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体核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并进行脐静脉血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387例,对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伴发其他结构异常的病例74例进行分析。结果:74例病例中,脐血穿刺血细胞培养成功72例,培养失败2例。72例病例中,产前超声诊断单纯室间隔缺损12例,染色体核型结果均正常;产前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伴发其他结构异常60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者17例(18-三8例、13-三体3例、21-三体4例、其他2例),染色体核型正常者43例。结论:胎儿心脏室间隔缺损伴发其他结构异常时较单纯室间隔缺损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大。
作者:高金梅;关云萍;项宇识;闫峰;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011-2013年我院急诊抢救间就治的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结论:系统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抢救的关键。
作者:赵维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治疗对脊柱侧弯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等,以减轻患儿的忧郁程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Zung忧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无差异性的50例病例(P>0.05)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配带矫形器加医疗体操方法治疗,治疗组除和对照组采取相同治疗外介入心理治疗(包括对脊柱侧弯的认知治疗,纠正错误的认知,建立合理情绪、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等)。结果:治疗组心理状态比对照组稳定(P<0.05)。康复心理介入有助于提高脊柱侧弯患儿的心理应激,有助于患儿全面康复。
作者:周玉萍;李志建;皮艳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风湿灵"汤剂结合甲氨蝶呤片口服)和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得了满意疗效.有效率达94.0%。
作者:梁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鼻饲造成胃内容物反流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取我院收治的各类气管切开病人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RDQ量表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出现误吸、反流以及吸入性肺炎例数更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胃内容物潜血试验阳性率、反食、反酸、呃逆等评分值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而言,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因鼻饲造成的胃内容物反流情况,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守群;朱华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患者的辨证施护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患者45例,根据其临床主症及兼次症的表现,进行辨证施护。结果通过辨证施护,提高痰浊中阻型眩晕症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对痰浊中阻型老年眩晕症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洁;冯莉;杨雪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