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宁省瓦房店市妇科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结果分析

林晶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炎症, 宫颈癌
摘要:目的:分析瓦房店市妇女门诊女性生殖道21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状况及分布规律,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试剂盒,对3982名门诊患者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感染和分型检测。结果:研究人群中共检出HPV阳性者537人,阳性率13.49%。其中高危型占到总检出率的85.29%,常见的3种高危型依次为HPV-16、58、52。结论:本地区的HPV感染率与全国和欧美国家相比,属正常范围。HPV各亚型的分布与全国的统计基本一致,而与欧美地区略有差别,说明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因HPV高危型与宫颈癌发病关系密切,故积极控制HPV感染及有效治疗宫颈炎症在宫颈癌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治疗对小儿脊柱侧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治疗对脊柱侧弯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等,以减轻患儿的忧郁程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Zung忧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无差异性的50例病例(P>0.05)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配带矫形器加医疗体操方法治疗,治疗组除和对照组采取相同治疗外介入心理治疗(包括对脊柱侧弯的认知治疗,纠正错误的认知,建立合理情绪、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等)。结果:治疗组心理状态比对照组稳定(P<0.05)。康复心理介入有助于提高脊柱侧弯患儿的心理应激,有助于患儿全面康复。

    作者:周玉萍;李志建;皮艳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替吉奧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奧每日80mg/m2口服,分两次在早晚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d1-d14,21天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CR4例,PR10例,SD8例,PD10例,有效率43.7%,临床获益率68.8%。主要毒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等。结论:替吉奧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特别适合年龄较大、一般状态较差的患者。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联合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95例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标准诊断的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4天。A组:ALA+甲钴胺;B组:ALA+依帕司他;C组:ALA+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后再次进行神经肌电图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检查,评价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TCSS评分均降低(P<0.05);A组和B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优于A、B两组(P<0.05)。结论:ALA、甲钴胺与依帕司他不同组合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itus,T2DM)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史晓阳;袁慧娟;张菱;赵志刚;张凯(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TC、TG、24h尿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实验组40例采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2.5WU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ml胸腔注入治疗,10d后判断疗效及临床重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胸水减少速度、胸膜肥厚、平均住院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祥君;李小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以“3w”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3w”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胆道疾病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以“3w”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以“3w”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医疗过程,提高临床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向秋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浅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只有端正思想、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赵静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孕产妇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从我社区5年前已婚育龄妇女中随机选择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无干预因素。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保健认识显著提高( P<0.05);孕检5次以上的人数显著者增多( P<0.05);观察组知晓健康知识,住院分娩和产前检查以及产后健康检查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产后出血和滞产例数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36例干眼患者的诊疗体会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干眼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我科的236例(472眼)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内膜破裂时间检查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236例患者中水液缺乏性干眼83.89%,MGD4.24%,混合性干眼11.87%。女性多于男性,女性141例(59.75%),男性95例(40.25%)。结论:干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的病因,不同临床症状的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长生;徐茂晖;颜巧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ICC置管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PICC 导管因留置时间长,能安全有效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因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维护方便,所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PICC作为有创操作,并发症不容忽视。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1】。多发生在置管后48-72小时。机械性静脉炎增加了患者痛苦,严重可导致拔管。因此,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赵园;刘军;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结果:利用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实施护理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结论: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应用到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可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在护理人员调配、组织、护理工作实施、护理教育以及管理上可进行有效的强化及落实,极大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郭瑾洁;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我院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发现患者在长期透析过程中存在某些共同心的理特征,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等。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好转,说明有必要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我科的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大的68岁,小的21岁,平均46±5岁。所有患者均是规律透析患者。

    作者:戴纪萍;于红;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待诊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分析待诊患儿家属心理,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还可提高满意度。

    作者:毛凤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压氧联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顽固,难以痊愈,且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在中医的范畴,盆腔炎属于“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癥瘕”等。笔者从2009年到2012年采用高压氧联合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喉罩在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喉罩(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影响。方法:选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50岁,择期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25人,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依托咪酯静脉诱导,术中异丙酚(阿斯利康公司,得普利麻)、瑞芬太尼、异氟醚维持,间断阿曲库铵维持肌松,以满足手术需要。记录LMA置入或气管插管前,LMA置入或插管后即刻,LMA 或气管导管取出后三个时间段心率及血压的数据,术中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 A组三个时间段HR、Bp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后两个时间段HR、Bp波动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SPO2和PETCO2无明显差异。结论:LMA用于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全身麻醉安全可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小。

    作者:郑玉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的分析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检测焦虑症伴头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分析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脑血流速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患焦虑症并伴头晕症状患者89例,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57例,设为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颅内各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及后动脉(PCA)血流速度(Vs、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的后循环血流速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快,经颅多普勒可以作为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的一项常规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些线索。

    作者:高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献血车快筛过程中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随着我国献血事业快速发展,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献血车的抽血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平均每个城市每个献血车内的采血工作人员在5人左右),献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如接触体液、血液、医疗器械刺伤等)也愈加显漏出来,所以采血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要做好,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感染。本文对献血车快筛过程的职业暴露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如何进行职业防护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作者:严花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隧道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使用及护理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对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使用情况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导管栓塞。经尿激酶溶栓,改用纯肝素加尿激酶封管后,导管复通。无1例发生感染。导管使用长18个月。9例使用该导管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均能达到所需血流量。结论:加强置管及使用期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

    作者:顾毅;陶年华;王娟;苏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8例患者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和对照组(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各24例。疗程均2周。观察两组疗效及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胃镜1年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胃镜1年复发率为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三联疗法可缩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霄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87.7%,(P<0.05),治疗4周后GCS和D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临床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以期达到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侯英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