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程中应用杜冷丁疗效观察

李燕

关键词:杜冷丁, 胎心, 宫缩, 产程
摘要:目的:探讨杜冷丁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进入产程潜伏期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孕妇精神紧张,宫缩不协调50例产妇肌注杜冷丁100mg,胎心监护持续监测胎心率及宫腔压力,观察用药后1小时,2小时胎心变化及宫缩情况,新生儿出生后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大约40分钟后胎心率下降,2小时下降明显,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用药1小时后不协调宫缩改善,宫缩强度及频率均改善,且宫缩渐加强。结论:潜伏期使用杜冷丁能改善产妇的一般情况,并不会导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并且能促进产程进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干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室所收治的危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5例患者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及并发症情况均明显高于实验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护理风险得到了良好控制,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黄伟霞;张洪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赣州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卫生及有关部门以社区为中心向居民提供的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等卫生保健服务德的场所。了解赣州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为培养卫生人才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作者:程赣中;李小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析46例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同期实施的40例同类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切口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美容效果的差异。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后第1天切口引流量多,但术后颈部不适感发生率低、美容效果理想。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很少的手术方法,美容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岩;周军;王昭昕;沈俊;王培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时护理告知对病人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了解患者心态,加强护理告知,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结果:通过对门诊外科换药患者的护理告知,消除了患者的恐惧、焦虑、悲观心理,了解换药方法。结论:在伤口换药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告知,能使患者在换药时接受、配合、情绪稳定,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蒋丽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措施用于严重肺挫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讨论用综合措施提高重度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肺挫伤严重度评分ISS大于20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及SaO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aO2和SaO2是判断低氧血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激素和抗生素等是肺挫伤治疗的重要方法。

    作者:乔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局麻行输卵管绝育术后并发尿潴留一例处理体会

    患者张玉莲,女,27岁,G2P2,于2010年3月2日因产后50余天来站要求做结扎手术。诊疗经过:术前检查:T36.8℃,,P80次/min,BP:16.00/10.00kpa。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头颅五官无异常。心肺(-),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异常。妇科检查无异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无手术禁忌症。经知情同意签字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局麻下行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于耻上3指处行腹正中横切口,长约2cm 依次切开腹壁各层,用吊钩法取管,检查卵巢正常,见伞端后在输卵管峡部用抽芯包埋法结扎输卵管,同法处理对侧,手术顺利,术毕自己步入康复病房。术后6h,自觉有尿意,但排不出尿,术后8h自觉下腹痛,仍不能排尿。查体:T:37.2℃,BP:16.00/10.00kpa,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急性痛苦病容,头颈胸未见异常,耻骨联合上膨隆,叩诊为浊音、压痛(+),B超提示膀胱明显充盈。

    作者:李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马斯洛需求论在预防新兵适应期不良心理的运用

    1什么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营养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干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予以营养护理可以改善各方面生活质量,平衡营养状况,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景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4例儿童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46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1年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日间/夜间症状,每日平均药物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大呼气流速(PEF)、平均呼吸中段流速(V25%~75%)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并且服用方便,为广大哮喘患儿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栩;叶峰;黄利敏;郑剑峰(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上皮性卵巢癌MMP-2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分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2及其抑制剂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MMP-2及其TI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P=0.001),其表达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具相关性(P<0.05)。结论:MMP-2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可靠指标。

    作者:吴东波;杨静;姚雅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体液免疫力低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免疫力低下经常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本研究主要阐述了体液免疫力的定义、由于体液免疫力低下而给儿童带来的问题、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怎样对免疫力进行调节。

    作者:胡惠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腺增生症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全身情况差,身心症状异常严重,术后极易发生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并发症,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监测与控制血糖,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严防并发症发生等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雒秋凤;路建波;张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巧制三角枕用于肝癌晚期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组织溃烂和坏死,因此临床预防压疮发生的主要护理措施即解除压力。本科室自制出一种三角枕用于肝癌晚期长期卧床的患者,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保持身体侧卧30度,加大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减轻肌层较薄的骨髂隆凸部位受压而预防压疮。

    作者:冯丛丛;吴建中;赵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效果观察

    目的:我院自2013年1月至8月开始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以不断的对胆囊炎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择96例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他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同为48例,并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的可比性,比如年龄、性别、病情等。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的开腹手术。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40±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2±13毫升,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为20±3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5±1天,并发症0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62±9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8±17毫升,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为36±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9±2天,并发症2例,对数据进行分别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不论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预防上,前者都明显优于后者,所以应当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加大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推广应用。

    作者:邱金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剖宫产术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50例足月单胎妊娠、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均分为CSEA组和EA组。两组均在胎儿娩出时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SEA组与EA组新生儿1 min评分分别为(8.9±0.8)分、(9.2±0.7)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胎儿娩出时脐动脉血的PH值,CSEA组与EA组分别为7.30±0.07、7.32±0.05,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胎儿娩出前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CSEA组与EA组分别为4%、6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CSEA和EA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但CSEA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干扰大于EA,应酌情选用。

    作者:郑贵永;蔡鹭;卢祥杭;杨世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NICU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NICU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针对NICU工作特点,通过健全护理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等措施,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均大幅提高。结论:N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并大幅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白妙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80例稽留流产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稽留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单纯服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40例,实验组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二次清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安全可靠,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萍;张娟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西环素及维A酸霜与两者联合使用治疗酒渣鼻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对酒渣鼻患者采用多西环素和维A酸霜与两者联合使用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和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酒渣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多西环素组(40例);乙组:维A酸霜组(40例);丙组:两者联合使用组(40例)。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乙两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乙组的治疗效果与甲组进行比较(P>0.05)。三组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酒渣鼻患者采用多西环素联合维A酸霜治疗,其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莫涛;乔曼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和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积血可加重颅内高压,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脑血管痉挛、破坏血脑屏障、继发脑积水[1]。近年来在神经外科开展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新方法,以损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病情观察、疗效明显、并发症小的一系列优点,得到临床的推广,护理更是治疗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3月~2012年3月对收治的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2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在抗结核基础上给予胰岛素进行降血糖,对照组26例患者口服降糖药降血糖。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等进行察并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为期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痰菌转阴、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糖稳定程度密切相关,在两病合并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胰岛素降血糖治疗,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