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价值

张自力;莫本成

关键词:骨梗死,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分析骨梗死的早期MRI表现,探讨其在骨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患者8例,均进行MRI及X线检查。结果:8例患者共累及13个部位,股骨下端9个,胫骨上端4个。其中5例患者MRI表现符合早期骨梗死表现,X线阴性;MRI表现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地图样改变。结论:骨梗死的MRI早期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疑有骨梗死的患者MRI应作为首选检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之后和之前的各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都没有发现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患者死亡情况。对于观察组患者,有7例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对于对照组患者,有16例患者出现感觉障碍。障碍具体反应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减退、酸胀感、烧灼感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各种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和注射方法的改进

    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用于救治破伤风患者,也可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病员,作为被动免疫的预防注射[1]。由于TAT对于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必须做过敏实验。结果阴性,方可进行注射。若结果阳性,由于 TAT 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需采用脱敏注射法进行注射。笔者通过10年对780名外伤患者TAT皮肤过敏实验两种方法对比发现,改进后的皮试和注射方法对护理人员在皮试结果判断上有很大的帮助,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由于多次注射带来的痛苦。

    作者:张艳丽;蒲美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沙利度胺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推广应用

    目的:探索沙利度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治疗作用。方法:抽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1周后仍存活的患者18例,常规治疗(全消化道灌洗+血液灌流+激素等)病例10例作对照组,常规治疗加沙利度胺病例8例作观察组。观察2月内死亡率、胸部CT等变化。结果:对照组10例患者胸部CT均提示毛玻璃样、片状密度增高影、双肺网格状及条索状改变逐渐加重,2例同时合并双侧气胸、纵隔气肿,死亡10例(死亡率100%);观察组8例患者胸部CT均提示毛玻璃样、片状密度增高影、双肺网格状及条索状改变逐渐减轻,1例发生气胸、纵隔气肿。死亡1例(死亡率12.5%)。结论:沙利度胺可使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得到改善。

    作者:陶红梅;韩建云;达天武;陈勇;谢明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

    目的:评价联合用药在急性脑血栓治疗上的具体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以及舒血宁注射液做联合治疗,观察组使用甘露醇、血塞通以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血栓上,使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张联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建平县饮水型氟中毒监测问题分析

    目的:掌握建平县饮水型氟中毒改水工程运行情况以及监测效果,为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建平县2004年~2013年的氟斑牙病情监测情况、水氟检测情况以及饮水工程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04年~2013年建平县氟斑牙病检出率逐年递减,水氟检测情况也有所改善,饮水工程的运行情况每年都保持平稳态势。结论:建平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还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大监测和防治工作的力度。

    作者:魏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病患者伴发脑梗塞病例一例

    病例患者,女,53岁,因自言乱语,妄闻,疑人迫害近20年曾多次以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住院治疗,一直服用利培酮2毫克/天,氯氮平75毫克/天。近2天患者出现睡眠差,话多,疑人迫害,并明显烦躁,坐立不安。家人认为其精神疾病复发,送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有脑萎缩史。血压正常。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查:话多,有言语性幻听及被害妄想,怀疑有人害她,要打110报警,情绪不稳定,躁动不安,生活懒散,社会功能减退,自知力缺乏。仍以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收住院。给予利培酮3毫克/天,氯氮平100毫克/天。入院第3天,患者仍情绪不稳定,烦躁,坐立不安。利培酮加量至4毫克/天,氯氮平125毫克/天。第4天发现患者口角流涎,并向左侧歪斜,说话欠清楚。立即通知其家属,到外院做颅脑CT检查,示:脑萎缩,多发性脑梗塞。在外院神经内科治疗,同时按原量服用利培酮和氯氮平。随访3个月,精神症状稳定,未再烦躁不安,未留下躯体后遗症。

    作者:胡晓红;王学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HD-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例。每次安装体外循环管路时联接好血液灌流器,HD-HP治疗2小时后将灌流器卸下,继续行HD治疗2小时。连续治疗3次后恢复正常透析。结果:血压变化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HD-HP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有好的临床表现。治疗中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血压及静脉压的变化,灌流器及管路充分肝素化等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杨玲玲;肖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为癫痫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主因反复抽搐27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3岁时因为高热后出现抽搐症状,表现为双眼上窜,口吐白沫,头后仰,肢体强直,牙关紧闭,有喉鸣音,伴有意识丧失,持续约1-3分钟后自行缓解,缓解后全身发软,意识转清,未系统诊治,后每隔3-4年无明显诱因发作一次,一直未系统诊治,2012年11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发作频繁,一月发作一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但效果欠佳,前来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脑电图:可见尖波,轻度异常。头CT:双侧苍白球钙化。血钙1.31mmol/L,磷2.24 mmol/L,甲状旁腺激素9.62pg/ml。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予补钙、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缓解。

    作者:李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7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探讨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治疗显效,16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12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苏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病,在心理上必然有反应,概括起来,病人易于产生如下各种心理活动1抑郁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因为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多少都伴随着丧失,所以多数病人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不过,病人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饮泣不语或哭叫连天;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学分布特征及临床耐药特点,初步制定部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方法:引某院249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培养出菌株340株,革兰阴性菌184株,占54.1%,其中假单孢菌57株,占阴性菌的31%,克雷伯菌24株,占13%,各型杆菌45株,占24.5%,大肠埃希菌45例,占24.5%,志贺菌及其他菌13株,占7%。革兰阳性菌133株,占39.1%,其中链球菌65株,占阳性菌的48.9%,葡萄球菌36株,占27.1%,非肠球菌15株,占11.2%,微球菌11株,占8.2%,肠球菌6株,占4.5%。霉菌23株,占6.8%。结论: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关键是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人员培训。本文通过对医院感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当代临床特点,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张滨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挑刺疗法治疗寻常痤疮68例疗效观察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颜面、胸背及颈部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以黑头或白头粉刺、炎性丘诊、继发脓疱或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并常伴有皮脂溢出。属严重的损容性疾病。本病属祖国医学“肺风粉刺”“酒刺”范畴。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藴积湿热,熏蒸于皮肤;或因肺经风热,上蒸于颜面;或冲任失调所致。西医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包括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脂腺功能的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腺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特别是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炎症及宿主免疫反应等等。

    作者:金志霞;郭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儿科常见病,是指小儿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7次左右,其占门诊呼吸道感染的2O%,主要发生于5岁或5岁以下儿童,以2~6岁常见【1】。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病情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2】。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内因和外因多因素综合作用;除与小儿本身解剖生理特点、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疾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环境因素及治疗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还与免疫功能低下【3】与维生素缺乏【4】密切相关。匹多莫德是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为免疫促进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可显著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维生素AD剂治疗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本研究观察了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艳;代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及对策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不充分,尤其对手术室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认识不足;对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不合格率高。结论:护生对层流手术室及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故加强护生对医院感染和洁净手术室知识培训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甲状腺激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

    目的:监测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脓毒症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 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收集脓毒症患者的APACHEII评分,依患者终出现MODS与否分成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结果:脓毒症患者病情与血清中FT3、FT4下降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患者的危重程度可根据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进行评估,愈是危重,则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愈低,致死率则相反地增加。

    作者:邱合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50例精神障碍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操作中的反应及应对措施,总结护理经验。

    作者:曾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新切入点研究初探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新切入点。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临床药师在我院临床工作中总结的典型药历,并且分析药师对药物发挥疗效过程中所起到的干预作用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结果。结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药师可将药物动力学、药剂学等药学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以及先进理论作为新切入点进行药学监护的开展工作。结论:在药学监护临床实际工作中,临床药师选择合适的新切入点,不仅促进药学监护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还可保证患者在治疗中应用药物安全性更高,也更为合理。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74例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及急救方法。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0天。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发病因素复杂,治疗的关键是在发病初期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何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早产儿头皮静脉输钙外渗的护理体会

    本文对一例头皮静脉输钙外渗的早产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进行回顾,分析钙外渗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王洁;陈洪位;李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初探医院的优心态管理

    医院的管理者注重优心态管理,从人本主义出发,适时掌握和满足职工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管理,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诊疗服务。本文就医院优心态管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贺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