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420例,其中未实施路径组(传统组)210例与实施临床路径组(路径组)210例。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治疗90天日常生活能力、治疗90天再住院率、治疗90天病死率。结果:相对于传统治疗,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t=-3.56,P=0.018)、减少住院费用(t=-5.38,P=0.024)、提高治疗90天患者生活能力(Z=2.395,P=0.027),降低治疗90天患者再住院率(X2=10.43,P=0.001),而治疗14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2.36,P=0.083)、治疗90天患者病死率(X2=1.37, P=O.24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脑梗死临床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日,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同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李丹;张雪玲(通讯作者);陈念东;马芸;杨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剖宫产术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50例足月单胎妊娠、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均分为CSEA组和EA组。两组均在胎儿娩出时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SEA组与EA组新生儿1 min评分分别为(8.9±0.8)分、(9.2±0.7)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胎儿娩出时脐动脉血的PH值,CSEA组与EA组分别为7.30±0.07、7.32±0.05,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胎儿娩出前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CSEA组与EA组分别为4%、6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CSEA和EA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但CSEA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干扰大于EA,应酌情选用。
作者:郑贵永;蔡鹭;卢祥杭;杨世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总结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贫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为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观察组A,26例为地中海贫血为观察组B,检查结果正常的26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A、B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A、B的血红蛋白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少于观察组B;观察组A、B的红细胞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B的红细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高于对照组,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可以简便快捷的区分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具有显着的效果。
作者:孔艳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的并发症,采取措施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论: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易发生多种常见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娜妞;马亚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组式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提高PICC置管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日常带管生活的信心。方法借鉴小组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将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由责任护士组织患者开展各种活动。结果:患者PICC置管前后健康教育的知晓度、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小组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提高了PICC置管前后健康教育的知晓度、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加深对PICC置管认知度和依从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
作者:朱后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设立“健康口腔之家”,公立医院口腔医生转变角色,担当家庭成员的长期保健医,由被动看病转变为主动电话预约,督促成员系统性、规范性预防或治疗恶性口腔肿瘤、粘膜病、颞下颌关节病、牙周病、龋病以及在口腔表现的全身疾病。该种创新的口腔疾病综合防治模式为医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创造了条件,为家庭成员争取了时间,特别是公立医院科室之间的合作,保证了人们的口腔及全身健康。
作者:邢树林;曲大利;丛斌;王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对小儿营养不良状况的缓解与改善。方法:在我院儿科中随机选取12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未进行特殊干预;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护理营养不良的小儿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和相应的保健指导。经一定时间,观察小儿营养不良的预后状况。结果:从实验数据中得出,实验组小儿的预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实验组的干预措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对护理家属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具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加速小儿症状的缓解以及预后状况。
作者:石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2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2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不给予,跟随观察1年内不同时间点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CI术后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 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可降低PCI术后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作者:冉琴;边云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杜冷丁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进入产程潜伏期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孕妇精神紧张,宫缩不协调50例产妇肌注杜冷丁100mg,胎心监护持续监测胎心率及宫腔压力,观察用药后1小时,2小时胎心变化及宫缩情况,新生儿出生后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大约40分钟后胎心率下降,2小时下降明显,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用药1小时后不协调宫缩改善,宫缩强度及频率均改善,且宫缩渐加强。结论:潜伏期使用杜冷丁能改善产妇的一般情况,并不会导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并且能促进产程进展。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当今社会不断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过度的时期,老年人(≥60岁)科学用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在年龄增大以后,在心血管器官组织上面呈现出结构与功能退化的现象,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还伴有多种疾病,用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当加强研究,科学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成效。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的药效学影响、老年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特点等方面开展分析,力求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用药方面发挥借鉴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指导该疾病的临床急救,了解该疾病的护理进展,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郝爱丽;张淑红;郑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给予分析。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给全部患者均施与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再加入中药封包以及手法按摩等治疗;对照组再加入中频治疗仪治疗以及外涂扶他林软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改善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肩周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小军;高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解毒平喘汤,并随证加减,对照组服用小儿咳喘灵颗粒。2组7天为一个疗程,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平喘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庆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脑梗塞是脑梗塞-infarction of the brain ,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 CT 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笔者运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该病30例,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李贤;杨健;谢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青霉素假阳性的原因,提出对策,做为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需要做青霉素皮试的150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5例是假阳性。结果:这25例假阳性是由于药物本身原因,操作不当和消毒液等因素所致。结论:临床护士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尽量排除导致假阳性的人为因素,才能降低假阳性率。
作者:董群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防范。方法:把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引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制订了风险的预防策略。结果: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预防了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效地管理方法,节约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许树仙;杨春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可治愈,母子平安成功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彩超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彩超和CT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组患者准确诊断比例、患者满意度、变异位置诊断等对比CT检查患者,差异性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刚发生因检查诊断导致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彩超进行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准确诊断率高,病变部位确诊明确,无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诊断。
作者:薛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日趋增多,减少了临床上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但因服用及监测不及时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拟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对此做一探讨。1病史摘要患者骆**,女,66岁,身高165cm,体重65kg,BMI 23.9kg/ m2。主诉:房颤射频消融术后1月,腹痛、尿色改变1周。现病史:患者2012年10月23日因心悸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心房颤动,10月29日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转复窦律,出院时PTINR 2.33,出院后一直口服华法林治疗。11月23日患者自觉右侧腰部酸痛不适,伴下腹部轻度隐痛,程度较轻,可忍受,贴止痛膏后约1小时左右疼痛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患者自觉小便颜色改变,先为粉红色,2天前尿色渐加深至茶色,11月29日在我院门诊,查 PTINR 4.08,遵门诊医生医嘱停用华法林,当日晚上患者开始尿色鲜红,11月30日中午11时左右患者再次突发右侧腰部及下腹部疼痛不适,程度较前加重,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现为进一步诊治住院治疗。
作者:贺彦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患者分解代谢增加、组织损害、生理功能受扰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造成机体营养需求增加,需要营养支持。1肠内营养支持1.1适应症凡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并可利用的患者都可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者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痰、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疾病和胰腺炎等高分解代谢,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积灼伤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
作者:张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