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爱丽;张淑红;郑琦
目的:分析骨梗死的早期MRI表现,探讨其在骨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患者8例,均进行MRI及X线检查。结果:8例患者共累及13个部位,股骨下端9个,胫骨上端4个。其中5例患者MRI表现符合早期骨梗死表现,X线阴性;MRI表现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地图样改变。结论:骨梗死的MRI早期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疑有骨梗死的患者MRI应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张自力;莫本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糖代谢状况及血管病变的内在关联。方法:本组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4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的腰围、体重逐渐增加,本文中IFG组与NGT组患者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IFG组、NGT组与IGT组或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腰围与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有必要进行常规的糖耐量检测,要定期对自身的血脂、体质量指数、血尿酸、MA及hs-CRP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修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生糖尿病,以降低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作者:刘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用加味益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5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痊愈4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2%,平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殷彩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份至2013年1月份来我院住院部患有急腹症的患者病例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程均在4~7天,长不超过7天,患者的年龄范围均在25~75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在35岁。上述患者均无影响手术疗效的重大疾病或意识障碍如重大器官功能衰竭、痴呆等。同时,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更好地评估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临床效果。结果:该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50%(50/100),患者进行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如下:患者特殊部分的子宫肌瘤有12例,占12%(12/100);因手术而损伤的患者有2例,占2%(2/100);患者出现严重的盆腹腔粘连症状的有18例(18/100),占18%;恶性病变的患者有8例,占8%(8/100);膀胱损伤的患者有6例,占6%(6/100);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有4例,占4%(4/100)。同时在该组患者中有下腹部手术历史的患者有50例,中转开腹率为60%(30/50),而没有进行过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有50例,中转开腹率为20%(10/50)。有下腹部手术历史的患者和没有下腹部手术历史的患者中转开腹率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应该对相关的腹腔镜手术特征要充分地掌握,同时及时地把握患者中转开腹的时间能够有效地治疗和防控妇科腹腔镜手术所引发的症状。各大医院还应该不断地提高本院的手术医师的操作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赵婧;彭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2次,每次7.5mg静脉点滴盐酸氨溴索。对照组33例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痰灵每次5ml,每日3次,疗程均为5~10天。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结果。结果:治疗组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在咳嗽、喘息消失天数及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迅速改善症状,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赵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尿毒症患者,对患者血液透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心理护理经验。结果:53例患者在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问题。其中恐惧、抑郁和失望占大比例。在根据患者心理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患者消极心理问题也有所改善。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过程中给予精心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强患者战争病魔的信息,提高血透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磊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特点。方法:用食物频率询问法,随机调查我院100名员工的膳食习惯,通过分析营养素摄入量初步评估其膳食营养状况,并根据我国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分析其膳食结构。结果: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可提供足够的三大宏量营养素,但多种营养素偏低,包括 VitA、VItC、钙、硒;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丰富,红肉比例偏高,植物性食物中以蔬菜为主,谷类摄入量不足,水果、奶类及豆类食物偏少。结论:我院大部分员工的膳食营养尚欠均衡、膳食结构欠合理,膳食中谷类及水果、奶和豆类比例不足,不能提供足够的抗氧化营养素。
作者:万东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患肢症状观察及护理,健康教育及肢体康复指导,抗凝、溶栓药物的正确应用,详细的出院指导等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人因护理观察、处理得当,无任何并发症,原有基础疾病得到良好控制,病人掌握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及康复方法,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截肢及死亡病例,随访1个月至三年无急性动脉栓塞复发,保证手术取栓成功率92%(24/26),治愈率96%(25/26)。
作者:巴秀敏;王晓艳;李枚;刘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实验组40例采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2.5WU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ml胸腔注入治疗,10d后判断疗效及临床重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胸水减少速度、胸膜肥厚、平均住院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祥君;李小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X刀治疗配合全脑放疗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脑转移瘤患者92例。48例采用X刀配合全脑放疗,44例单纯给予X刀治疗。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1.8-2Gy,1次/d,每周照射5次,总剂量28-32Gy。X刀治疗以80%等剂量曲线覆盖包括95%以上的病灶体积,并以此为处方剂量;采用分次照射,单次靶区处方剂量4Gy-6Gy,每周三次,分5次完成治疗,总量20Gy-30Gy。结果:X刀联合全脑放疗组局控率为87.5%,高于单纯X刀组肿瘤局控率为81.8%。此外X刀配合全脑放疗优于单纯X刀,对脑转移瘤是脑转移瘤是有效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但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作者:穆克代斯·伊力亚斯;吕茵;帕丽达·阿皮孜阿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赫赛汀,即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重组 DNA 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选择性地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受体-2(HER-2)的细胞外部位[1];奥沙利铂属于新的铂类抗癌药,奥沙利铂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我科应用赫赛汀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HER2-neu过表达的腺癌患者6例,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出现的毒副作用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伟霞;李海凤;陈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散发性结直肠癌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发展所致,发现和去除腺瘤性息肉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结肠癌的发生[1]。随着电子结肠镜的普及和推广,结肠镜诊疗被公认是发现结肠息肉和切除息肉极其重要的手段。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却发现结肠镜检查中存在结肠息肉的漏诊。国外报道结肠镜检查中息肉漏诊率为22%[2],而对于漏诊的息肉可能在结肠镜随访间期发生恶变或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期肿瘤,从而丧失了早诊早治的机会,因此进一步降低结肠息肉的漏诊率从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成为关键问题。近3年来,我们采取 U 型反转退镜方法降低结肠息肉漏诊率,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增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步五法”推拿手法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系统中col agenⅡ、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1、MMP-3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步五法”手法组。正常对照组只予常规喂养不予造模,模型组、“三步五法”手法组予纤维环穿刺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手法治疗组再予“三步五法”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取出椎间盘组织,RT-PCR检测col agenⅡ、TIMP-1、MMP-1、MMP-3的mRNA表达,并以光镜下椎间盘的形态学退变为对比依据。结果:模型组与“三步五法”手法组col agenⅡ、TIMP-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col agenⅡ、TIMP-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而MMP-1 mRNA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MMP-1 mRNA表达上升(P>0.05);模型组与“三步五法”手法组MMP-3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上升(P<0.05),“三步五法”手法组与模型组相比MMP-3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结构,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为正常对照组、“三步五法”手法组、模型组。结论:“三步五法”推拿手法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系统,抑制椎间盘的降解,调节椎间盘合成和分解之间的代谢平衡,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作者:陈少清;林建平;林先钊;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 x 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 x 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由于放疗辅助工具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约有7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美国统计也有5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放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因其而引起的各种放射反应也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徐艳;王若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常用的绝育手术,其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尽管手术操作简单,但是因为接受手术的女性普遍存在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加之担心术后会影响劳动能力或性功能,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焦虑等不良情绪,而焦虑的存在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均有不利影响。【1】为了使受术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实施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增加其配合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李娇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对一例头皮静脉输钙外渗的早产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进行回顾,分析钙外渗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王洁;陈洪位;李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微波、超声波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综合组和药物组两组,综合组给予微波、超声波、中频电刺激和常规药物治疗,药物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消炎止痛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超声波、中频电刺激和常规药物治疗对背肌筋膜炎有较为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冯顺燕;张盘德;周惠嫦;陈丽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以“3w”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胆道疾病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以“3w”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以“3w”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医疗过程,提高临床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向秋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方法:将80例分娩前孕妇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观察组接受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照组未进行功能性锻炼。比较2组分娩前盆底肌肉张力、分娩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分娩前盆底肌肉张力评定级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阴道助产、会阴侧切、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分娩结局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且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建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实习医院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基地,实习护生从课堂的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从学校到医院,其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上均有很大差异。临床实践作为作为学校学习为主转入临床工作为主的衔接阶段,用“心”带教,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能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起良好的铺垫和充分的锻炼作用。
作者:沈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