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王若溢
目的:再次探讨超声对输尿管各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输尿管的声像图特点。结果:5例结石长径>10mm,均位于输尿管第一狭窄处;48例结石长径在6~10mm,位于输尿管各段;45例结石长径<6mm,输尿管全场均可发生,以膀胱壁内段为多。66例轻度肾盂积水;32例未见肾盂积水。40例结石发生于非生理性狭窄处;58例结石发生于三个生理性狭窄处。上段51例,中段10例,下段37例。结论:熟悉输尿管的解剖特点,并应用适当的检查方法,是发现输尿管结石的关键。
作者:沈文强;傅进龙;王克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昏迷并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减少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昏迷并气管切开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组30例(观察组),开放式吸痰组2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密闭式吸痰组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开放式吸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外源性条件致病菌的侵入,相对保护开放气道,减少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几率,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赵菁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加速下降。临床医学认为c0PD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炎症,而传统中医认为其属于“喘证”、“肺肿”等范畴。本文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c0PD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丹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4名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发病病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4名患者中,有35名患者由于高血压引起,占总数的54.69%;18例由脑血管畸形引起,占总数的28.13%;7例是由于白血病及脑淀粉样血管病引起,占总数的10.94%;另外4名患者为其他病因引起,占总数的6.25%;患者的发病部位为:基底节34例,占总数的53.13%;脑叶部位19例,占总数的29.69%;脑干6例,占总数的9.38%;小脑部位5例,占总数的7.81%。结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等特点,引起该病的病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高血压,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
作者:赵永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开穴通经疗法系李聚荣和王春梅在经络学、神经学和生物全息论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子午流注开穴疗法及推拿手法的研究,开创的能自然防治疾病的一种新技术。笔者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辨病取穴,并将多年潜心研究的开穴通经手法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王春梅;房鑫鹏;李聚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成功抢救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护理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近五年来收治此类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措施等。结果:抢救成功77例(96%),死亡3例(4%)。结论:建立急救护理程序、积极抢救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面有效护理,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不少报道称85%以上的肾衰竭患者发展至终末期时存在高浓度Hcy,而这类患者更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1]。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通过对HHcy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论述,探讨HHcy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从而为防治慢性肾衰竭及其心血管并发症提供指导依据。1代谢及影响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又称高半胱氨酸,是体内蛋氨酸循环的一种代谢产物。正常成人Hcy的生成和清除保持着严格的动态平衡。
作者:王健;金世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分级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消毒供应室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医院设备科大库、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临床使用科室之间分级管理,网上预约请领。结果:在相关部门安装该操作程序模拟运行并同时观察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结论:实现了各部门分级管理,分级网上预约请领,各级库房各项数据易查询、易盘点,库存情况依据临床领用量可以有计划性的及时调整。
作者:赵丹;韩玉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以及器官移植增多、放化疗、慢性病生存时间长,AIDS 患者的流行,深部真菌感染呈越来越多的趋势,其中肺部真菌感染又占所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其临床重要性日趋明显,现将本院呼吸内科2011-2012年收治的84例合并有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于航;陈永林;梁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从档案管理与改革的关系入手,论述档案管理应与改革同发展、同进步。
作者:张永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研究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儿科临床带教水平。方法:总结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使护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儿科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及知识,培养了护生优良的作风和职业道德,使儿科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胡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彩超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彩超和CT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组患者准确诊断比例、患者满意度、变异位置诊断等对比CT检查患者,差异性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刚发生因检查诊断导致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彩超进行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变异准确诊断率高,病变部位确诊明确,无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诊断。
作者:薛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常见的婴幼儿消化道畸形,其病理学基础是幽门肌特别是环肌肥厚使消化道梗阻。临床表现为剧烈频繁呕吐及腹部膨隆触及包块而就诊。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1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价值。
作者:康利克;陈海宁;郑红雨;黄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根据临床血清学和病理学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深部红斑狼疮(LEP)等类型。红斑狼疮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缓解和反复发作交替出现为特点。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病情可获得有效控制,大多数病人可达到病情的完全缓解,并可与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另外,病情控制好的女性患者还可结婚生子。因此本文将从中西医两方面来讲述红治斑狼疮的治疗,让更多的患者看到康复的曙光,增强对治疗红斑狼疮的信心。
作者:杨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深化医改的基本原则,同样要贯彻到卫生信息化建设当中,而卫生工作基础在基层,卫生信息数据也大多数来源于基层,但目前宿迁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对薄弱,如何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卫生信息化工作重点,更好适应和推进医改大局,统筹建设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民营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便利、共享的优质医疗服务,是摆在宿迁卫生信息化建设面前的难题。
作者:张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改进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20例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加强术中、术后观察。结果:所有EVB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进一步保障止血成功率。
作者:朱慧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针引起呃逆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某社康2007-2012年使用地塞米松针后出现呃逆的不良反应的男女人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68例患者中,出现呃逆副反应8例,均为男性患者,出现呃逆副反应在性别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引起呃逆的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男性中,极少在女性中发生。
作者:陈学敬;郭洪波;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从我院住院中抽取300例确诊为卵巢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采用西医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予调节周期、促进排卵、指导性生活等方法治疗;试验组150例采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并随时依照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0.67%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1.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白东燕;范顺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比重组前后的手术室管理服务流程,并通过观察结果探讨服务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改善手术室服务流程和服务业务,确定手术室管理的服务流程,在指导手术室护理工作时,实时监督其管理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将重组医生满意度和手术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系统对比。结果:通过服务流程重组的护理效果很好,其护理效率也有明显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重组前。结论:服务流程重组是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正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冷敷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5-2012.10在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出现肩痛患者48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冷敷治疗,共治疗一个月,于治疗前、中、后该48例患者进行VAS疼痛评价结果:该48例患者经一周、两周、一个月治疗后VAS评分;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冷敷配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肩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良华;汤春红;陆赟(通讯作者);江丽娟;胡世红;郑妤;陈蕾 刊期: 2013年第12期